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沙門氏桿菌病

馬流產沙門氏桿菌病是單蹄獸的一種傳染病,主要臨診特徵是孕馬發生流產,公馬發生睪丸炎或髯甲膿腫,初生幼駒發生敗血症、關節炎、肺炎、下痢等症狀,在成年馬中偶有急性敗血性胃腸炎發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沙門氏桿菌病
  • 外文名:Equi salmonellosis,ES
  • 又稱:馬副傷寒(Equine paratyphoid)
  • 主要影響動物:單蹄獸
分布危害,疾病病原,流行病學,臨診症狀,機理病理,

分布危害

早在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美州和歐洲曾發生大批母馬流產,Smith和kilborme(1893)首次分到馬流產沙門氏桿菌,並進行了研究。早年我國未見有關本病的文字記載資料,但民間流傳的一種俗稱“爛腰子”的馬流產病,經證明大多數是此病。
馬流產沙門氏桿菌病為世界分布,目前由馬流產沙門氏桿菌感染引起流產的報告已較少。近些年在亞洲、美州、歐洲、非洲的一些國家如:日本、不丹、印度、美國、巴拿馬、阿根廷、哥斯達利加、芬蘭、法國、莫三比克、前蘇聯等國家呈低度發生。1989年在蘇丹的發病率很高,黎巴嫩在1989、1991年連續嚴重發病。
本病一般呈散發,有的為地方流行。但馬群中一旦爆發此病,便可引起大批妊娠馬流產,幼駒嚴重發病、死亡,從而造成嚴重經濟損失。馬群中便會遺留下慢性病馬和隱性帶菌馬,很難淨化,隨著易感馬數量的增加,還可能引起下一次爆發。

疾病病原

馬流產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 abortles-equi)是本病的病原菌。本菌在沙門氏桿菌中屬於第一亞屬,血清型屬於B組,具有菌體抗原4、12和鞭毛抗原第二相enx。
本菌系兩端鈍圓、周邊鞭毛的桿狀細菌,能運動、革蘭氏染色陰性,大小一般為長2-3μm,寬0.5-0.6μm.保存的菌株經培養後菌體大小有很大差異,有的可見到莢膜,不產生芽胞。
本菌為需氧兼性厭氧菌,在普通培養基上易生長。生長的最適pH值為7.4-7.6,最適培養溫度為37℃-37.5℃。在普通肉湯中培養10-14h菌數最高,一般
可達10-20億/ml個活菌,肉湯混濁,液面管壁形成薄膜。本菌在普通瓊脂平皿中培養16-18h形成光滑、圓整、中央隆起的透明菌落,菌落大小與菌落的密度有關,密度越大,菌落越小。菌落的直徑一般為1.1mm。根據我國的研究,從自然病例中分離的本菌,用普通瓊脂斜面培養16-18h呈現光滑而透明的菌苔,從幼駒膿腫中分離的本菌,有的在普通瓊脂斜面生長的菌苔較粗糙,透明度也較差,有的經人工方法致弱的菌株其菌苔呈皺褶狀。
自然菌株對葡萄糖、麥芽糖、木糖、伯膠糖、甘露醇、海藻糖能產酸產氣,對山梨醇和衛矛醇產酸產氣的時間較慢,有的對果糖產酸產氣或產酸不產氣。有運動性,MR試驗和硝酸鹽還原試驗陽性,對乳糖、蔗糖、菊糖、肌醇、福壽草醇、楊苷均不產酸、不產氣、靛基質、石蕊牛乳、明膠液化和VP試驗均為陰性。一般不產生硫化氫,個別菌株為陽性。
本菌對熱的抵抗力不強,煮沸立即死亡,加熱到55℃1h,60℃30min即可殺死。直射陽光10天可殺死土壤表面的活菌。用普通瓊脂培養的本菌,在4-10℃可存活1個月以上,凍乾菌種在15℃至少保存4年不見變異,室溫(20℃)可保存數年。青黴素、鏈黴素、氯黴素等在試驗室試驗中均對本菌有抑制或殺死作用,但做為治療藥物特別是對幼駒付傷寒的治療效力不理想,常用消毒藥一般都能殺死本菌。

流行病學

馬流產沙門氏桿菌的主要傳染源是病畜和隱性帶菌者。孕馬流產時,大量病原菌隨流產胎兒、胎衣、羊水及陰道分泌物一起排出而使草地、飼料、飲水等受到污染。從陰道排菌的時間一般只有幾天至三周,但是病菌可長期存在於病癒馬的膽囊和腸道中,間歇地由糞便排出體外,有睪丸炎的公馬可自精液排菌。非流產母馬、馬駒和去勢馬有時可成為陰性帶菌者,向外界排菌。幼駒發生本病後,由糞便排菌。
馬流產沙門氏桿菌的自然感染途徑主要是消化道,也可通過交配或人工授精感染。隱性帶菌者可由內源性感染而發病。初生駒可由胎盤感染或產道內感染而發病。
馬流產沙門氏桿菌在馬群中全年都可發生,但主要發生於初春(2-3月)、秋末(9-11月)季節。由於馬匹配種、產駒的季節和氣候變化等因素或飼養管理不當,使馬處於應激狀態下,從而引起發病流產。流產常發生於妊娠的中後期(4-8個月左右),且多見於第一次妊娠的青年母馬,發生過沙門氏桿菌性流產的母馬,大多數不再發生。但在初傳入本病的地區,則各胎次都可能發生。一般為散發,有時呈地方流行性。
本病具有周期性,已有調查報導,該周期因馬群的情況不同而有長有短,二三年或五年不等。
本病的發病率、死亡率或流產率的高低與易感馬數的多少密切相關。有易感性的育成馬群,有時發病率可達80%-90%以上,而且死亡也較多。母馬的流產率一般為10%-30%,甚至60%以上不等。這是此病在多數感染馬群中的流行規律。
在未感染過本病的馬群中,一旦感染則極易形成嚴重的爆發。第一次爆發本病時,全群馬匹不論大小、公母均可感染髮病,母馬流產率常高達90%以上,幼駒嚴重發病和死亡,甚至成年馬也有因本病致死的。

臨診症狀

馬流產沙門氏桿菌在自然條件下從感染到發病的潛伏期尚不十分清楚,馬匹易感性、感染菌的數量和外界條件的差異等因素對潛伏期的長短有一定影響。人工感染試驗證明,經口感染的潛伏期多數在兩周至一個月,幼駒為10天左右;一定劑量的強毒株靜脈注射妊娠母馬,潛伏期為9-14天;子宮內接種的潛伏期為1-3天。
母馬:最明顯的臨診特徵就是流產,以初產母馬為多。流產前通常沒有任何先兆,突然發生流產。少數病例在流產前數分鐘或數小時內呈現不安、出汗、戰慄、體溫微升高。妊娠後期的母馬,由陰道內流出血樣液體繼而發生流產。流產時通常是胎兒和胎衣一起排出,很少有胎衣停滯現象。流產的胎兒一般為死胎,有時雖然活著但很弱,多於數日內死亡,少數倖存者,也常發生幼駒付傷寒。
母馬於流產後,有的引起子宮炎,體溫升高,由陰道流出紅色至灰白色粘液。若繼發感染,體溫升高可達40℃,並出現嚴重的全身症狀,陰道內流出污紅色腥臭液體,有的子宮炎長期不愈,造成不孕症或多年流產現象,有的還可繼發關節炎、腱鞘炎、甲膿腫或肺炎,如不及時治療,可死於敗血症。
幼駒:初生哺乳駒體溫升高至40℃以上,呈稽留熱或弛張熱,精神沉鬱,食慾減退或廢絕,呼吸、脈搏增數,腹痛下痢,糞稀如水並帶粘液或血液,惡臭,隨後臥地不起,迅速死亡。較大的幼駒或病勢較慢的,表現?溫升高,發生多發性關節炎、腱鞘炎,多見於腕跗關節和系關節,病駒?行,有的發生甲膿腫,其他部位也可發生膿腫。症狀較重者可因敗血?或膿毒血症死亡。哺乳駒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僅有少數康復。1-3歲育成駒群爆發本病後,發病率可達70%-90%以上,嚴重病例可達10%-30%,其中部分死亡,部分轉為慢性。
公馬及去勢馬:感染後多無明顯症狀。除病初體溫升高外,主要表現為睪丸炎和附睪炎排出的精液中有大量的馬流產沙門氏桿菌。有的在四肢、甲發生局限性硬固的腫脹,有熱痛,重者化膿破潰形成不易癒合的膿瘡,有些馬可同時出現慢性腸炎症狀。
此外,各種年齡的馬,特別是青壯年馬感染本病後,還會發生最急性或急性胃腸炎,表現急性腹痛。

機理病理

馬流產沙門氏桿菌經口進入馬體後,首先出現在口腔、食道和胃腸淋巴組織,如果淋巴組織不能阻止細菌的繁殖和入侵,則細菌通過淋巴組織隨血流進入各種組織器官,並侵入到子宮和胎兒體內,引起菌血症,菌血症的過程一般不長。由於子宮和胎兒感染的程度不同,可發生流產、死胎或者產下弱駒並很快死亡。本菌侵入公馬常引起睪丸炎和附睪炎;侵入幼駒後則在腸道內大量繁殖而引起腹瀉,侵入的細菌在不同的器宮內定位增殖導致膿腫、肺炎和關節炎等病理損害。
隱性帶菌馬的急性發病以及慢性病馬轉為急性病馬,這是和各種降低機體抵抗力的因素有關。而人工感染即使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也同樣可以引起發病和流產。病理變化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成年馬:自然情況下很少因本病而死亡。但只要感染致死,其病理變化便主要呈敗血症的變化,肝、脾、肺、腎等主要臟器呈充血、出血。人工經口感染致死的成年馬有嚴重的腸炎病變,從粘液性腸炎到瀰漫性出血性腸炎。
幼駒:除有腸炎和肺炎病變外,較小幼駒可見脾腫大、肝充血、腎皮質內有點狀或紋狀出血;心外膜有出血點,心肌發白。年齡較大的幼駒還常見關節炎的變化,有的在不同部位出現膿腫。
流產胎兒:實質器官不同程度壞死,肝、脾、腎腫大,質脆,呈泥土色,切面呈爛肉樣,嚴重的接近半液態狀。淋巴結腫脹。肺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心包及胸膜上有出血點,胸腔、腹腔含有多量的混濁液體或血紅蛋白樣液體。有的胎兒皮膚、皮下組織、黏膜和漿膜黃染。有些胎齡大的胎兒實質臟器變化不明顯。
胎衣一般隨同流出,有的呈漿液性膠樣浸潤,絨毛膜常見彌散性出血、水腫,有的有潰瘍、壞死,羊水渾濁呈黃色,臍帶水腫變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