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及其中國實踐研究》是洪光東創作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首次出版於2016年。
該書分析了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形成的理論基礎、現實基礎與主觀基礎,梳理了社會形態理論化的發展過程,概括了社會形態理論的主要內容,描述了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在俄、中兩國的初步發展與實踐,並在理論與實踐的雙重反思中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及其必然性。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及其中國實踐研究
- 作者:洪光東
- 類別:馬克思主義理論著作
- 首版時間:2016年
- 字數:320000
內容簡介
作品目錄
導論 |
---|
第一章 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的形成基礎 | 第二章 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的形成過程 |
---|---|
一、社會形態理論形成的理論基礎 | 一、社會形態理論的醞釀與準備 |
(一)樸素歷史觀及神學轉向 | (一)對物質利益的感悟:《萊茵報》時期的探索 |
(二)歷史觀的人道主義轉向 | (二)市民社會決定國家:《德法年鑑》時期的審視 |
(三)理性史觀的確立和演進 | (三)歷史的最初解答:早期經濟學研究的成果 |
(四)理性史觀的擴展和深化 | (四)理論形成的前夜:《神聖家族》的揭示 |
二、社會形態理論形成的現實基礎 | 二、社會形態理論的形成與闡述 |
(一)資本主義進入新階段 | (一)理論的全面闡述:《德意志意識形態》的闡發 |
(二)社會運行機理的顯現 | (二)理論的補充論述:新哲學形成後的探索 |
(三)社會研究視野的擴展 | 三、社會形態理論的發展與成熟 |
(四)無產階級運動的興起 | (一)亞細亞所有制與馬爾克制度:東西方社會的共性思考 |
三、社會形態理論形成的主觀基礎 | (二)社會形態理論的發展成熟:《資本論》時期的剖析 |
(一)突出的個人素養 | 四、社會形態理論的完善與深化 |
(二)世界觀的兩個轉變 | (一)原生社會形態的揭示:人類學研究的成就 |
(三)研究視角的兩次轉換 | (二)歷史辯證法的豐富:俄國社會問題的探析 |
第三章 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的主要內容 | 第四章 馬克思社會形態理論的初步發展與實踐 |
---|---|
一、解構社會歷史的方法論 | 一、社會形態理論在俄國的初步發展與實踐 |
(一)主客體視角的統一 | (一)繼承與發展:列寧對社會形態理論的貢獻 |
(二)歷史與價值的統一 | (二)突進與退卻:社會形態理論的曲折實踐 |
(三)抽象與具體的統一 | 二、社會形態理論在中國的發展與初步實踐 |
(四)歷史與邏輯的統一 |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社會形態理論的初步發展 |
(五)世界整體視野與世界歷史視角的統一 | (二)新民主主義社會理論:社會形態理論視角的透視 |
二、社會形態的橫向結構剖析 | |
(一)社會基本要素及層次的剖析 | |
(二)社會矛盾運動及機理的梳理 | |
(三)社會結構理論的概括性認識 | |
(四)正確理解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 | |
三、社會形態演進的規定性 | |
(一)社會形態存在的規定性 | |
(二)社會形態演進的規定性 | |
四、社會形態演進的圖式 | |
(一)生產力社會形態理論 | |
(二)三大社會形態理論 | |
(三)五種社會形態理論 | |
(四)社會發展圖式關係解析 | |
五、社會形態演進中的跨越 | |
(一)解構社會形態跨越的理論前提 | |
(二)對跨越現象的理論探索與闡釋 | |
(三)正確理解社會形態跨越的理論 | |
六、對具體社會形態的分析與構想 | |
(一)對原生社會的探索與闡述 | |
(二)對資本主義的評價與批判 | |
(三)對未來社會的科學構想 |
第五章 社會形態理論視域中的中國社會主義道路 | 結語 在社會形態理論指導下走向更高階段 |
---|---|
一、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初步實踐 | 主要參考書目 |
(一)傳統社會主義模式在中國的建構 | 索引 |
(二)社會主義初步探索的成就與挫折 | 後記 |
二、對社會主義初步實踐的理論反思 | |
(一)基於馬克思歷史方法論的反思 | |
(二)基於馬克思社會結構理論的反思 | |
(三)基於馬克思社會發展圖式的反思 | |
(四)基於馬克思跨越理論的反思 | |
三、在反思中科學界定現實歷史方位 | |
(一)現實社會主義的歷史前提與超越限度 | |
(二)現實社會主義的多維透視 | |
(三)回歸本位: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 | |
四、在反思中構築初級階段的建設論 | |
(一)根本任務:發展生產力 | |
(二)根本路徑:推進改革開放 | |
(三)基本原則:全面協調發展 | |
(四)根本目標:促進人的發展 | |
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與展望 | |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 |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特質 | |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前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