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約翰雕像

馬約翰雕像

馬約翰雕像位於鼓浪嶼人民體育場。 馬約翰,1882年生於鼓浪嶼,1911年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曾兩次留學美國,1936年曾以總教練的身份率中國隊參加柏林第十一屆奧運會。1914年起,在清華大學任教達52年之久,是中國傑出的體育教育家,著有《體育的遷移價值》等專著。中華人民國和國成立後,任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副主席、主席;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約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福建廈門鼓浪嶼
  • 出生日期:1882年
  • 逝世日期:1966年10月31日
  • 職業: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主任
  • 畢業院校:上海聖約翰大學
  • 代表作品:《體育的遷移價值》、《我們對體育應有的認識》
馬約翰雕像簡介,清華大學馬約翰雕像,鼓浪嶼馬約翰雕像,馬約翰職業生涯,

馬約翰雕像簡介

清華大學馬約翰雕像

在清華大學西區體育館的南側,佇立著一座老人的雕像,他身著襯衫、領結,燈籠褲和半腿襪,面帶微笑靜靜地坐在那裡,日日守望著西大操場上忙碌鍛鍊的清華人。他就是清華著名的體育教育家馬約翰教授。
清華大學裡的馬約翰雕像清華大學裡的馬約翰雕像
馬約翰之於清華的重要性,從清華園中的12座名人雕像便可看出,與馬約翰同享此等尊崇的,是梅貽琦校長、蔣南翔校長,朱自清教授、聞一多教授,葉企孫教授、梁思成教授。

鼓浪嶼馬約翰雕像

鼓浪嶼馬約翰雕像位於鼓浪嶼人民體育場。
位於廈門鼓浪嶼的馬約翰雕像位於廈門鼓浪嶼的馬約翰雕像
馬約翰,1882年生於鼓浪嶼,1911年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曾兩次留學美國,1936年曾以總教練的身份率中國隊參加柏林第十一屆奧運會。1914年起,在清華大學認教達52年之久,是中國傑出的體育教育家,著有《體育的遷移價值》等專著。
中華人民國和國成立後,任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副主席、主席;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馬約翰職業生涯

馬約翰馬約翰
馬約翰,1882年生於鼓浪嶼,1911年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曾兩次留學美國,1936年曾以總教練的身份率中國隊參加柏林第十一屆奧運會。1914年起,在清華大學認教達52年之久,是中國傑出的體育教育家,著有《體育的遷移價值》等專著。
中華人民國和國成立後,任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副主席、主席;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民國3年(1914年)應聘至清華學校,最初任化學系助教,後因關心學生體育運動,強調“健身與勵志相結合”,得到校長周詒春賞識,受聘為體育幫教[2],三個月後,即被學校推為北京體育協進會的代表並被舉為評議員。後升任清華大學教授、體育部主任並直至病逝。
民國8年(1919年)5月,作為評選委員會委員,他參加了在馬尼拉舉行的第四屆遠東運動會
同年,馬約翰利用公假到國際頂尖體育院校美國春田大學進修體育教育,進行學習和考察。翌年,在他的畢業論文《體育歷程十四年》中他憂慮地指出中國迫切地需要體育。
民國14年(1925年),他第二次赴美春田大學攻讀碩士,所寫論文《體育的遷移價值》闡述了體育重要的教育作用。
回國後,擔任美國春田大學在中國的委託介紹人至1936年。
民國25年(1936年)任中國體育代表團總教練,與王正廷共同帶領中國隊參加了在柏林舉行的第十一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此次盛會上,中國人第一次集體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精神和風采。利用這次機會,馬約翰順路到歐洲蘇聯進行考察和講學,進一步充實自己。馬約翰下了一番工夫,根據中國人的體質情況和特點,編寫了近百套的徒手操拉力器訓練法。
抗戰時期隨學校南遷至長沙,在南京淪陷後長沙臨時大學的抗日誓師大會上,激發同學們從軍參戰。後轉移至昆明西南聯大任教,生活十分艱苦。國民政府在四川江津成立了一所體育專科學校,高薪聘他擔任校長。但他不為名利心動,婉拒了教育部的好意,繼續在昆明過著清苦的教員生活,這在當時的教育界和體育界都被傳為佳話。 [3]
1949年曾任美國體育研究會會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除了在學校教學外,馬約翰依然積極投入到中國的體育事業中。1949年10月和1952年6月,他兩次當選為任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主任,1953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他為國家體委委員,1954年9月,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1956年10月,當選為全國體育總會主席,並擔任了第1屆和第2屆全國運動會總裁判等職務。
1966年10月31日,馬約翰因心臟病逝世於北京阜外醫院,享年84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