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為害症狀,形態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病菌,防治方法,
為害症狀
被害塊莖或匍匐莖由於病菌刺激寄主細胞不斷分裂,形成大大小小花菜頭狀的瘤,表皮常龜裂,癌腫組織前期呈黃白色,後期變黑褐色,鬆軟,易腐爛並產生惡臭。病薯在窖藏期仍能繼續擴展為害,甚者造成爛窖,病薯變黑,發出惡臭。地上部,田間病株初期與健株無明顯區別,後期病株較健株高,葉色濃綠,分枝多。重病田塊部分病株的花、莖、葉均可被害而產生癌腫病變。
形態特徵
病菌內寄生,其營養菌體初期為一團無胞壁裸露的原生質(稱變形體),後為具胞壁的單胞菌體。當病菌由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時,整個單胞菌體的原生質就轉化為具有一個總囊壁的休眠孢子囊堆,孢子囊堆近球形,大小47×100~78×81(um),內含若干個孢子囊。孢子囊球形,銹褐色,大小40.3~77×31.4~64.6(um),壁具脊突,萌發時釋放出遊動孢子或合子。遊動孢子具單鞭毛,球形或洋梨形,直徑2~2.5um,合子具雙鞭毛,形狀如遊動孢子,但較大。在水中均能遊動,也可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傳播途徑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病組織內或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休眠孢子囊抗逆性很強,甚至可在土中存活25~30年,遇條件適宜時,萌發產生遊動孢子和合子,從寄主表皮細胞侵入,經過生長產生孢子囊。孢子囊可釋放出遊動孢子或合子,進行重複侵染。並刺激寄主細胞不斷分裂和增生。在生長季節結束時,病菌又以休眠孢子囊轉入越冬。
發病條件
病菌對生態條件的要求比較嚴格,在低溫多濕、氣候冷涼、晝夜溫差大、土壤濕度高、溫度在12~24℃的條件下有利病菌侵染。本病目前主要發生在四川、雲南,而且疫區一般在海拔2000m左右的冷涼山區。此外土壤有機質豐富和酸性條件有利發病。
病菌
此病的病原菌為內生集壺菌,是一種專性寄生菌。據報導,目前世界上已鑑定出的馬玲薯癌腫病病菌生理小種有8種。馬鈴薯癌腫病的病原菌菌體內生,不用菌絲繁殖。形成孢囊堆,被有膜的孢子囊,由孢子囊釋放出遊動孢子,孢子囊內有200~300個遊動孢子,春季溫度8℃以上,濕度充足時,癌腫病組織腐爛,越冬的休眠孢子囊在土中釋放出大量單核遊動孢子。遊動孢子可進行再侵染或在外界條件不適時交配成結合子發育而形成遊動孢子。遊動孢子單鞭,使之能在土壤中移動而達到寄主細胞表面。而後遊動孢子失去鞭毛進入寄主細胞。
在低溫多濕、氣候冷涼地區易發病,晝夜溫差大利於發病。影響該病發生和流行的環境條件主要是土壤溫度、濕度和酸鹼度。冷涼、高濕、霧日多、陰雨日多、空氣和土壤濕度大的地方有利於病害發生和流行。
防治方法
(1)嚴格檢疫,劃定疫區和保護區嚴禁疫區種薯向外調運,病田的土壤及其上生長的植物也嚴禁外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