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分為五部分,其中緒論部分介紹了國內外學界對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認識以及所存在缺陷,在此基礎上作者對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以及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相關概念予以界定,並對該書的基本思路和邏輯結構進行闡釋。第一篇為“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概述”,主要論述了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產生的時代背景、主要內涵、基本特徵與精神實質。第二篇為“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中國化”,主要論述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中國化的內涵以及實現中國化的路徑,並在此基礎上闡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對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創新與發展。第三篇為“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時代化”,主要闡述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時代化的內涵、階段特徵以及新成果。第四篇為“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大眾化”,主要論述了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大眾化的內涵、理論基礎、實踐路徑。結語闡述了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基本經驗與當代價值。
作品目錄
| |
| 第八章 深邃洞察:鄧小平開啟了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時代化新階段 |
| |
| |
第三章 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基本特徵、精神實質與基本原則 | |
| |
第四章 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中國化的內涵、理論淵源與實踐基礎 | |
| 結束語 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基本經驗與當代價值 |
| |
| |
創作背景
長期以來,國內外一些人士宣揚所謂的馬克思“認識論斷裂說”,“馬克思過時論”,認為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實質上是經濟決定論,或者認為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只重階級鬥爭而忽略了人的發展。這些錯誤的觀點影響人們正確的看待和評價馬克思。《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研究》就對社會上針對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各種錯誤觀點進行批駁。
作品思想
第一,該書正本清源、激濁揚清,通過對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生成、基本原則、精神實質的深入闡述,對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過時論等錯誤觀點做了系統的批判。很長時間以來,國內外學界一些人用“認識論斷裂說”質疑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與價值性的統一,如
阿爾都塞將馬克思的思想分為前後兩個斷裂的階段,1845年《
德意志意識形態》以前的馬克思是不成熟的青年馬克思,之後的馬克思開始成熟起來,《
資本論》的出版則標誌著馬克思成為科學的馬克思。甚至用“馬克思過時論”質疑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社會的指導地位,某些人僅僅把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當作階級鬥爭論。這些錯誤觀點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指導地位造成了相當干擾。高麗萍教授等人針對這些問題,首先分析其錯誤根源:“由於沒有真正從社會發展理論的角度闡釋馬克思的學說,沒有從整體性的視角突出馬克思學說的發展內涵和意義,於是隨著世界時代主題轉向和平與發展,發展問題成為時代焦點問題時馬克思的學說開始受到質疑。”其次,從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發展脈絡說明其科學性與價值性的統一。作者認為“馬克思從一開始就有自身獨特的理論自覺。他從中學時期世界觀轉變的過程中就萌發了從科學性與價值性相統一的視角審視社會發展問題的思想種子”。馬克思從他的《
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到《
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逐漸實現了對
黑格爾唯心主義和
費爾巴哈抽象人本唯物主義的超越,並在審視社會發展中具有科學性傾向。作者認為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中科學性與價值性的統一,是馬克思超越黑格爾、費爾巴哈的重要原因,也使得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成為真正的科學理論。
第二,該書層次分明、邏輯性強,對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區別與聯繫進行了系統的梳理。作者把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置於三維空間,立體化強。該書以分析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為起點,以闡釋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為主軸,為讀者呈現出立體的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理論。並以實踐為邏輯起點,將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分為三維,即空間層面的中國化、時間層面的時代化和實踐主體層面的大眾化。其中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中國化則主要是彌合馬克思與當代中國人之間的空間差異,因為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產生於西方資本主義大肆擴張的時代,而這一理論要成為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解放的武器,就必須與各國實際相結合,而中國化則是與中國實際相結合,以實現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不斷豐富、完善與創新。而中國共產黨人構建社會發展理論的歷史脈絡則是其體現。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時代化則主要彌合馬克思生存時代與當今人生存時代的時代差異,跨越巨大的歷史鴻溝,實現今人與馬克思對話。作者在論述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時代化的最新理論成果中分析其觀點、方法和價值訴求與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存在一致性,這逐漸成為解決中國發展問題、引領21世紀社會發展的精神指南。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大眾化則指出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實踐主體與目標,即無產階級解放的思想武器,實現人自由全面的發展,而這一理論的最新成果則是指引人擺脫各種拜物教的束縛,使人成為真正的自由人。由於時代的變遷,尤其是新媒體時代,各種思想交鋒、消費主義甚囂塵上,這逐漸使得人受各種思想和物慾所奴役,在此,作者提出了實現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大眾化的觀念層面、實踐層面和制度層面的具體路徑以實現人思想的升華。
第三,該書答疑解惑、貼近實際,有利於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二戰後,“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後,“發展”在西方學界看來是開發中國家擺脫不發達狀態實現現代化的過程,而解決的路徑就是非西方國家按照西方社會的模式實現現代化。拉美地區雖然出現過“奇蹟般的10年”的跨越式大發展,然而這沒有給拉美地區帶來福音,反而出現貧富差距拉大,城鄉二元矛盾突出,社會動盪、債務危機,逐漸陷入了“
拉美陷阱”中。即使回到歐美國家自身,許多國家把經濟成長和收入增加作為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認為只要物質財富增加了,各種社會問題就迎刃而解,結果一些歐美國家陷入了諸多困境與爭論。時代問題昭示“馬克思”仍活在當下,馬克思主義成為解決西方各種毒瘤的鑰匙。有些西方社會學家發出“不能沒有馬克思”的吶喊。但由於中國社會發展過程中面臨著環境壓力加大、社會貧富差距比較明顯等問題,人的全面發展有諸多挑戰,一些人對已彰顯巨大優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信心不足。對此,作者結合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對於將傳統與現代對立的二元模式的西方中心論的發展模式提出了批判,指出只有適合自身發展的社會發展理論才能促進社會發展,而中國化的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在其中起了重大作用。作者通過對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研究,根據中國特有的文化、特有的時代背景指出,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把人的發展界定為全面而自由的發展,並作為社會發展的終極目標,既符合人的現實生活,又能推動社會的健康發展。作者這些論述有助於馬克思社會發展理論的大眾化,有助於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高麗萍,女,1969年出生,漢族,內蒙古鄂爾多斯人,內蒙古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法學博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當代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