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經濟科學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4月1日)
平裝: 78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505879546
條形碼: 9787505879546
尺寸: 23 x 17.2 x 3.8 cm
重量: 1.1 Kg
作者簡介
白暴力,1954年生,1992年晉升經濟學教授,1993起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現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二級)、博士生導師、當代經濟理論研究中心主任;出版學術著作25部,發表學術論文130餘篇;獲學術成果獎305頁,其中省部級以上獎18項;主持完成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9項。代表作《價值價格通論》獲得北京市第10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特等獎提名)。
內容簡介
《馬克思經濟理論》是以筆記為基礎整理的,特別是第三、四篇,就是在筆記基礎上進行整理而來的,因此它作為讀書筆記的痕跡還很強。很多方面沒有展開敘述。關於馬克思經濟理論的專題論文,一部分論文融入到了正文中,另一部分則作為各篇、章的附錄。這些附錄,有些是對馬克思經濟理論的進一步深入探討,例如:《兩大部類比例變化分析》、《馬克思貨幣流通量與價格總水平模型》;有些是用馬克思經濟理論的理念對現實問題進行探討,例如:《當前世界金融——經濟危機的原因與後果》、《我國目前收入分配差距偏大分析——巨觀效應、核心機制與解決對策》;還有一些是與西方經濟學的比較,例如:《馬克思價值理論與西.方經濟學價值理論比較》、《價值轉型問題》。由於附錄均是已發表的論著,公式、圖、表編號都保持了原狀,因此與《馬克思經濟理論》正文中的公式、圖、表編號不屬一個體系,請讀者閱讀時稍加注意。
《馬克思經濟理論》對馬克思經濟理論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解,例如,對《資本論》的結構、體系提出了新的見解:以歷史唯物主義說明了經濟範疇、經濟制度和日常經濟學的“三位一體”,說明資本、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三位一體”構成《資本論》的研究對象;以辯證法說明了勞動二重性和商品兩因素的矛盾展開所形成的經濟範疇的演進,構成了《資本論》的理論體系。
目錄
緒論
第一節 馬克思經濟理論形成過程和體系的演進
第二節 馬克思經濟理論的方法論
附錄一 科學的辯證發展及對經濟學研究的啟示
附錄二 系統方法之例:全面理解馬克思勞動價值理論
第一篇 商品與貨幣
第一章 商品與價值:價值實體、價值量與價值本質
第一節 商品的兩因素與勞動的兩重性:價值實體
第二節 使用價值量與價值量
第三節 商品拜物教價值的本質:社會性
第二章 價值的(表現)形式與商品交換:貨幣的起源、本質與產生
第一節 價值的(表現)形式(form of value):貨幣的起源與本質
第二節 商品交換與貨幣的產生
第三章 貨幣與商品流通
第一節 價值尺度 measure):價格、商品流通的前提
第二節 流通媒介(medium):商品流通的過程
第三節 以本體存在的貨幣
附錄一 馬克思價值理論與西方經濟學價值理論比較
附錄二 價值價格理論的發展——《價值價格通論》介紹
第二篇 資本的生產過程(簡單資本主義經濟模型)
第四章 貨幣轉化為資本
第一節 資本的總公式
第二節 資本總公式的矛盾:“闡明剩餘價值產生”所必須滿足的條件
第三節 勞動力的買和賣:解決資本總公式矛盾,闡明剩餘價值產生的關鍵範疇
附錄 我國目前收入分配差距偏大分析——巨觀效應、核心機制與解決對策
第五章 資本與剩餘價值生產
第一節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勞動過程與價值增殖過程
第二節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第三節 剩餘價值率
第四節 工作日
附錄 剩餘勞動及其所形成價值的範疇與名稱
第六章 絕對剩餘價值與相對剩餘價值
第一節 絕對剩餘價值與相對剩餘價值概念
第二節 相對剩餘價值生產原理
第三節 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歷史過程:從簡單協作到機器大工業
第四節 絕對剩餘價值與相對剩餘價值的統一
附錄 馬克思生產勞動範疇的兩重性及其統一——兼論社會主義生產勞動
第七章 工資
第一節 勞動力價值或價格轉化為工資:工資的表現形式與本質
第二節 兩種工資形式的本質與特點
第三節 工資的國民差異(國內價值與國際價值)
附錄 世界價值與國際價格的形成與效應——勞動價值理論基礎上的分析
第八章 資本與僱傭勞動制度的基本經濟結構——資本主義社會的兩大階級
第九章 資本的積累過程:資本的內容與來源,資本與僱傭勞動制度的歷史性
第一節 資本主義積累:資本的內容與來源
第二節 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第三節 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
附錄 資本主義歷史地位與發展趨勢的辯證分析
第三篇 資本的流通過程
第十章 資本形態變化及其循環
第一節 貨幣資本的循環
第二節 生產資本的循環
第三節 商品資本的循環
第四節 循環過程的三個公式
第五節 資本循環的時間構成: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
第六節 流通費用
第十一章 資本周轉
第一節 資本的組成部分與總資本的周轉
第二節 資本周轉周期的組成部分及其對預付資本量的影響
第三節 周轉時間對預付資本量的影響:游離和追加
第四節 可變資本的周轉
第五節 剩餘價值的流通
第十二章 社會總資本的再生產和流通
第一節 導言
第二節 簡單再生產
第三節 積累和擴大再生產
附錄一“斯密教條”
附錄二 兩大部類比例變化分析
第四篇 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完全資本主義經濟模型)
第十三章 產業資本與產業利潤
第一節 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和剩餘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
第二節 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邏輯過程
第三節 一般利潤率和生產價格通過競爭而形成:歷史過程
附錄一 價值轉形問題——價值轉化為生產價格精確值的計算
附錄二 交換價值與自然價格
交換價值的具體形態及其演進
附錄三 市場價格理論的新古典缺陷與馬克思基礎的構建(上篇)
市場價格理論的新古典缺陷與馬克思基礎的構建(下篇)
第十四章 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資本主義經濟矛盾
第一節 規律本身及其反作用
第二節 規律的內部矛盾的展開
附錄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與特點——有效需求不足的政治經濟學分析
第十五章 商業資本與商業利潤:商業價格
第一節 商業資本
第二節 商業利潤
第三節 商業資本的周轉
第十六章 生息資本與利息
第一節 生息資本與利息
第二節 信用
第三節 貨幣資本和現實資本
第四節 關於貴金屬的考察
第五節 資本主義以前的狀態
附錄 當前世界金融一經濟危機的原因與後果——資本主義經濟基本矛盾的總爆發
第十七章 土地私有權與地租:超額利潤轉化為地租
第一節 導論
第二節 級差地租
第三節 絕對地租
第四節 建築地段的地租·礦山地租·土地價格
第五節 資本主義地租的產生
附錄 馬克思關於地租量確定的一致性
第十八章 資本主義經濟結構與表面現象
第一節 資本主義經濟結構:生產關係、分配關係與階級
第二節 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結構的表面現象
第三節 表面現象的理論化:三位一體公式
附錄一 推進人類社會進步的科學巨著(二)——《資本論》主要內容簡介
附錄二 邊際生產力理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