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實踐生存論視角下的信仰解讀》是2021年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克思實踐生存論視角下的信仰解讀
- 作者:姜琳琳
- 出版時間:2021年
- 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 ISBN:9787511568021
《馬克思實踐生存論視角下的信仰解讀》是2021年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馬克思實踐生存論視角下的信仰解讀》是2021年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現代性的哲學批判:從馬克思生存論角度的分析》是2005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有奎。內容簡介 歷史的洪流把自願的和不自願的人們義無反顧地捲入現代性。現代性這隻怪獸的最大怪異之處在於,本真的生命存在只能以顛倒的物化形式表現出來。這種物化造就了經濟帝國主義,也使人類的命運變得撲朔迷離。關...
《生命信仰》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流暢的語言敘述生命信仰,用生命的本質,闡釋了世界和人的本質。將生命視為終極目的、終極價值和終極信仰。將哲學問題進行通俗化解讀,對眾多社會現實問題進行了深刻闡釋,關於幸福、成功、道德、信仰等。將宇宙、國家、萬物和人的生命作為敬畏和信仰的對象,其現實目的就是要將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的感性活動論研究:一個生存現象學視角的探索》是2016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貴祥。作者簡介 劉貴祥,哲學博士,現任蘭州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西哲學傳統。目前在《南京大學學報》《現代哲學》等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十多篇,承擔國家社科基金 1 項...
《歷史意義的生存論澄明-馬克思歷史哲學境域研究》是2016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立新。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探討馬克思面向現實生活世界,圍繞人的感性活動、人的現實生存、人類社會等理論環節,深切領悟人的生存時間性和歷史性,在把握現實生活過程中闡明歷史事物的本質性,本真道說了歷史何以可能,實現...
51.張秀華:《關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建設的思考》,《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2(9)。榮譽獎勵 代表作:《歷史與實踐——工程生存論引論》(2011年版,2017年獲得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優秀成果一等獎)、《回歸工程的人文本性——現代工程批判》(2018年版,國家社科基金結項成果),譯著:《自由與生存...
《辯證法的生存論基礎——馬克思辯證法的當代闡釋》是2004年5月31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是賀來。編輯推薦 歷史常常出現這樣一種奇特的現象,即一個偉大哲學家的某些理論以至整個學說往往在其身後,在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歷史運動之後,才充分顯示出它的內在價值,重新引起人們的關注。馬克思哲學的歷史命運...
王軒,男,哲學博士,西北政法大學文化與價值哲學研究院教師,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文化與價值哲學研究,在《東嶽論叢》《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雲南社會科學》《學術論壇》《湖北社會科學》等CSSCI專業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出版專著《生存安全性抑或安全性生存——馬克思人學價值論的視野》。...
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新中國的60年,是探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的60年;高度讚揚了在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過程中,馬克思主義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指導作用和柱石性的理論支撐作用,是馬克思主義展示其科學性和生命力的60年。程恩富、胡樂明把新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
婦女/社會性別問題研究、馬克思主義婦女理論研究、農民精神信仰問題研究、中國社會學本土化研究、婚姻家庭問題研究、老齡化問題研究(主要側重老齡女性生存與社會需求問題研究)主要作品 發表論文情況(近10年)1.關注“夕陽”中的女性,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婦女研究》2011.1期,CSSCIB級,獨著;2.從服飾色彩的變遷看中國...
趙宬斐(1968.10-)男,安徽蚌埠人,現任東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政治學博士後,浙江省黨建研究會特邀研究員,復旦大學統戰基地研究員。擔任浙江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理事、浙江政治學學會會員等;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結項鑑定專家。主講課程 博士生課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等 碩士...
(4)鄉間信仰中的女性政治 ——管窺《寧化縣的普庵教與地方宗教儀式》(何國強)學術造詣 1.稔知青藏高原東部的民族文化(婚姻、家庭、社會組織、生計模式、生存動力、宗教信仰、婦女地位、喪葬制度等),對兄弟共妻制頗有研究,學界有專題介紹(如瞿明安主編的《當代中國文化人類學》第789~792頁)。2.稔熟廣東...
70.《是經濟決定論,還是經濟支配論——馬克思“經濟必然王國支配性發展”理論的當代詮釋》,載《理論探討》2002年第1期。71.《只有真問題真知識,才有真思想真信仰》,載《博覽群書》2001年第9期,人大複印資料《馬克思主義》2001年第11期全文轉載。72.《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全新解讀模式》,載《中國圖書...
32.《論學習型政黨的理論架構——知識、信仰、方法的統一》,《馬克思主義研究》2010年9期。33.《掌握科學方法是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重要環節》,《人民日報》2010年9月30日 34.《主體意識、時代意識、問題意識:實踐和創新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導向——關於抗戰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的歷史審視》,《馬克思主義研究》...
重建技術化生存的人文主義向度 西方生態學馬克思主義探析 法的信仰:一種政治哲學的分析 超越啟蒙:馬克思早期哲學思想研究 理解馬克思:在實踐的解釋學視域內 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安全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主義:從唯物史觀的視角看 全球化時代的文化交往及其走向 論完整的科學教育 他者之維:自我生成的實踐論闡釋 桑德...
黃進編著的這本《論核心價值觀》試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其“生存根系”與“成長土壤”作一釐清與書寫。全書共分十章,前四章分別從哲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主流價值觀等角度完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概念與理論的溯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解讀預設了前置性目的:當下中國社會的核心問題之一是“...
社會變遷中的政治信仰認同劉明 政治學視野中的和諧社會及其建構曾行偉 現代性與大眾民主的邏輯——馬克斯·韋伯的政治社會學分析郭為桂 促進社會和諧的邏輯與路徑李新生徐彬 憲政視閾下的中國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田恆國 源於理性的法則——洛克《政府論》下篇中的自然法理論解讀李永傑 中共黨史和黨的建設 馬克思的思想...
陳華文:《喪葬:生存者的信仰文化》,《中國民俗學會年刊》,2002年。陳華文:《論吳越喪葬文化的區域性特徵》,《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陳華文:《過程與具體:對生命文化的解讀》,《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陳華文:《關注人類的最終歸處:以20年來喪葬文化研究著作為例》,《民俗研究》,...
這既是第三世界國家對現存的或傳統的全球傳播秩序造成的信息不平衡、文化侵略、文化帝國主義等現象的不滿和對本國文化生存、信息生態可能造成傷害的擔憂,也是對世界信息傳播新秩序的呼籲和期盼,對世界信息傳播舊秩序的回應與挑戰。自從世界進入大眾傳播時代,西方已開發國家就憑藉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先進的傳播科技主導著...
他們大多是啟蒙學說的信仰者,但資本主義社會的嚴峻現實,使他們感到窒息、憤懣,因而他們能對腐敗的制度和利己主義泛濫的社會風尚進行無情的暴露。這些作家敢於正視社會現實,勇於探索罪惡的根由,大膽揭露醜惡的社會現象,為人們認識資本主義社會提供了形象的材料,打破了人們對於資本主義的樂觀情緒。但是,他們的憤世嫉...
落實以人為本與普及正確信仰,岑孝清 論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道德建設的核心,李青 以人為本與人的全面發展,李慶雲 馬克思以人為本思想的生命哲學詮釋,姜國峰 人學基本理論篇:關於三個人學問題的思考,黃楠森 從人學視角看歷史唯物主義,豐子義 馬克思主義的利益觀,韓慶祥 對保持黨同人民民眾血肉聯繫的若干...
試論“知言”與“養氣”說的內在關係及其方法論意義 自然何為——實踐美學的自然美論述評 “三生教育”背景下生命、生存、生活觀點的哲學考察 廣山基督教信仰分析 經濟縱橫 基於偏離一份額法的雲南省礦業產業結構分析 人民幣在GMS推進國際化的基礎和條件分析 中美貿易失衡的成因、影響及我國的應對措施 縱向嶺谷區...
“度”是經驗性的,與人類生存直接有關84 康德研究新動向89 06《紅樓夢》與“樂感文化”93 可以有兩種《紅樓夢》93 小說閱讀中的文化—心理結構95 瑣屑日常細節與“樂感文化”96 07當“情本體”面對基督教精神99 “ 人類中心說”是西方傳統99 中國要哪種現代性101 人總要尋找信仰103 08人性能力、人性情感與...
9.《司法儀式與法律信仰主義文化的建構》,載《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6期;收錄於曾憲義主編:《法律文化研究》第2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9月版。10.《陰陽與因果:從民族思維模式對中西法律文化的一種解析》,載《美中法律評論》2004年12號(總第1卷、總第1期)11.《法學家之死與法律信仰》,載《...
基督教信仰的缺失(尼采說:上帝死了),加上對科學信仰的缺乏信任甚或說土崩瓦解,人類的精神船隻迷失在沒有導航燈的茫茫大海中。接踵而來的是對生命意義的重新追問,繼而懷疑、失望、迷茫。據統計,在二十世紀的一百年內,全球的精神病患者比人類有史以來的精神病患者總數還要多,為忍受不了精神折磨而自殺的人無從...
至於收拾人心,安身立命,應對死生,凡個人精神生活之種種,皆可由儒教來落實於信眾,可作為個人解決宗教信仰問題的一個選擇。反過來看,儒學是儒術與儒教的義理核心,是對儒術與儒教實踐的理論思考和學術研究。換句話說,脫離了儒術與儒教,儒學只是探索客觀知識的一種學術研究,或者只是幾個學者之間的自娛自樂。相較...
這很類似於馬克思的格言:文化價值和信仰,以及制度安排是經濟基礎結構的一種反映。相應於“深層”與“表層”結構之分的“決定與被決定”關係,我們從列維-史特勞斯的著作中,看到了來自索緒爾的“語言言語”、馬克思的“經濟基礎——上層建築”,以及弗洛伊德的“無意識——有意識”的一一對應關係,它們恰恰是構成列維...
生態批評關注文本如何拒絕、展示或者激發人類熱愛生命的天性:“集中在生命進程或者類似生命進程中的內在人類傾向,激發起我們與非人類的自然世界聯繫的想像和情感。在宗教信仰帶來的安全感、現代性的焦慮、後現代的碎片與混亂之後,作家們開始探索人類歸屬世界的新途徑,探索在我們與自然之間發展一種謹慎而互惠型倫理的新...
波蘭尼要確證個人知識,要從認識論的視角去肯定意會認知的邏輯地位(第8章),就必然要打通導致現代理性困窘之悖結。他將源於古希臘精神的科學懷疑——知識(第9章)與作為人類對絕對本質的畸形追求的基督教的信仰——實在(第10章)的溝壑填平,讓人性復歸於科學,復歸於理性,揚棄道德倒錯,由此,便達到了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