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塞爾·卡內出生在巴黎,他是作為雅克·費戴爾(Jacques Feyder)的助理導演進入電影界的。25歲那年,他執導了第一部電影,這標誌著他與著名超現實主義詩人及劇作家雅克·普列維(Jacques Prevert)的合作的開始。《霧碼頭》(Quai des Brumes,1938年)是其成名作,曾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等多項大獎。
榮譽
二戰時德軍占領法國,藝術家紛紛出逃,但卡內仍在維希政權下暗中從事反抗活動。他偷偷拍攝了《天堂的孩子》(Les Enfants Du Paradis,1941年),此片在90年代被600名法國影評人和專業人士選為20世紀法國第一佳片,享有“法語版亂世佳人”的美譽。卡內是法國新浪潮的攻擊對象,尤以特呂弗最為猛烈,但特呂弗在1984年一個公開場合坦承,他願意以畢生所完成的23部影片來換取一次拍攝《天堂的孩子》的機會。戰後,卡內和普列維沿著先前的腳步繼續前進。然而《夜之門》(Les Portes de la Nuit,1946年)在票房和評論上的雙失敗,宣告了兩人搭檔關係的結束。
卡內1996年在Clamart, Hauts-de-Seine去世,並被埋葬在Cimetière Saint-Vincent à Montmartre。
記者生涯
馬塞爾·卡內於1906年(他起先一直不承認生於這一年,所以有的地方顯示他的生日為1909年)8月18日降生在巴黎第十七區。他年幼的時候就痴迷於音樂跟電影。在學了一陣攝影之後,多虧當紅女影星Françoise Rosay的引見,卡內得以跟隨導演雅克·費戴爾(實際上Françoise Rosay是雅克·費戴爾的髮妻,並多次出演其丈夫執導的電影)左右開始自己的電影生涯,並且他以助理導演的身份參與了好些傑出電影的製作,例如《大賭博》(Le Grand Jeu,1933年)和《英雄的狂歡節》(La Kermesse Héroique,1935年)。卡內本人對跟隨費戴爾入門的這段經歷評價頗高,這從他日後成名時的一段話可體現出來:“我的成功都拜費戴爾所賜。我對電影這個概念的了解全都來自他,像比如從影片的籌備階段一直到所謂的拍攝階段以及對演員的指揮工作到底都是怎么一回事......所以說學習電影的最好方式無疑是實踐。”
在這期間,卡內還為電影雜誌《Ciné-Magazine》工作,擔當影評人一職(其實也就是電影記者)。但年輕氣盛的他很快厭倦這份工作:“我覺得記者這行當太無聊了,尤其是不能證明我的能力。於是我就去買了一架攝影機外加一些膠片,然後跟Michel Sanvoisin(導演助理)一合計,決定每個禮拜天都去Nogent-sur Marne(巴黎所轄的凡賽納森林地區的一個小鎮,位於馬恩河畔)拍點東西。就這樣,我們這些菜鳥級別的成果最後成了一部紀錄片《諾讓-星期天的樂園》(Nogent, Eldorado du dimanche,1929年)。”
決定從影
1930年至1932年之間,卡內根據Jean Aurenche(超現實主義的擁躉,雅克·普列維的密友,法國戰前前衛藝術家)的劇本拍了一些廣告片,這些片子還經過日後成為一代動畫大師的保羅·古里莫(此時仍在Jean Aurenche的工作室里幫忙,他最為人熟知的卡通片是《國王與小鳥》)的潤色加工。然後,卡內撞了大運,費戴爾將他推薦給電影《詹尼》(Jenny,1936年)的製片人,希望由他出任導演一職,而Françoise Rosay恰好是該片內定的女主角。儘管這只是一部“訂購電影”(原文為oeuvre de commande,法律上定義為通過簽訂著作租賃契約完成的作品,通常該作品取得的收益以及智慧財產權都歸下訂單的一方所有,而非作者),但是在片頭字幕中,我們還是看到了卡內,普列維,Joseph Kosma(1905-1969,原籍匈牙利的法國作曲家)以及主攝影師Roger Hubert這些明日大家的名字。卡內和普列維初次合作拍攝長片之後,看上英國作家斯托拉·克勞斯頓的小說《初次冒犯》,然後根據其改編拍攝了《怪事》(Drôle de drame,1937年),影片講述了發生在一個英國維多利亞時代、住在倫敦且愛寫偵探小說的古板醫生與其擔任教區主教、認為偵探小說是下九流的玩意的表兄之間的一系列誤會與趣事。該片中的經典橋段-Louis Jouvet在嘴巴里不停嘟囔:“怪了,怪了...”,跟著Michel Simon也重複“怪了,怪了”-相信看過的人都記憶憂新。不湊巧的是,觀眾似乎並不買賬,影片遭遇票房滑鐵盧。但緊接著,卡內憑藉《霧碼頭》(Quai des Brumes,1938年)扳回一城。
一舉成名
影片《霧碼頭》取材自Pierre Mac Orlan(1882-1970)的小說,編劇仍然是普列維,這也標識著他成為卡內製作團隊中不可或缺的一角,而這對編導組合巔峰時期的作品同時成就法國電影史上“詩意寫實”的黃金年代。另外借拍攝此片之機,卡內還慧眼識珠地發掘了新人米歇爾·摩根,後者與男演員讓·迦本(在《霧碼頭》中,倆人分飾男、女主角)後來成為戰前法國電影銀幕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一對佳偶。該片中的某段對白正好一語雙關地指明了導演的天才發揮:“你有一雙美目(你眼光不錯),知道嗎你......”這一次,電影的反響非常不錯,而且還讓年僅29歲的卡內躋身法國電影界最有聲望的導演之列。他還憑藉此片榮獲威尼斯影展特別獎。同年,卡內還拍攝了根據Eugène Dabit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北方旅館》(Hôtel du Nord,1938年),劇本由Jean Aurenche與Henri Jeanson合作完成,不過其中的對白部分由後者獨力負責。劇中,Jeanson給女主角的扮演者Arletty(她後來顯然成為卡內的御用女演員)設計的那句經典台詞“Atmosphère, atmosphère, est-ce que j'ai un gueule d'atmosphère !...”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另外,這部影片還有更深層次的意義,因為他的老搭檔-普列維並未參與攝製。因此該片的成功說明卡內本人作為導演已經具備獨挑大樑的實力,並且進一步確立了自己在圈中的聲望。次年,編劇Jacques Viot推薦給卡內一個為讓·迦本量身訂做的劇本,普列維重返創作團隊,將這個本子加工並撰寫了對白,最後拍成的電影取名為《天色破曉》(Le Jour se Lève,1939年)。劇組美工按照卡內對影片主題的精準把握的要求,製作出美輪美奐的布景更增添了整部作品的悲劇色彩。《天色破曉》的大受好評表明即使是定位為藝術電影,片中的任何一個場景任何一個情節乃至演員的表演或者道具的擺放也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並非普通人所想那樣天馬行空、隨心所欲。1939年7月17日該片在巴黎Madeleine影院上映獲得巨大的票房成功,那時距離二戰史上有名的“奇怪的戰爭”已經不到3個月了。
短暫失意
短暫的春風得意之後,卡爾內厄運連連,接連5部影片的拍攝計畫皆胎死腹中:分別是《郵差總按兩次鈴》(Le Facteur Sonne Toujours Deux Fois,改變自美國作家兼編劇詹姆斯·M.·凱恩的同名小說,後由美國導演Tay Garnett攝製完成)、《市立學校》(L'Ecole Communale,編劇為Henri Jeanson 和Pierre Prévert)、《4000年的逃亡者》(Les évadés de l'an 4000,根據法國作家Jacques Spitz原著改編)、《七里之靴》(Les bottes de Sept Lieues,由法國著名小說家兼劇作家[[Marcel Aymé|馬歇爾.埃梅親自操刀將他本人的中篇小說改編成劇本,許多年之後,終於轉手至導演Hervé Baslé成影)。其實第一部流產的作品名叫《朱莉葉或夢的鑰匙》(Juliette ou la clef des songes,編劇:Micheline Presle跟讓·莫萊,布景:Christian Bérard)。這還不包括另外兩部未實現的拍攝計畫:取材自左拉同名小說的《娜娜》以及原定由皮埃爾·布拉塞爾出演的《Milord l'Arsouille》。
“我最好的作品很有可能是那些最終沒被納入實質拍攝日程的電影。”這位執著的電影人日後唏噓道。
事業巔峰
沉寂3年之後,卡爾內重拾攝影機,並在因戰亂(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際)導致的物資匱乏的情況下,成功攝製了影片《夜間來客》(Les Visiteurs du Soir,1942年)。
雖然拍攝條件很艱苦,但該片卻獲得輿論的一致好評,甚至有人聲稱法國之所以兵敗如山倒都是拜影片《霧碼頭》所賜。影片在巴黎連映一年。之後,他一門心思投入他的大師之作《天堂的孩子》(Les Enfants Du Paradis,1945年)的攝製之上。拍攝該片的主意源自卡爾內跟普列維在尼斯的時候,演員Jean-Louis Barrault講給他倆一個發生在有名的滑稽劇演員Debureau(原名Jean Gaspard Debureau)身上的軼事......結果因此誕生了一部橫跨兩個時期的巨作,原定片名為《走鋼絲的雜技演員》(Les Funambules),在這部法國電影史上的里程碑之作中,演員Arletty有幸演繹了她演藝生涯中最奪目的一個角色。
再度失意
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能先後成功執導《夜間來客》跟《天堂的孩子》兩部重量級的電影,本身就意義非凡。另外,兩部片子票房上的巨大成功也似乎預示著卡爾內今後能輕而易舉得到製片人的青睞。但結果證明他仍然沒什麼分量(掌控全局,比如演員的挑選),接下來開拍新片《夜之門》(Les Portes de la Nuit,1946年)前夕,拍攝方案橫遭變故。雖然這部影片拍得美輪美奐但終究遭遇票房滑鐵盧。卡爾內本人將失敗歸咎於兩位主演的臨陣換角:原定男主演讓·迦本被伊夫·蒙當替換,而女主角Marlène Dietrich由 Nathalie Nattier替代。
這些作品包括:《欣喜若狂》(La Fleur de l'Age,因為聯合製作人之間資金投入的分歧而作罷)、根據法國文豪伏爾泰原著改編的《老實人》(Candide)、根據卡夫卡同名小說改編的《城堡》(Le Château)、 j.Sigurd與C. Zavattini擔任編劇的《障礙》(Le Barrage)以及根據讓·阿努伊話劇改編的《某天清晨的閒暇》(L'espace d'un Matin)。1949年,他得以執導《海港的瑪麗》(La Marie du Port,1950年),並因此再度與讓·迦本聚首,這次仍由後者擔任主角。儘管拍片周期被壓縮,電影預算充足且拍攝技巧完美,該片在卡爾內的電影生涯中仍然只占有無足輕重的地位。隔年拍攝的《朱莉葉或夢的鑰匙》(Juliette ou la clef des songes,1951年,即之前流產的那部)對於其導演本人以及法國電影都有著重大的意義。雖然影片票房業績慘澹,但其藝術欣賞性是無可置疑的。遺憾的是,電影商業上的失敗促使卡爾內打消了拍攝《瑪戈皇后》(La Reine Margot,後於1994年由Patrice Chéreau執導,伊莎貝爾·阿佳尼主演)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