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亭江東岐渡口乘船過江前往琅岐島。位於琅岐島鳳窩村外的金牌門是閩江入海口北港主航道最狹窄的部位,古稱其急水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尾炮台
- 地理位置:琅岐島鳳窩村外的金牌門
- 建造時間:1623年
- 榮譽:擊傷法國「伏爾泰」號
地理位置
歷史記錄
金牌炮台由山巔的主炮台、山腰炮台和山腳下的岸炮台組成炮台群,戰後炮台又歷修造。1928年,國民政府海軍在金牌山麓增設魚雷台一座以加強防務。1942年,日軍飛機對金牌炮台進行轟炸,其後又攻陷了炮台。金牌炮台的岸炮台和山腰炮台今已不存,現存金牌炮台岸炮台的炮位,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現存的部分池圍系由三合土結合天然的礁石構築而成,池邊的小空地也是由三合土夯平而成。閩江旁邊的礁石上有三合土構築的台階遺蹟,判斷可能是當年岸炮台專用的小型碼頭。山巔現存主炮台、清兵營房的殘牆、練兵操場、露天坑道等遺址,為福州區級文物。
長門炮台位於連江縣官頭鎮境內、閩江口北岸、長門山巔。當地位於閩江北岸,與閩江南岸的金牌山僅有100丈距離,為閩江口最窄處,素有扼江控海雄關之稱,乃是福建省會福州之重地。長門炮台是長門、電光山、七娘灣、射馬、劃鰍山及南岸的金牌、獺石、煙臺等炮台的總稱,共有長門、閩安、象嶼、洋嶼四座炮台。長門炮台與金牌山炮台隔江相峙,扼金牌門之咽喉,地勢險要,氣勢恢弘。長門炮台始建於明崇禎年間。
炮台由山巔炮台和江岸炮台組成,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長門炮台在光緒年間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改建。且更新裝備,將從德、英等國購買新式快炮和大口徑、遠程鋼炮安裝炮台以加強防禦。營壘最高處安裝兩門海岸重炮。重炮系德國製造,當時最先進,全國僅7門,長門獨占2門。
山巔炮台設在海拔77米的電光山頂。清光緒八年(1882年),閩督卞寶第奏設。它是一座圓形城堡式建築,直徑95米,由圍牆、營房、操場、彈藥庫、炮位組成,內有約300平方米的操場。台地臨江處設炮台2座,炮台中間設彈藥庫1座。兩炮台均為三合土構築。江岸炮台,清光緒六年(1880年),閩浙總督何■奏設;十年(1884年)毀於法軍炮擊;十二年(1886年),楊昌奏修。
1884年中法馬江海戰中,法艦猛攻此炮台,但炮台終未被完全摧毀。最後正是炮台的主炮擊中法國侵華遠東艦隊司令孤拔的旗艦「窩達爾」號,孤拔在炮擊中受傷,法軍士氣因此大為受挫。目前,當地現時建議重修長門炮台,計畫更新改造原有兩個炮台。
近年來,福州市馬尾各界人士千方百計尋找馬江海戰留下的戰炮。馬尾最近找到110多年前馬江海戰留下的18門古炮,包括中國自製的第一艘輕巡洋艦、「馬江海戰」中海軍旗艦「揚武」號的3門艦炮。經專家考證,這是目前中國發現年代最早、最齊全的古炮群。
「新華社」報導,目前已找到的18門古炮,有的是從地下挖出來的;有的已裹上混凝土,成為船的固定物;有的堆放在廢棄物里。其中有岸炮,也有艦炮。報導說,這些古炮引起了海內外關注,德國和英國專家先後到馬尾考證,證明這些古炮都是1884年馬江海戰中所用的岸炮和艦炮。德國專家認定其中的一門炮是德國克虜伯兵工廠的第二代產品,目前在德國已很難找到。 3門屬於「馬江海戰」中的旗艦「揚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