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圈溝村是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達拉鄉下轄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圈溝村
- 主要榮譽:入選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 所屬地區:馬圈溝村是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達拉鄉
- 行政區類別:村
馬圈溝村是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達拉鄉下轄村。
馬圈溝村位於金崗庫鄉北面,距鄉政府4公里,全村53戶,134人,耕地面積296.8畝,總面積1000畝,2010年人均純收入1850元,全村經濟收入主要以農牧業為主。馬圈溝村隸屬於和順縣、鄰村有蟬窯溝村、石梯村、南李陽村...
馬圈溝村 馬圈溝村是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達拉鄉下轄村。2019年12月31日,入選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
西寧市湟中區李家山鎮馬圈溝村扶貧互助協會是2017年1月9日登記成立的社會團體。業務範圍 負責扶貧互助資金的發放、回收以及農戶借款所交納占用費的收支等管理;協調金融機構發放發展產業金融扶貧貸款,督促及時還貸;組織和引導農戶用互助資金髮展生產,提高收入;定期向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提互動助資金運行情況的報告...
馬圈溝 馬圈溝,因所擁有的特色生態環境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此溝很早以前野畜成群,所以被古人起名為馬圈溝。歷史沿革 60年代初期,該村自然移民。現已無人居住。
馬圈溝門村 馬圈溝門村是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留家莊鄉的村落,區號是0312。位置 馬圈溝門村為一地名,是一個自然村。其位於河北省 保定市 淶源縣 留家莊鄉境內。
馬圈溝遺址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大田窪鄉岑家灣村西南1500米處的馬圈溝南端,王法崗表示,該遺址的發掘進一步延伸了馬圈溝遺址古人類遺存的序列,把馬圈溝剖面人類活動的文化層增加至15個,時代延伸至120萬年左右,進一步豐富了文化序列,證明古人類在泥河灣盆地演化具有很強的連續性。現狀 此次野外發掘工作自2017...
馬圈溝遺址位於陽原縣大田窪鄉岑家灣村西南,1992年,河北省文物局謝飛領隊,進行連續發掘。歷史沿革 馬圈溝遺址是目前在泥河灣盆地發現的層位最低、年代最久遠的舊石器時代考古文化遺址群,已發現多個地點15個文化層,最低層位距今約200萬年。馬圈溝遺址文化遺物埋藏在泥河灣層下部,主要為石製品和動物遺骨,有的文化層...
馬圈 馬圈,由所處地理實體形態特徵及傳說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地處山溝。相傳,清代為盂縣、陽曲縣、忻縣過往行人馬匹休息之地,故取名馬圈村。歷史沿革 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陽曲縣誌》均載名馬圈村。
16畝,林地1926畝,荒山600畝。以農牧業為主導產業。早在宋朝年間,蒙古人就住在這條溝里,又稱喇嘛。當時,這裡根本無漢人居住,喇嘛們就在這裡紮下約占地50畝營盤,並在這裡飼養馬匹。現仍有據可查,喇嘛們燒火做飯留下的灰燼,仍有相當大的面積和厚度。養馬圈馬的囫圇仍有跡可查。因而得名喇嘛溝。
公社馬邑生產大隊。1984年4月實行鄉村制稱馬邑村村民委員會,屬城關鎮。2001年1月撤鄉並鎮屬龍港鎮。2020年3月張莊村併入馬邑村。歷史記載 光緒《沁水縣誌·古蹟》有記:“馬邑城,今名馬圈溝,在縣東二十里馬邑村,白起牧馬處。”萬曆《澤州府志·古蹟》亦記:“馬邑山,縣東二十里,《通考》:沁水有鹿台山...
截至2019年10月,達拉鄉下轄21個行政村:袁家台村、寧過村、馬趟村、馬圈溝村、白草台村、泉窪村、甘溝山村、春灑村、爛泥難村、王家灘村、李家昂村、達拉灘村、麻洞村、杜家窪村、紅溝村、拉卡村、長溝村、扎什家村、大莊村、白崖子村、前半溝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達拉鄉位於樂都區西北部,東連...
瞿曇寺,位於樂都區城南21公里處的馬圈溝口,是西北地區保存最完整的一組古香古色的明代建築群。明洪武年間創建,已有600多年歷史,在中國藏傳佛教界擁有很高的地位。因建築布局仿照明代北京紫禁城的布局,而被稱為“小故宮”。瞿曇寺,漢式建築風格十分典型,在類型眾多的藏傳佛教寺院中獨樹一幟。寺中珍藏的朱元璋...
馬圈溝 馬圈溝遺址位於陽原縣大田窪鄉岑家灣村西南,1992年,河北省文物局謝飛領隊,進行連續發掘。2001年,對III文化層進行發掘,驚現200萬年前古人類“餐桌”:在發掘探方的南部區域,散落著一組以象的骨骼為主,間有石製品、動物遺骨和天然石塊構成的古人類進餐場景,多數骨骼上有砍砸和刮削的痕跡。生動地展示了...
截至2020年6月,賀家會鄉下轄17個行政村:賀家會村、谷地宇村、殿峁上村、圪棱上村、岔上村、紫方頭村、安月村、棗林坡村、東地村、西吳家溝村、寨窪村、北角上村、東吳家溝村、賀家溝村、鹼灘坪村、馬圈溝村、馮家峁村,鄉人民政府駐賀家會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賀家會鄉地處興縣西南部,東接孟...
截至2020年6月,胡峪鄉下轄24個行政村:胡峪村、望台村、長畛村、盆窯村、天轎坡村、郜車坪村、巡檢司村、赤岸村、楊莊村、大坪嶺村、棗園村、馬圈溝村、劉家溝村、麻地口村、分水嶺村、蔡地溝村、了緣寺村、保全莊村、長城村、酸刺溝村、碾子溝村、西紅土村、張山溝村、蛟口村,鄉人民政府駐胡峪村。
村莊簡介 我們緊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時代主題,著力落實“村容整潔”的具體要求,積極推進產業開發的進程,在工農互動、整村推進上作出了很大成績。溫源村是和順縣一個自然村、鄰村有沙谷駝村、馬圈溝村、回黃村、蟬窯溝村,山明水秀,氣候溫和,水光山色 農產資源 主要農產品:芹菜梗、甜菜、芹菜、羽衣甘藍、青豆...
馬圈溝遺址 馬圈溝遺址位於陽原縣大田窪鄉岑家灣村西南。為迄今在泥河灣盆地發現年代最早的舊石器遺址。遺址分為三個文化層,第三文化層的年代接近距今200萬年。該遺址發現了大量的石製品、動物化石等遺物。更為重要的是發現並清理出了古人肢解動物的遺蹟和大象的腳印。小長梁遺址 小長梁遺址位於陽原縣大田窪鄉官廳...
馬圈溝遺址 馬圈溝遺址位於陽原縣大田窪鄉岑家灣村西南,1992年,河北省文物局謝飛領隊,進行連續發掘。2001年,對III文化層進行發掘,驚現200萬年前人古人類“餐桌”:在發掘探方的南部區域,散落著一組以象的骨骼為主,間有石製品、動物遺骨和天然石塊構成的古人類進餐場景,多數骨骼上有砍砸和刮削的痕跡。生動地...
2012年8月,考古工作者在泥河灣馬圈溝遺址發掘出200萬年前人類餐食大象的場景,勾畫出遠古人類集體進食的場面,這種完整展示200萬年前“遠古人類的餐廳”場景的遺蹟非常罕見。詳情 馬圈溝遺址位於陽原縣大田窪鄉岑家灣村西南,這個遺址共發現7個文化層,其中第三文化層是古人類進食的生活遺蹟。在探方內散落著以象骨骼...
2011年末,轄金崗庫、小古計溝、蛤蟆石、大插箭、麻地溝、安家溝、小插箭、大甘河、南梁、馬圈溝10個村民委員會。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31日,金崗庫鄉轄3個行政村:金崗庫村、蛤蟆石村、大甘河村;鄉人民政府駐金崗庫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金崗庫鄉地處五台縣東北部,東、南與石咀鄉相鄰,西與靈境鄉...
1990年代,宕昌縣利用岷江流域大河壩、官鵝溝等流域的森林資源開發建設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公園位於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城郊,1999年經甘肅省林業廳批准,建立省級森林公園。2003年10月,晉升為國家級森林公園。2007年被評為AAAA級風景區。官鵝溝國家森林公園範圍包括大河壩溝、馬圈溝、官鵝溝、缸溝、八峽溝、大廟灘...
梁村、滹沱店村、夏家山村、石家莊村、葛家屯村、鮑家屯村、李家莊村等。谷前堡鎮 轄:谷前堡村、谷後堡村、張家莊村、袁才莊村、袁治梁村、牡羊口村、化皮廟村、榆林口村、水磨 口村、水桶寺村、沙屯堡村、馬圈癢村、東馬坊村、十里舖村、一畔莊村等。米薪關鎮 轄:趙家夭村、孫家河村、段家溝村...
截至2011年末,留家莊鄉轄留家莊、張家鋪、四角台、馬圈溝門、鄭漕溝、黑石溝、水石塘、石片、燒車、團園、坡水、伊家鋪12個村民委員會。截至2020年6月,留家莊鄉轄12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留家莊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留家莊鄉地處淶源縣北部,距淶源縣人民政府15千米,東與上莊鄉接壤,南連金家井鄉,西...
瞿曇寺(qú tán sì),位於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城南21公里處的馬圈溝口,面朝瞿曇河,背靠羅漢山,北依松花頂,南對照碑山。藏語稱“卓倉拉康果丹代”,又稱“卓倉多傑羌”,意為“卓倉持金剛佛寺”,始建於建於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是一座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該寺因所藏珍貴文物以及巨幅彩色壁畫而聞名。
孤兒山烽燧,在馬圈溝烽燧東北山頂上,殘高7米,底寬8米,頂寬5米,頂部倒塌嚴重。沿河烽燧,在孤兒山烽燧東北山頂上,殘高8米,底寬8米,頂寬4米,頂部坍塌。平易二號烽燧,在平易1號烽燧南5公里處,全用長方形片石壘築,中間夾有蒿草和黃土,高6米,底寬9米,頂部3面嚴重倒塌,呈錐形,其上存一根直徑約...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荒地鄉行政村,包括石洞溝,馬圈溝,南海溝。茅吉口村地理位置優越,位於三道交匯地帶,北有二道灣水庫,西有鸚鵡河流經。山環水繞,景色宜人。民風淳樸,物產豐富。夏季鳥語花香,山明水秀,實是避暑勝地。茅吉口村經濟發展迅速,村中企業在黨的十八大召開之後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茅吉口村...
截至2020年6月,辛村鄉下轄21個行政村:李家溝村、段家岩村、青龍山村、窯兒坪村、柴水村、馬圈灘村、北湖莊村、管進村、柴水岩村、奧偏梁村、化林灣村、石茄溝村、辛村、張家莊村、東馬坊村、馬尾溝村、腰莊村、老坡地村、附馬灘村、莊王溝村、喬兒溝村,鄉人民政府駐辛村。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辛村鄉...
當年10月修成渠首至榆卜界上段乾渠,長32.5公里,引水量1.5立方米/秒;下段石峁水庫起水至馬圈溝西北沙地乾渠,長17.5公里,引水量0.5立方米/秒。該渠是榆林市治理沙漠的骨幹工程,為治沙史上的創舉。1958年12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在沙漠裡修成百裏運河——榆東渠”的文章頌揚榆林人民治沙修渠的事跡...
較大支流有石符橋溝、團峪溝、塌塌溝、水馬川、馬圈溝、土嶺溝、大溝、葫蘆河、雙海溝、西溝及田村河等。1968年國家又在西曲村東修建了大型水閘,先後開了國慶、紅旗、五一、團結、聯合五條大渠,又築了砂壩,使該河真正成為有利於人民的河流。有牧馬河灌區。有效灌溉面積16萬畝。名稱由來 牧馬河名的來歷...
五街、六街、七街、八街、九街、東洋河、新壩房、西沙窪、第十屯、水壕窪、南忻屯、沙院、劉家窯、李家窯、西河、二道台、三道台、龍王塘、馬家辛窯、東沙窪、沙家屯、關帝廟、阮家窯、富民溝、崛侖屯、大寨、皮家梁、郭家房、呂家房、園子溝、金家莊、興隆窯、馬圈溝、馬圈樑、青水山39個行政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