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底驛鄉

馬底驛鄉

馬底驛鄉位於湖南省沅陵縣東北部,東與楠木鋪鄉、杜家坪鄉毗鄰,西與涼水井鎮接壤,南抵安化、漵浦縣境,系沅陵縣行政區劃調整鄉鎮,由原長界鄉與馬底驛鄉於2005年4月合併形成。

馬底驛鄉地處沅陵縣東部,東與楠木鋪鄉、杜家坪鄉毗鄰,西面與涼水井鎮接壤南抵安化、漵浦兩縣邊境,北與肖家橋相接,距沅陵縣城近40公里。全鄉共有5364戶,21793人,22個行政村,173個村民小組,境內有苗族、壯族、土家族共10453人,占總人口數的49%。全鄉總面積241平方公里,稻田面積17805畝,旱地面積3170畝.2005年4月,沅陵縣撤區並鄉,長界鄉整體並人馬底驛鄉,新鄉命名為馬底驛鄉,鄉址設在原馬底驛鄉政府。2005年10月,開始對所轄行政村進行調整,原方子埡村與財谷坪村合併為方子埡村,王家村白霧溪村合併為王家村,長界村與八仕溪村合併為長界村。至2006年元月底止,原25個行政村整合成22個行政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馬底驛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湖南省沅陵縣
  • 下轄地區:牧馬溪、顏家、馬底驛
  • 政府駐地:馬底驛村
  • 電話區號:0745
  • 郵政區碼:419603
  • 地理位置:沅陵縣東北部
  • 面積:241平方公里
  • 人口:21793人
  • 氣候條件:四季分明,山高且多,日照充足
  • 車牌代碼:湘N
概況,沿革,行政概況,地理環境,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森林資源,水利資源,特色產業,社會事業,交通建設,經濟發展,教育建設,醫療衛生,

概況

馬底驛鄉位於沅陵縣東部,東與楠木鋪鄉、杜家坪鄉毗鄰,西與涼水井鎮接壤,南抵安化、漵浦兩縣邊境,北與肖家橋鄉相接。總面積241平方千米。轄馬底驛、牧馬溪、顏家、文昌坪、洞頭、白霧坪、喜眉、黑洞溪、王家、坪溪、方子埡、奔溪、小窄、東溪、長界、興安、小塔、毛坪、學堂灣、太陽池、岩底、榨坪22個行政村。鄉政府駐馬底驛村,距縣城40千米。
地勢南高北低,鎮域北寬南窄。鐘鼓界海拔1170.4米,厥菜坡海拔1045米。主要礦產資源有鐵、鈾、金、釩、石灰石、重晶石等。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86.5%,林業用地31.45萬畝,是沅陵縣林業大鄉之一。319國道橫貫鄉境。

沿革

1953年屬十區,1956年為馬底驛鄉、長界鄉,1958年屬曙光公社,1961年設馬底驛公社、長界公社,1984年改馬底驛鄉、長界鄉。1996年,馬底驛鄉面積163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鄉政府駐馬底驛,轄牧馬溪、顏家、馬底驛、文昌坪、洞頭、白務坪、王家、白務溪、喜眉、黑洞溪、坪溪、財谷坪、方子埡、奔溪、小乍15個行政村;長界鄉面積73.9平方千米,人口0.6萬人,鄉政府駐長界,轄長界、東溪、榨坪、太陽池、岩底、八仕溪、毛坪、興安溪、小塔、學堂灣10個行政村。
2004年末,馬底驛鄉代碼4312222025,轄牧馬溪、顏家、馬底驛、文昌坪、洞頭、白務坪、白務溪、王家、黑洞溪、坪溪、財谷坪、方子埡、小乍、奔溪、喜眉15個行政村;長界鄉代碼4312222026,轄毛坪、興安溪、小塔、學堂灣、長界、八士溪、東溪、太陽池、岩底、榨坪10個行政村。
2005年4月,長界鄉整體併入馬底驛鄉,轄25個行政村,總面積241.31平方千米,總人口2.23萬人,鄉政府駐馬底驛(原馬底驛鄉政府駐地)。2005年10月,行政村調整:方子埡、財谷坪2村並為方子埡村,王家、白霧溪2村並為王家村,長界、八仕溪2村並為長界村;在原長界鄉設立長界辦事處。2005年末,總人口3445戶、21179人,其中苗族、壯族、土家族共10453人,轄22個行政村,198個村民小組。

行政概況

馬底驛鄉轄:牧馬溪、顏家、馬底驛、文昌坪、洞頭、白務坪、白務溪、王家、黑洞溪、坪溪、財谷坪、
方子埡、小乍、奔溪、喜眉15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馬底驛鄉地處沅陵縣東部,東與楠木鋪鄉、杜家坪鄉毗鄰,西面與涼水井鎮接壤南抵安化、漵浦兩縣邊境,北與肖家橋相接,距沅陵縣城近40公里。全鄉共有5364戶,21793人,22個行政村,173個村民小組,境內有苗族、壯旗、土家旗共10453人,占總人口數的49%。全鄉總面積241平方公里,稻田面積17805畝,旱地面積3170畝.2005年4月,沅陵縣撤區並鄉,長界鄉整體並人馬底驛鄉,新鄉命名為馬底驛鄉,鄉址設在原馬底驛鄉政府。2005年10月,開始對所轄行政村進行調整,原方子埡村與財谷坪村合併為方子埡村,王家村白霧溪村合併為王家村,長界村與八仕溪村合併為長界村。至2006年元月底止,原25個行政村整合成22個行政村。
馬底驛鄉境內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山高且多,群山攢擁,溝澗密布,霧氣重日照充足。年內平均氣溫16.7℃,最高氣溫30--41℃,最低氣溫9--5℃,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整個地形南高北低,北寬南窄。南部與安化、漵浦交界處聳立兩座高山--鐘鼓界與厥菜坡,分別海拔1170.4米、1045米,是該鄉南部最高點。怡溪面支
流發源於此,地形向南部順降,直至沅水岸邊,是種植茶葉的好地方。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主要礦產資源有:銑、鈾、金、釩、石灰石、重晶石等。其中:王家村的銑礦儲藏量豐富,黑洞溪村的鈾礦,財谷坪的金礦,奔溪村的天然石膏,白霧坪村的釩蘊藏豐富,坪溪村的煤,總儲量達150萬噸,白霧坪村和文昌坪村的石灰礦蘊藏巨大。

森林資源

原長界鄉的森林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86.5%,林業用地31.45萬畝,活木積蓄量大,是沅陵縣林業大鄉之,每年有經濟林4500畝,出售木材6000立方米。境內小乍村有原始次森林,內有:香樟、櫸木、紅豆杉、雪松、羅漢松等珍稀樹木,珍稀動物有穿山甲、麝等,有“天然動植物園”之稱,全鄉森林植被保護較好,萬山片綠,木材以松、杉為主,松以馬尾松和松柏為最。

水利資源

全鄉有大小河流3條,最主要的一條是發源於與安化、漵浦兩縣交界的怡溪西支流,幾近貫穿全境。沿岸建有提水設施,灌溉稻田1800多畝。山區建有小II型水庫8座,骨幹山塘10口,防汛抗旱功能很好,使全鄉95%以為的稻田無旱澇之憂,怡溪面支流所流經區域植被好,土壤涵水高,集雨面積廣,水流量大,水能蘊藏豐富,是開發小水電的理想之地。

特色產業

馬底驛鄉境內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山高且多,群山攢擁,溝澗密布,霧氣重日照充足。年內平均氣溫16.7℃,最高氣溫30--41℃,最低氣溫9--5℃,年平均降雨量1700毫米,整個地形南高北低,北寬南窄。南部與安化、漵浦交界處聳立兩座高山--鐘鼓界與厥菜坡,分別海拔1170.4米、1045米,是該鄉南部最高點。怡溪面支
流發源於此,地形向南部順降,直至沅水岸邊,是種植茶葉的好地方。
行政區劃調整後,馬底驛鄉黨委、政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最佳化資源,利用原長界鄉區域內優越的高山天然優勢,創辦了長界片系列茶場。2011年,茶葉面積達4000畝,可採摘面積己達2500多畝,茶葉產業發展初具規模。今年,全鄉規劃面積5700畝,力爭完成茶葉開發4000畝以上,目前己砍山3300畝,開梯1700畝。計畫再用1年左右的時間,全鄉發展茶葉基地萬畝以上,真正把我鄉打造成為全縣有名的“萬畝茶鄉”。全鄉的茶葉基地都遠離人口居住區,處在大山深處,採用沙罩燈捕蛾捕害蟲,沒有使用任何農藥、化肥、生長劑,完全採用手工除草,是純天然綠色飲品。
另外,王家、洞頭、東溪等村生豬養殖大戶年生豬出欄數有望達6000頭以上,而且王家村與正大合作的萬頭生豬養殖基地正在緊張的施工中,小乍、奔溪等村養羊大戶年存欄數有望達6000頭以上。同時,充分利用馬底驛的優勢,重點對豆製品、臘製品加工大戶進行支持,認真抓好“若見”豆製品和“山里香”臘製品等企業發展壯大,“若見”豆製品己全面登入全縣各大超市並走出湖南.

社會事業

交通建設

馬底驛鄉自古就是滇黔古驛道的一部分,其鄉名源於古驛道所設的驛、塘、
鋪中的驛而得來。現該鄉集鎮中心還保留著段長約200米的古驛道,寬約2米,路面用長條形小鵝卵石鋪就。驛道兩旁清代建築保存完好,都是上下兩層式的磚瓦木質混合結構,古建築青磚白壁,飛檐翹角,古風仍存,有些古房仍然保存完好,至今還有人居住.
馬底驛車站於1970年建成,以前是一個為過往車輛加木炭的木棚架子。1973年馬底驛公路大橋通車後,湘運公司修建了棟二層磚木結構的車站大樓,內有大型停車場、設有售票廳、候車室等。2000年,懷運集團總公司依據市場形勢,在沅陵縣設立“沅陵分公司,五強溪分公司”,馬底驛汽車站歸五強溪分公司管轄,結束了馬底驛汽車站沒有始發車的狀況。
為完善馬底驛集鎮的基礎設施,確保“319”國道的暢通,懷化集團總公司、五強溪分公司於2005年8月8日開始修建馬底驛車站綜合大樓,2006年元月8日竣工,該大樓總投資110萬元,面積1250平方米,馬底驛汽車站綜合大樓的落成,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馬底驛集鎮的面貌,綜合大樓二樓設有多間高標準的招待客戶房, 一樓有寬敞的候車大廳、沖水衛生間,每天始發惠陽淡水客運班車一躺,過境進站客線路有:福建、浙江、深圳、珠海、陽江、邵東、湘潭、衡陽、郴州、長沙、寧鄉、益陽、常德、懷化、洪江、瀘溪、吉首等。
如今的馬底驛鄉仍然是沅陵縣東北部的交通重鎮。全鄉共有4條主公路貫穿全境: 一條是常吉高速公路,境內13.06公里,同時在顏家村修建了高速公路互通口,一條是319國道從馬底驛中部穿境而過,境內41公里,一條是經319國道(青山崗)處向南通往原長界鄉、肖家橋鄉,境內長21公里,一條是經319國道馬底驛集鎮處向北通往全鄉最高處小乍村,境內全長29公里,2011年底,全鄉22個村已通上水泥路。

經濟發展

馬底驛鄉小城鎮建設從2004年開始,到2006年集鎮已初具規模,建起了菜市場,改變了過去以路為市的現象。沿集鎮街道兩旁已立起一排排漂亮的樓房,店鋪林立,人氣很旺。第三服務產業發展興旺,五金、百貨、餐飲、住宿、維修、娛樂休閒等設施一應俱全。集市人頭攢動,批、零兩旺,每天成交額在5萬元以上。近年來,鄉黨委、政府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新硬化了水泥路面,安裝了自來水管,建起了移動、聯通2座通訊發射塔,積極改善集市貿易環境。鼓勵村民來集鎮開店、經商、建房定居。現已出台優惠政策吸引外商前來投資發展。
馬底驛橋馬底驛橋

教育建設

馬底驛鄉黨委、政府努力滿足人民民眾對教育事業的需求,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改善教學環境。目前轄區內有共有中、國小3所,教學點22個。其中中學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中心國小1所。共有建築面積22236平方米,在崗教師員工140人,75個教學班,共有在校學生2009人。其中馬底驛中學創辦於1958年,前身是馬底驛農中、國小帶帽的國中班。在原校址(現馬底驛車站)國中畢業13屆,1970年辦高中一班,1972年畢業;1976~1978年招收高中二班、高中三班、高中四班,高中四班最後一年併入沅陵六中。1981年學校遷於現在的位置。馬底驛中學始終注重對教師的素質培養,先後有5名教師走上了縣局級領導崗位,3名教師自學考取了研究生,其中向華強老師在攻讀博士後,19名教師進入高級中學任教;教師所撰寫的論文在市級的刊物上發表達20篇。1987年被列為懷化地區農村重點國中,1991年被縣委、縣政府評為“雙文明建設先進單位”,1998年評為縣“示範性學校”。1985年至1996年12年間馬底驛中學考取中專的學生人數占沅陵縣指標的十分之一強,由此而聞名全縣乃全市。2006年馬底驛鄉中學考取沅陵一中達55人,位居全縣各中學之首。

醫療衛生

鄉內有衛生院2所,其中馬底驛鄉中心衛生院(原金山醫院馬底驛分院),位於319國道官莊至沅陵縣城中心地段,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其前身為馬底驛公社衛生院,始建成於1979年。2002年由金山醫院(現為沅陵縣第二人民醫院)領辦,原馬底驛鄉衛生院聘請湘西金礦金山醫院的醫生任院長,該院長從金山醫院抽調一批醫術好的骨幹來馬底驛鄉衛生院工作,兩院合併為金山醫院,成為金山醫院馬底驛分院。2005年4月馬底驛鄉與長界鄉合併後,金山醫院馬底驛分院更名為馬底驛鄉中心醫院。成為上至張家坪、下至楠木鋪、長界原四鄉內的一家技術力量比較雄厚、設備設施比較齊全的綜合性衛生院,能完全滿足全鄉人民及周邊村民醫療保健之需。2005年,該院有員工18人,其中衛生技術員工中級職稱2人,其餘為初級職工職稱。該院有病床15張。原長界鄉的衛生院仍保留,方便了民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