馬鞍勝景

馬鞍勝景

儀隴中部的馬鞍場,距儀隴縣城38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家
  • 外文名稱:張家口
地理位置,因地制宜,觀音閣,馬鞍山勝景,

地理位置

它坐落在海拔318米的三星寨之南一座馬鞍形的小山埡,早在隋唐時候,埡口上有幾間麼店,為巴、儀、營、蓬一帶行商小販來住歇息之所。日後,埡口逐漸繁榮,店鋪日益增多,便形成了一個小小集鎮。因居於荒山叢林之中,故取名荒山場。 清同治年間,馬鞍場更名為永安鎮。“永安”含有永遠安定,長久太平之意,是吉祥吉慶的象徵。那時,永安鎮劃屬大寅縣,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大寅縣又改稱為蓬池縣,後廢永安鎮,仍稱馬鞍場。馬鞍場猶若一條巨蟒橫臥在馬鞍山下,與新寺、騎龍、柳埡、福臨、雙龍、石佛等集鎮相鄰,是儀隴中部的物資集散地。狹窄的街道顯得整齊美觀、玲瓏剔透。場頭有座古廟叫做馬鞍寺,現在是馬鞍國小的校址。

因地制宜

馬鞍場與馬鞍寺皆因依附馬鞍山下而得名。場鎮南北兩端,各有廟宇一座,北端是三層四角重檐式的“張爺樓”,相傳此樓是為紀念蜀漢劉、關、張桃園三結義中的三弟張飛的功績而修建的,可惜“十年動亂”中被拆除。穿過張爺樓約行50米,則見四堵突兀壁立的風火牆,每牆約10米高。兩牆之間,皆建造了一幢廟宇,其一名曰“禹王宮”,另一名曰“龍母宮”。每堵風火牆下的中部,均有一圓拱形石門,街道就從石門中通過。

觀音閣

馬鞍場後的馬鞍山的“鞍座”山岩上,過去還修了一座三層樓的觀音閣,閣樓四周古樹參天,綠茵蓋地,露出灰褐色的層頂和赭紅色的欄桿,遊人登閣覽勝,憑欄眺望,龍呈、金鼓、梁中、三星等遠近高山險寨,盡收眼底。出觀音閣山門,跨入石級小路,緩緩而下,進入禹王宮左壁風火牆沿,直通街心。這就是馬鞍古場的一個概貌輪廓。

馬鞍山勝景

馬鞍山水庫始建於20世紀70年代,進入90年代後,由於受降雨量減少的影響,水庫乾涸,近10年基本上處於有庫無水的狀態。直到9月份之前,水庫還是一片乾涸的景象。記者在蓄水後的馬鞍山水庫看到,水庫內碧波蕩漾。
據喀喇沁旗旅遊局相關人士介紹,近年來,喀喇沁旅遊業意在打造四季旅遊的大旅遊品牌。為在馬鞍山景區周邊打造休閒旅遊度假區,對庫區進行了整體防滲,截潛處理。蓄水後庫容水面可達60畝。水庫蓄水之後,不但為AAA級馬鞍山景區新添了一個景點,還會對當地的氣候產生影響,形成了一個小氣候。此外,為更好打造馬鞍山的旅遊業,除對乾涸近10年的水庫重新蓄水外,還在2009年投資5000萬元,建設了馬鞍山蒙野葡萄酒莊園,帶動當地近5000戶百姓種植山葡萄,實現致富。如今,蒙野葡萄酒莊園不但已經達到年加工一萬噸山葡萄的生產能力,而且已經形成了集葡萄酒加工、休閒娛樂和採摘觀光於一體的旅遊景區產業鏈,成為遊人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