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哈拉諾比斯距離
- 外文名:Mahalanobis distance
馬哈拉諾比斯距離是由印度統計學家馬哈拉諾比斯 (英語)提出的,表示數據的協方差距離。它是一種有效的計算兩個未知樣本集的相似度的方法。簡介馬哈拉諾比斯距離是由印度統計學家馬哈拉諾比斯(英語)提出的,表示數據的協方差距離。它...
馬氏距離(Mahalanobis distance)是由印度統計學家馬哈拉諾比斯(P. C. Mahalanobis)提出的,表示點與一個分布之間的距離。它是一種有效的計算兩個未知樣本集的相似度的方法。與歐氏距離不同的是,它考慮到各種特性之間的聯繫(例如:一條關於身高的信息會帶來一條關於體重的信息,因為兩者是有關聯的),並且是尺度無...
馬哈拉諾比斯主要研究數理統計學和經濟規劃.1930年引人了Dz統計量,後來稱為馬哈拉諾比斯距離,它在分類問題中有廣泛套用.他在20世紀 30年代和40年代,主要從事氣象統計、與後來發展起來的運籌學有關的問題、場試驗誤差及大樣本調查等課題的研究.他1944年引人的試驗調查概念是序貫分析的先驅,並給出了估計方法.他還引...
馬氏距離是印度著名統計學家馬哈拉諾比斯(P.C.Mahalanobis)所定義的一種距離,其計算公式為 X和X分別表示第i個樣本和第j個樣本的觀測值所組成的列向量,即:樣本數據矩陣中第i個和第j個行向量的轉置,表示觀測變數之間的協方差矩陣。在實踐套用中,若總體協方差矩陣未知,則可用樣本協方差矩陣作為估計代替計算。若...
馬哈拉諾比斯模式,印度“二五”計畫的理論基礎,由加爾各答統計學院院長、尼赫魯的首席經濟顧問P·C·馬哈拉諾比斯提出。該模式把國民經濟分為資本貨物生產和消費品生產兩大部門,並認為重工業、基礎工業和基本原料工業對經濟發展起著支配作用。因此,主張在一定時期內,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國民收入,在自力更生和公營經濟...
馬哈拉諾比斯委員會,印度60年代成立的調查政府經濟發展計畫對經濟權力集中的影響的委員會。因以著名經濟學家馬哈拉諾比斯為首而得名。該委員會在1964年提交的“關於收入分配和生活水平”的報告中指出,計畫經濟促進了私人大財團的發展並為它們提供了受到保護的國內市場:銀行、保險公司和政府金融機構向大財團提供貸款以及...
為馬哈拉諾比斯距離其定義為 為總體 的均值向量, 是總體 和 的協方差距陣。容易算得 令 則判別準則可重新寫為 當 ,,已知時,令 ,則有 稱其為線性判別函式, 稱為判別係數 (discriminant coefficient)。這樣,利用線性判別函式 可以把空間劃分成兩部分:和 。當樣本 x 落入 時,推斷 ;當樣本 x 落...
5.1.3 歐氏平方距離 120 5.1.4 馬哈拉諾比斯距離 121 5.1.5 曼哈頓距離 122 5.1.6 切比雪夫距離 123 5.1.7 閔可夫斯基距離 123 5.1.8 夾角餘弦 123 5.2 有監督學習 124 5.2.1 貝葉斯(Bayes)分類器 124 5.2.2 k近鄰法(k-NN) 129 5.2.3 最小距離分類器(MDC) 130 5.2.4 線性分類器...
8.1.1 基本思想及馬哈拉諾比斯距離181 8.1.2 兩個總體的距離判別183 8.1.3 多個總體的距離判別185 8.1.4 距離判別套用例子185 8.2 貝葉斯判別188 8.2.1 貝葉斯判別法的基本思想189 8.2.2 兩個協方差陣相等的正態總體情形190 8.2.3 兩個協方差陣不等的正態總體情形192 8.2.4 多個總體情況下的...
9.1.2 馬哈拉諾比斯距離 9.1.3 費希爾判別函式個數的檢驗 9.2 聚類分析 9.2.1 個體聚類和變數聚類 9.2.2 距離、相似係數和匹配係數 9.2.3 聚類方法 9.2.4 數據變換 9.2.5 圖示法 習題九 參考文獻 附錄 A.1 多元特徵函式 A.2 矩陣代數 A.2.1 分塊矩陣的逆矩陣和行列式 A.2.2 矩陣的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