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加斯加樹蚺平均長122-152厘米,長達183-213厘米的標本也曾出現。唇鱗片間的凹坑可以感覺溫度。雌蛇比雄蛇為大。馬達加斯加樹蚺有兩種顏色,或是兩個亞種。一是綠色至灰綠色的,主要分布在東邊;另一種是黃色的,分布在西邊。綠色的大小也較黃色的大三分之二。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馬達加斯加樹蚺
- 拉丁學名:Sanzinia madagascariensis
- 別稱:達加斯加螣 桑吉尼亞樹蚺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綱:爬行綱
- 目:蛇目
- 亞目:真蛇亞目
- 科:\蚺科
- 亞科:蚺亞科
- 屬:蚺屬
- 分布區域:馬達加斯加島
形態特徵,分類,種群分布,生活習性,食性,繁殖,保育狀況,飼養專集,
形態特徵
馬達加斯加樹蚺平均長122-152厘米,長達183-213厘米的標本也曾出現。唇鱗片間的凹坑可以感覺溫度。雌蛇比雄蛇為大。
馬達加斯加樹蚺有兩種顏色,或是兩個亞種。一是綠色至灰綠色的,主要分布在東邊;另一種是黃色的,分布在西邊。綠色的大小也較黃色的大三分之二。
分類
馬達加斯加樹蚺與馬達加斯加地蚺於1991年一同被分類在 蚺屬中,造成同名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馬達加斯加樹蚺的種小名被更改為manditra。不過,後來發現馬達加斯加的蛇類與紅尾蚺並非單系群,故將馬達加斯加樹蚺及馬達加斯加地蚺編入蚺屬中可能存在問題。最近學者都紛紛重新使用馬達加斯加樹蚺原有的學名。
種群分布
生活習性
食性
繁殖
馬達加斯加樹蚺是卵胎生的,雌蛇一次會生出12條幼蛇,每條約長38厘米。
保育狀況
馬達加斯加樹蚺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易危。估計它們在過往10年或三代就已經減少了最少20%,原因是失去棲息地所致。它們也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一的保護,商業性的國際貿易均被禁止。
飼養專集
名稱: 馬達加斯加樹蚺 Madagascar Tree Boa
學名: Sanzinia madagascariensis
保育等級: CITES I
分布地: 馬達加斯加熱帶雨林
習性:樹棲型
體型: 屬中小型,體長 120CM - 180CM
外觀:幼體呈茶褐底色;背部排列眼罩般深褐色斑紋混雜白斑點。
茶褐底色隨成長(約12個月報- 18個月)逐漸褪去,換成草青色。
成體呈草青色底色;背部排列眼罩般褐黑色斑紋混雜白斑點,
在陽光下折射出金屬藍光; 腹部為奶黃色有橙紅斑點; 舌頭為深藍色;
頭部呈典型三角型,配上體色和粗短的體型,常被人誤認為為毒蛇。
飼養溫度: 24 - 29度, 28度為理想。
飼養濕度: 65% - 70% (每天要人工打霧)
飼料:偏愛捕食鳥類。
幼體時餵以鳥類幼雛(如麻雀/ 相思鳥)
成體時餵以虎皮鸚鵡
(曾嘗試餵以白鼠/ 金絲熊等均不感興趣)
養箱設定:普通儲物膠箱即可,四周打孔通風透氣;
配置十字型膠管便其纏繞(不要用木枝,容易滋生細菌/虱子);
底材為位人造膠草墊,保持濕潤(每隔兩天清理一次);
常設水盤,大小可容下蛇體。
冬天保溫時,可在膠箱底部(箱外)鋪爬蟲保溫墊,
並在箱頂外 20CM 處設定紅外線射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