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銜山黃耆

馬銜山黃耆

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莖直立,有疏柔毛。羽狀複葉;小葉13-19,橢圓形,長8-20毫米,寬5-10毫米,先端鈍,基部圓,上面無毛,下面有平伏柔毛;葉軸有疏毛;小葉近無柄;托葉披針形,長約7毫米,寬約3毫米,有毛。總狀花序腋生,短,花密集;花萼鐘狀,萼齒短,有黑色柔毛;花冠白色,旗瓣頂端凹,基部無爪,翼瓣較龍骨瓣長,有爪;子房有柔毛,有短柄。莢果近球形,直徑約3毫米,有柔毛。 分布於新疆、四川西部。生於海拔1800-4500米的山坡。

名貴中草藥,又名黃芪。春秋兩季採挖,除去鬚根及根頭,曬乾,切片,生用或蜜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植株,根,莖,葉,花,果,花果期,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植株

多年生草本。
馬銜山黃耆馬銜山黃耆

根粗壯,直伸,灰白色,根莖短縮,具分叉。

莖細弱,高15-40厘米,具條棱,被白色和黑色伏貼柔毛。

羽狀複葉有9-19片小葉,長5-8厘米;托葉離生,寬三角形,長3-5毫米,先端尖,下面被白色柔毛;葉柄長1-3.5毫米;小葉卵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10-20毫米,寬3-6毫米,先端鈍圓或短漸尖,基部近圓形,上面無毛,下面連同葉軸被白色伏貼柔毛,幾無小葉柄。

總狀花序生15-40花,密集呈圓柱狀;總花梗長達10厘米,被黑毛或混有白色伏貼柔毛;苞片披針形,片1.5-3毫米,膜質,下面有黑色柔毛;花萼鐘狀,長4-5毫米,被較密的黑色伏貼柔毛,萼齒鑽狀,與萼筒近等長;花冠黃色,旗瓣長圓形,長約7毫米,先端微凹,基部漸狹成瓣柄,翼瓣較旗瓣稍短,長約6毫米,瓣片長圓形,先端有不等的2裂,基部具細瓣柄及短耳,龍骨瓣最短,長約5毫米,瓣片半卵形,瓣柄細,與瓣片近等長;子房球形,密被白毛或混生黑色長柔毛,具短柄。

莢果球狀,直徑約3毫米,近假2室,每室具1顆種子;種子腎形,長約1.2毫米,栗褐色。

花果期

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800-4500米的山頂和溝邊。

分布範圍

產四川(西北部)、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新疆。
模式標本采自甘肅馬銜山。

主要價值

【藏藥】塞賽爾:全草用於利尿,癒合血管;外用治創傷《青藏藥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