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分布範圍,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馬島鴨是一種體型略小的水鴨。體長 40-45厘米。無論雄雌通體呈褐色,有明顯的黑色斑點,尤其在兩側及胸部。眼狀斑黑色,頭部的顏色較淡,逐漸過渡到灰白色,臉頰色灰白色。尾羽和尾上覆羽黑色,初級飛羽也是黑色,在身體其他部分橘黃色的襯托下黑色的後部非常明顯;次級飛羽端部為帶有金屬光澤的墨綠色,具明顯的白色翼鏡;翼上覆羽黑色,雙翼的黑色翼角上有白色塊狀斑紋。
虹膜褐色,鳥喙粉紅灰色及稍向上彎。腳粉紅色。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繁殖期成對生活,非繁殖期以家族群和小群生活,飛行疾速,兩翅煽動較快。善游泳和潛水,也善行走。能在地上輕快的奔跑。性機警,常不斷的伸頸四處觀望。通常成對或小團體大多數是在黎明和黃昏時活躍。也在水邊淺水處和水面覓食。主食無脊椎動物和植物根莖,以水生植物葉、芽、種子、幼苗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昆蟲、甲殼動物、軟體動物、蝦、水蛙、蚯蚓、小蛙和小魚等動物性食物。在涉水時用鳥喙在水中篩選。
繁殖方式
繁殖期發生在雨季期間,從當年12月到次年3月。交配前有一系列儀式,交配在水上進行;交配前雌鴨頸部向前伸直,頭低向地面,並發出“嗄嗄”叫聲,來回在雄鴨周圍走動;雄鴨此時也伸長脖子走向雌鴨,隨後銜住雌鴨肩羽,上到雌鴨背上進行交配。鴨巢築在樹幹空洞裡,特別是黑色紅樹林。一夫一妻制,領土意識非常強烈,積極保衛自己的產卵地,對入侵者毫不客氣。每巢大約產6枚卵,孵卵由雌鳥單獨承擔,雄鳥在巢附近警戒,遇危險時則高聲鳴叫以示警,有時雄鳥還飛向入侵者做出攻擊姿式進行恐嚇。離巢時用絨羽將卵蓋住,然後才隨雄鳥一起外出覓食。覓食結束後雄鳥又伴隨雌鳥飛回巢中,然後才離開雌鳥栖息於巢附近警戒。孵化期27-30天。雛鳥早成性。孵出後即長滿了絨羽,並會游泳和潛水。經過六周后幼鳥離巢將開始飛行。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洋馬達加斯加島及其附近島嶼。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在整個分布範圍區域內,遇到極為嚴重的生存威脅,棲息地廣泛喪失對物種形成巨大幹擾。單一的亞群被割裂在碎片的棲息地,均成為不適宜生活的地區。由於種群隔離,限制其擴散能力而可能導致遺傳多樣性的損失。
瀕危的主要原因是棲息地喪失,水體變淺被污染,濕地被人類開墾用於種植水稻,紅樹林被用於木材採伐或蝦塘建設,和傳統的狩獵行為形成的生存增加的壓力。在產卵季節,人類的狩獵是主要威脅。它被認為是一種美味而在市場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