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癌腫病菌是唯一的栽培寄主是馬鈴薯,某些茄科植物包括番茄能被人工接種侵染,是一種專性寄生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鈴薯癌腫病菌
- 外文名:Potato wart disease
- 原產地:匈牙利
- 入侵地:已知四川、雲南、貴州等省發生
基本信息,傳播途徑,為害特點,形態特徵,生物特徵,控制方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馬鈴薯癌腫病菌
英文名:Potato wart disease
拉丁學名:Synchytrium endobioticum (Schilbersky) Percival
門:真菌門
亞門:鞭毛菌亞門
綱:壺菌綱
目:壺菌目
科:集壺菌科
屬:集壺菌屬
原產地:匈牙利
入侵地:國內已知四川、雲南、貴州等省發生。
入侵時間及地點:我國於1975年在雲南省昭通地區永善縣馬楠公社坪廠大隊首次發現該病。
傳播途徑
自然傳播能力非常有限。該病可通過剛被侵染的不易檢測的塊莖,或塊莖上粘附的帶菌土壤傳播。休眠孢子囊經過動物消化道還具有活性,可經動物糞便傳播。來自馬鈴薯癌腫病發生區的受害馬鈴薯塊莖、帶菌土壤或帶土植株,在國際貿易中被運輸而傳播該病菌。
為害特點
馬鈴薯癌腫病是世界許多國家馬鈴薯生產上的嚴重的危險性病害,為我國的重要植物檢疫對象之一。危害的馬鈴薯薯塊產生癌瘤,導致產量降低,常發區內一般減產50%。馬玲薯癌腫病不僅在田間影響產量,而且冬季儲藏期間在窖內也引起腐爛。病薯品質大為下降,重病薯塊不堪食用,輕病情薯塊也煮不爛。一旦馬鈴薯癌腫病菌傳入某地區,該地區的所有農產品的銷售可能受到影響;同時由於病菌可長期存活,許多年內將再不能安全地種植馬鈴薯,該地區也不能用來種植打算出口的作物。馬鈴薯癌腫病菌在土壤中的抗逆性強,以至於在不同的土壤條件、生態環境及無寄主
形態特徵
冬孢子囊一般球形,厚壁,直徑大約50μm(25~75μm),與土壤微粒團聚為一體,直徑0.1~0.2mm。該病影響植株生長,但症狀不明顯。在幼芽部、莖基部可形成淡綠色癌腫組織。葉片也可受害。病菌影響塊莖的形成,但不危害根部。幼嫩的塊莖早期被侵染導致畸形和腫大使之不像塊莖。塊莖發育後期從芽眼侵染,塊莖腫大,呈花椰菜狀;若暴露在陽光下,開始微白或淡綠,慢慢的變黑最後腐解。整個塊莖可完全被增生的癌組織所代替,匍伏莖上也可發生類似的癌腫。在貯藏期馬鈴薯產生的癌腫,如果在黑暗條件下,病薯塊顏色和塊莖表皮顏色相同。
生物特徵
此病的病原菌為內生集壺菌,是一種專性寄生菌。據報導,目前世界上已鑑定出的馬玲薯癌腫病病菌生理小種有8種。馬鈴薯癌腫病的病原菌菌體內生,不用菌絲繁殖。形成孢囊堆,被有膜的孢子囊,由孢子囊釋放出遊動孢子,孢子囊內有200~300個遊動孢子,春季溫度8℃以上,濕度充足時,癌腫病組織腐爛,越冬的休眠孢子囊在土中釋放出大量單核遊動孢子。遊動孢子可進行再侵染或在外界條件不適時交配成結合子發育而形成遊動孢子。遊動孢子單鞭,使之能在土壤中移動而達到寄主細胞表面。而後遊動孢子失去鞭毛進入寄主細胞。
在低溫多濕、氣候冷涼地區易發病,晝夜溫差大利於發病。影響該病發生和流行的環境條件主要是土壤溫度、濕度和酸鹼度。冷涼、高濕、霧日多、陰雨日多、空氣和土壤濕度大的地方有利於病害發生和流行。
控制方法
(1) 嚴格實行檢疫;
(2) 農業防治:實行輪作換茬,停種馬玲薯和茄科作物,注意拔除田間的隔生苗並銷毀;選用抗病品種;按照《馬玲薯產地檢疫規程》建立健康種薯基地;
(3) 選育和利用抗病品種;
(4)藥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