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天(中國上海畫家)

馬天(中國上海畫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5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天,當代印象派風格畫家。1962年6月出生於中國上海的一個藝術世家,祖籍浙江杭州,自幼就展露出對繪畫的喜愛和天賦。早年先習國畫, 後受其資深美術師的父親影響正式改而轉入西畫。2000年起由紐約TYC Fine Arts Press,LLC美術出版公司代理發行其限量版印刷級作品並出版有畫冊‘Chasing A Dream’(追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天
  • 國籍:美籍華裔
  • 出生地:上海
  • 出生日期:1962年6月
  • 職業:畫家
  • 畢業院校:美國紐約州立大學
  • 主要成就:印象派是被低估的藝術
  • 代表作品:畫冊Chasing A Dream
人物簡介,個人經歷,繪畫風格,作品,媒體評價,

人物簡介

馬天,1962年6月出生於中國上海的一個藝術世家,是我國(已故的)錢幣學研究泰斗、著名收藏大家馬定祥先生之孫。1985年從上海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美術系(現上海套用技術大學美術學院)畢業,1987年遠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美術學院留學深造並於1989年結業前獲獎續往法國巴黎進修。基於中國從本質上未受過印象派文藝運動洗禮的事實, 他與現實主義和印象主義繪畫美術史學家、評論家方子虹共同提出了在美術教育中應如何加強注重對於西方美術史特別是從1830~1930年間被稱為近現代藝術(post-Modernism)全盛時期的起始階段印象主義繪畫的啟蒙和東西方繪畫藝術相互影響中演變的歷史意義及其理論研究的重要觀點。
馬天

個人經歷

1985年 畢業於上海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美術系(現上海套用技術大學美術學院)。
1987年 遠赴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美術學院留學深造,於1989年結業前獲獎去往法國巴黎進修。歐洲藝術朝聖進修之旅帶給他從表象直觀上一次極度的心靈震撼。
1990年返美先從事插圖繪畫和攝影
1993年入籍美國後成為職業藝術家。翌年開始重遊歐洲旅行寫生,從深層思維上審視並反思印象主義對於(後)現代派藝術無與倫比的革命性和歷史性的貢獻以及影響。其間參加全美各地的藝術大展, 獲畫壇好評並被著名的《畫廊指南》、《藝術潮流》、《藝術世界新聞》等專業雜誌介紹。
1995起被列入美術年度雜誌《世界藝術家標準人名錄》。
1996起在紐約貝內戴特和格林威治畫廊展出作品。
1997他的印象派風格粉彩畫“Forever HongKong"(永遠的香港)由美國中華總商會購入禮贈首屆特區政府。
馬天
2000年起由紐約TYC美術出版公司代理發行其限量級版畫並出版有畫冊“Chasing A Dream"(追夢)和“The ImpressionA Feast to the Eyes” (印象·一次視覺盛宴)。曾長期在紐約金融中心華爾街AIG美國國際集團公司的全球私人客戶部擔任近代油畫藝術品投資收藏諮詢顧問。在北美頗具影響的藝術雜誌也曾多次刊登他所撰寫的有關研究印象畫派的學術文章。國內對其介紹則見諸於“藝術市場”、“大美術”、“中國藝術市場”、“收藏界”、“全國私家地理”、“東方早報”、“中國印象派網”和上海人民廣播電台以及電視媒體等。
本世紀初,根據對內地藝術品拍賣、收藏和商業市場的發展判斷,他率先向國內提出了關於引進藝術品保險和視覺著作權律法的前瞻性概念。此後,基於我國從本質上未受過印象派文藝運動洗禮的事實, 他又與現實主義印象主義繪畫美術史研究學者方子虹共同提出了在美術教育中應如何加強注重對於西方美術史特別是從1830~1930年間被稱為近現代藝術(post-Modernism)全盛時期的起始階段印象主義繪畫的啟蒙和東西方繪畫藝術相互影響中演變的歷史意義及其理論研究的重要觀點。兩人併合作了有關研究印象主義畫派的學術專著“光影財富—印象派的前世今生”一書和推出了獨具特色的當代瓷器繪畫藝術品牌系列。
馬天 《公園幽徑》 布面油畫馬天 《公園幽徑》 布面油畫
不止於此, 馬天的藝術設計作品也在大洋彼岸屢屢獲得商業上的成功。在海外,馬天與多位印象派大師以及對我國‘海派’文化和早期民主革命的啟蒙教育卓有貢獻的世界著名猶太籍人士哈同(即舊上海“冒險家樂園”之傳奇主人公)的後裔們都有著深厚的學術和私人友誼, 這樣的關係對於他承上啟下、探索發展進而形成完整的當代‘印象派’繪畫研究和文藝思想體系均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和推動。他致力於將當代浪漫主義的藝術情調融入於他個人的當代‘印象派’繪畫風格中, 以他個人獨特的風格語言來向世人重新詮釋這一長盛不衰的經典藝術流派並賦予它新的時代特徵和生命力。其作品得到了世界雷諾瓦基金會會長、法國印象派大師皮埃爾-奧古斯特·雷諾瓦和卡米爾·畢沙羅的後嗣:尚-艾曼紐爾·雷諾瓦先生和勒莉婭·畢沙羅女士的高度評價和賞識並在國內被譽為中國當代印象派藝術的倡導推動者和領軍人物。
畫家現居紐約和上海兩地。他在上海也買了兩套大房子,其中一套打算裝修成畫廊兼工作室。他將逐漸把重心轉移到國內,並且還打算把美國畫廊經記為他運作的模式帶到中國來,發展限量版印刷品,滿足不同經濟層面的藝術愛好者。談及‘回歸’,他說自己在海外看到中國經濟的崛起,很興奮,一個國家的經濟這樣高速發展,文化必然會受到很多關注。對文化有著天生敏銳的他感到,中國正在往西學東漸的方向發展,與其自己在西方繼續接受全盤西化的東西,不如參與其中,做中西文化交流橋樑上的一塊磚瓦一顆螺絲;並接受全新的挑戰,加入到中西結合的新文化建設中。

繪畫風格

印象派風格,用印象派技法,畫當代生活,
樹蔭下得普羅旺斯路邊的咖啡館樹蔭下得普羅旺斯路邊的咖啡館

作品

畫冊‘Chasing A Dream’(追夢);
畫冊‘Impression of Light, Glimmers and Reflections’(印象中的光,影,色);
彩畫'Forever HongKong’;
《夕陽映照下的凡爾賽宮》;
《向莫奈致敬並紀念大師辭世60周年》;
《午後的杜邦莊園》;
《樹蔭下得普羅旺斯路邊的咖啡館》;
《公園幽徑》 布面油畫;
《荷塘垂影》 布面油畫。

媒體評價

馬天曾被譽為天賦過人,在當代印象派繪畫裡自成一格而成為當今一些北美收藏家的追逐對象,他的畫作被掛在由著名印象派大師雷諾瓦的後裔主持的畫廊里,曾經有過在他畫展的第一天,全部9幅作品被兩個來自美國加州的猶太孿生兄弟富商悉數收藏。
馬天:印象派是被低估的藝術。他自己的印象派繪畫,就掛在牆壁上,打著很資產階級的柔和燈光。近看可見其筆觸的細膩,遠看則是光影色彩和構圖共同講述的情感故事。馬天好像不太像很多海歸藝術家那樣,致力於東西方藝術的融合。這個宏偉工程,大師級的林風眠、吳冠中之類的人尚沒能完成,普通藝術家去做了多是畫虎類犬,不乾也罷。所以,他畫得專一,畫得守舊,不少作品粗看就像是對雷諾瓦、莫奈名作的臨摹,但細看,畫中的人卻坐在遮陽傘下喝可樂打手機,或者是在現代美國的一座大學校園裡曬太陽看書。用印象派技法,畫當代生活,這應該也算是與時俱進了。人人都想要有藝術語言上的突破,但印象派這樣偉大的形式,要真能畫好了一樣是好藝術家。藝術市場上,從來只看見歷史上印象派大師的作品,而鮮見當代人的印象派佳作。這就是馬天的機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