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場石

馬場石

馬場石,又名“國紅石”。因安順市轄區內有世界聞名的黃果樹大瀑布,還被戲稱為“黃果樹碧玉石”。

馬場石出產於貴州省安順市普定縣馬場鎮一帶數公里的三岔河河段內,三岔河屬於烏江上游。馬場鎮地處幾條地質斷層的交匯地帶,地形、地理和地質等情況非常複雜。同時也孕育出,其顏色紅如血、綠如翠、青如牛角、白如銀、黑如墨、紫如霞、雜如彩練、黃如金,是2000年由當地村民偶然發現的新石種。該石種質地堅密,紋理清晰,色澤鮮艷,光彩奪目,其形態、神韻極具觀賞價值。

馬場石屬矽質岩,SiO2含量可達75%以上,系前寒武紀海底火山噴發的玄武岩漿與矽質岩漿通過高溫高壓交織變質而成,礦物成分複雜。其石質堅硬,一般在莫氏7度以上,有的可達7.5度,矽化程度高,玉質感極強;經億萬年河水的衝擊、磨洗,石表光滑如琉,珠光寶氣;石形怪異、抽象,有具體象形者甚稀;由於石中含有多種礦物成分,色彩極為豐富,有紅、翠綠、青、銀白、墨黑、霞紫、金黃等。馬場石有水沖石、洞穴石、地埋石三種,尤其以有形有色的水沖石為佳。

被“中國石王”王偉先生命名為:“國紅石”,取其紅色在中國的特殊含義,也因馬場石出產石料中的紅色是所有石種當中唯一鮮紅如血的獨有特徵;

基本介紹

馬場石,又稱黃果樹碧玉石,產於貴州省普定縣馬場鎮一帶數公里的三岔河河段內。馬場鎮處於幾條斷層的交匯地帶、構造蝕變帶,地形、地理和地質情況複雜。馬場石主要出自馬場鎮黨固村僅500平方米範圍內的三叉河河床中,是2000年由當地村民偶然發現的新石種。該石質地堅密,紋理清晰,色澤鮮艷,光彩奪目,其形態、神韻極具觀賞價值。
馬場石屬矽質岩,SiO2含量可達75%以上,系前寒武紀海底火山噴發的玄武岩漿與矽質岩漿通過高溫高壓交織變質而成,礦物成分複雜。其石質堅硬,一般在莫氏7度以上,有的可達7.5度,矽化程度高,玉質感特強;經億萬年河水的衝擊、磨洗,石表光滑如琉,珠光寶氣;石形怪異、抽象,有具體形狀者甚稀;由於石中含有多種礦物成分,色彩極為豐富,有紅、翠綠、青、銀白、墨黑、霞紫、金黃等。馬場石有水沖石、洞穴石、地埋石三種,尤其以有形有色的水沖石為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