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身人面神

馬身人面神

馬身人面神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形象,出自《山海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身人面神
  • 神話體系:中國神話
  • 形象特徵:馬身人面
  • 相關文獻:《山海經》
  • 屬性: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形象
  • 歷史淵源
凡北次三經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於無逢之山,凡四十六山,萬二千三百五十里。其神狀皆馬身而人面者廿神。其祠之:皆用一藻茝瘞之①。其十四神狀皆彘身而載玉②。其祠之:皆玉,不瘞。其十神狀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璧瘞之③。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④。此皆不火食。
①藻:系有五彩絲繩的玉。茝(chǎi):一種香草。瘞(yì):埋葬。 ②彘:豬。 ③璧:平圓形中間有孔的玉。 ④稌(tú):稻子,特指糯稻。
總計北次三經中的山,自首列太行山起到於毋逢山止,總共有四十六座山,距離為一萬二千三百五十里。這些山中有二十座山的山神的形狀都是馬身人面。祭祀這些山神的儀式是:把一塊繫著五彩絲繩的玉與茝一起埋入地下。另外十四位山神都是長著豬一樣的身子,身上佩戴著玉。祭祀這些山神的儀式為:用玉作祭品,但不埋入地下。還有十座山的山神都長著豬一樣的身子、八條腿、蛇一樣的尾巴。祭祀這些山神的儀式為:用一塊璧玉作祭品,將其埋入地下。祭祀這四十四位山神時,都要用糯米作祭祀用的精米,且都不需要用火將其燒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