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在中國湖南馬王堆古墓中出土了一具女屍,它震驚了世界,為什麼呢?原來,儘管歷經2000年,但這具女屍外形完整,面色鮮活,發色如真。解剖後,其內臟器官完整無損,血管結構清楚,骨質組織完好,甚至腹內一些食物仍存。為什麼這具古屍歷經千年不腐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王堆乾屍
- 出土地點:中國湖南
- 出土時間:1972年
- 保存方法:屍解水
一般來說,古墓中的屍體留至今天,只會出現兩種結果:一是腐爛。因為在有空氣、水分和細菌的環境裡,大量的有機物質會很快腐爛,棺木也會腐朽,最後屍體也難免爛掉。二是形成乾屍。這需要極為特殊的氣候條件,在特別乾燥或沒有空氣的地方,細菌微生物難以生存,這樣,屍體會迅速脫水,成為“乾屍”。
1972年馬王堆女屍出土時全身潤澤,皮膚覆蓋完整,毛髮尚在,肌肉有彈性。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古代濕屍。這是出土時的資料照片。
復原的辛追夫人18歲時面相
50歲時正面像
馬王堆的女屍為何成為“濕屍”而不腐爛呢?其原因是:
第一,屍體的防腐處理完善。經化學鑑定,它的棺液沉澱物中含有大量的乙醇、硫化汞和乙酸等物。這證明女屍是經過了汞處理和其他浸泡處理的,硫化汞對於屍體防腐的作用很大。
第二,墓室深。整個墓室建築在地底16米以下的地方。上面還有高20多米,底徑50米~60米的大封土堆。既不透氣也不透水,更不透光。這就基本隔絕了地表物理和化學的影響。
第三,封閉嚴。墓室的周壁均用可塑性大、粘性強、密封性好的白膏泥築成。泥層厚約1米左右。厚為半米的木炭層襯在白膏泥的內面,共5000多公斤。墓室築成後,墓坑再用五花土夯實。這樣,地面的大氣就與整個墓室完全隔絕了,並能保持18℃左右的相對恆濕,光的照射被隔絕,地下水也不能流入墓室。
第四,隔絕了空氣。由於密封好,墓室中已接近了真空,具備了缺氧的條件。在這種條件下,厭氧菌開始繁殖。存放在槨室中的絲麻織物、樂器、漆器、木俑、竹簡等有機物和陪葬的大量的食物、植物種子、中草藥材等,產生了可燃的沼氣。從而加大了墓室內的壓強。沼氣能殺菌。細菌在高壓下也無法生存。
第五,棺槨中存有具有防腐和保存屍體作用的棺液。據查,槨外的液體約深40厘米,棺內的液體約深20厘米。但它們都不是人造的防腐液,而是由白膏泥、木炭、木料中的少量水分和水蒸汽凝聚而成的。而內棺中的液體是女屍身體內的液體化成的“屍解水”。這種自然形成的棺液防止了屍體腐敗,並使得屍體的軟組織保持了彈性,膚色如初,栩栩如生。
在重見天日之時,千年的亡魂隨同所有出土的文物,散發著迷人的光芒,讓人不斷驚嘆於造化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