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塔法海龍 :是一種海洋生物, 俗名海龍,學名Halicampus mataafae,英文名Samoan pipefish,Brown pipefish,中文名:馬塔法海龍、褐海蠋魚,科名Syngnathidae,科中文名海龍科,同種異名Corythoichthys mataafae, Corythroichthys mataafae, Halicampus grayi, Micrognathus mataafae, Micrognnathus brevirostris。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馬塔法海龍
- 分布區域:印度至太平洋
- 瀕危狀態: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 棲息環境:礁區、近海沿岸
地理分布,基本信息,形態特徵,棲所生態,漁業利用,
地理分布
基本信息
模式種產地:Samoa
棲息深度:0 - 15米
最大體長:12.8 cm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否
食用魚類:否
觀賞魚類:是
形態特徵
體特別的延長和纖細,無鱗,由一系列的骨環所組成;軀幹部的上側棱與尾部上側棱不相連線,下側棱則止於臀部骨環附近而不與尾部相接,中側棱則與尾部下側棱相接;體環緣邊均細棘齒;背鰭基底下方之體環背部隆起。吻略長,頭長為其1.5-1.9倍;吻部背中棱完全,具短棘突及小刺,側吻棘存在。主鰓蓋具一完全的中縱棱。體環無弱縱棘;頭部及身體均具大型葉狀皮瓣。骨環 14-15 25-27;背鰭鰭條數 18-19;胸鰭鰭條數16-19;尾鰭鰭條數 10。體色多變,由褐色至淡紅色皆有,有時散在雜斑或斑帶。
棲所生態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偶為潛水捕獲,除學術研究及水族觀賞外,不具食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