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史

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史

K.馬克思和F.恩格斯共同創立的,由後來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社會思想家經過不懈的努力和鬥爭逐步豐富和發展起來的,根本不同於以A.孔德為代表的西方社會學的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的發展史。它經歷了一個複雜和曲折的發展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史
  • 創立人:K.馬克思和F.恩格斯
  • 時間:19世紀40~80年代
  • 任務:資本主義社會弊端為己任
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的產生,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初,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當代文化建設,20世紀初到十月革命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十月革命以後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

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的產生

19世紀40~80年代,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產生和發展的第一個時期。以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創立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的指導原則,形成具體的套用社會學的理論框架和經驗研究的方法為標誌。基本特點是,以揭露批判資本主義社會弊端為己任,以推翻資本主義制度為目標。在《英國工人階級狀況》(1845)、《德意志意識形態》(1845~1846)、《〈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1859)、《資本論》(1863~1865)和《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1884)等一系列著作中,馬克思和恩格斯逐漸形成和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的基礎,即唯物主義歷史觀。這種歷史觀,把人們在社會生產中必然形成的,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的總和,即社會的經濟結構,看作是決定整個人類社會生活的基礎;把受它制約並與之相適應的法律、政治及其意識形態稱之為上層建築。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為最終動力所引起的兩大結構之間的矛盾運動及其階級鬥爭的表現形式,決定了整個人類社會歷史的變遷過程。在這一總的原則指導下,馬克思和恩格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結構、政治結構、階級結構和思想文化結構之間的關係和作用,以及它們的產生、存在、發展和滅亡的必然規律,進行了大量而詳細的社會學的科學探討。在科學研究中,他們創造並嫻熟地運用了多種社會學方法,創立了具有鮮明的科學性、革命性和實踐性的無產階級的社會學理論。

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初

19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初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 這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發展的第二個時期,以F.梅林、K.考茨基、P.拉法格、A.拉布里奧拉和Γ.Β.普列漢諾夫為代表,他們的任務是繼續批判資本主義社會,捍衛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他們用大量翔實的經驗材料,將馬克思的社會理論具體化,使之日益豐富和完善。梅林在《論歷史唯物主義》(1893)和其他著述中,批駁了資產階級社會學家P.巴爾特對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的曲解,明確指出馬克思的社會理論不是刻板的公式和僵化的封閉體系。考茨基通過對階級、職業和社會地位的考察,充實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社會分層的理論。他在《唯物主義歷史觀》(1927)中對社會欲望的探討,為馬克思主義社會心理學做出了重要貢獻。拉法格用經濟決定論的表述方法,反覆強調社會經濟結構對社會生活的決定性作用,批判了孔德、H.斯賓塞和V.帕雷托的社會學觀點。拉布里奧拉的《關於歷史唯物主義》(1896)是一部優秀社會學論著。他反對社會達爾文主義者用生物學規律來說明人和人類歷史起源的理論,代之以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結構理論。他以與經濟結構的直接和間接的關係為標準,將上層建築結構中的階級、法律、國家和道德等因素視為第一級的東西,把藝術、宗教和科學看作第二級的東西。他還在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史上,第一次引入了社會心理的概念。普列漢諾夫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問題》(1908)一書中,把馬克思關於社會的巨觀結構的理論濃縮為一個含有五個變數的公式,這就是生產力的狀況;被生產力所制約的經濟關係;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生長起來的社會政治制度;一部分由經濟直接決定的、一部分由生長在經濟上的全部社會政治制度決定的社會人的心理,以及反映這種心理性的各種思想體系。他還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社會有機體的學說,論述了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之間的依存關係,將人與自然和社會視為一個統一的整體。

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當代文化建設

馬克思主義是個龐大的理論體系,它包含的基本原理都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對我國文化建設中的各種具體問題的解決有指導意義。
首先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即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馬克思主義把無處無時不起指導作用的思想方法,稱為思想路線。由於世界觀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中處於最高的地位,因而我們在談到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作用時,首先就是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或思想路線的指導。
其次是馬克思主義歷史觀,即辯證唯物主義歷史觀,簡稱唯物史觀。只有以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為指導,才能正確認識文化的起源、實質,文化與其他社會現象之間的關係,文化在人類社會中的地位,文化對其他社會現象的作用,文化的傳承,各種文化之間的關係。
第三是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各種哲學的文化觀各不相同,有多少哲學就有多少文化觀。作為文化整體及其一般規律的科學的文化觀,即馬克思主義文化觀,還在形成中。但無論如何,認識一種文化現象、處理一個文化問題,任何人都離不開一定的文化觀指導。
第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最新理論概括。這種指導保證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包括文化建設,沿著正確的軌道前進,避免“左”或右的偏向。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解決文化問題
正確的指導包含對指導思想的分析,對客觀對象的分析和概括,最後得出結論,這種結論的真理性才是可靠的,才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文化究竟包括哪些具體內容?這是今天還沒有充分解決的理論問題。文化不是一類感性事物,無法根據其感性特徵而把文化從其他事物中區別出來。我們對文化的界說大體上有一共識,即人的精神活動及其產品。誠然,作為精神產品,必有物質載體,但物質載體不等於文化,物質載體雖然是感性的,載於其上的文化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因此,究竟文化包括哪些內容,有必要認真研究。文化是三大社會領域之一,要弄清楚它的內容問題應該以唯物史觀為指導。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是唯物史觀的基本原理之一,當然會起重要的指導作用。這樣,我們就可以循著作為社會存在之精神反映及其成果把文化因素區別出來。例如,從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和經濟關係區別出技術、自然科學、經濟理論,從人們之間的交往和關係區別出語言、文字等。對政治領域的精神活動和文化領域本身的精神活動,也是如此進行具體分析。這樣,我們就能比較充分地解決這個問題了。
總之,指導不僅是在指導思想中進行邏輯演繹的過程,也是在指導思想下深入實際,對實際材料進行分析綜合的過程。
以馬克思主義指導當代中國文化建設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來建設和發展當代中國文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工程。下面,就其中幾個重要問題略陳己見。
第一,建設和發展科學的文化哲學問題。至今,還沒有大家都認同的科學文化觀,即文化哲學,因此建設和發展科學的文化哲學成為我國文化建設中必須儘快解決的問題。這個任務,必須以科學的歷史觀即唯物史觀來指導才有可能完成。科學的文化哲學之所以難於形成,是由於人們對其對象的理解各式各樣。應該採取多數人在理論研究中的理解。在理論研究中,各家各派、東西方往往把經濟、政治和文化並列為人類社會三大類活動和現象,把文化界定為人的精神活動及其產品,也就是一種可以與經濟、政治比較清楚地區分開來的東西。有了比較明確的對象之後,我們就可以對它作進一步研究。進一步研究應該包括,對它的環境的研究和對它本身的研究。對它的環境的研究,包括它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研究,對社會環境的研究實際就是對它與其他社會因素的關係的研究,即它與經濟、政治關係的研究。對文化本身的研究,包括對它的內涵和外延的研究,特別是對它的內部結構的研究。這就需要首先對文化的內部因素進行分析,弄明白這些因素之間的關係。再進一步研究,要研究人類文化的發展史,並從中概括出人類文化發展的基本規律。科學的文化哲學的建立與發展是沒有止境的,但這種系統的研究是必要的,它將與對現實文化的研究和文化建設實踐互相推動,極大促進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
第二,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問題。建立在農業社會基礎上的傳統文化,其成分是很複雜的,它不但包含歷史遺留下來的文化因素,也包含很多外來的文化因素。今天熱議中的儒家、國學,不等於傳統文化,但可以代表傳統文化。儒家思想和典籍在中國兩千多年傳統文化中一直處於主導地位;國學指傳統文化中的各種思想、理論、學問,是傳統文化在思想、理論上的總括,是傳統文化在思想上的升華。它們無疑可以代表傳統文化,但還有許多文化因素,如中華民族長期在嚴峻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下,以及抵禦外侮的戰鬥和抗拒階級壓迫中形成的勤勞、節儉、智慧、勇敢、堅韌、友愛、先公後私、自我犧牲等高尚品質和產生的經驗、知識、技術、藝術、箴言、諺語、風俗、習慣等文化產品,這些有的曲折地反映在傳統典籍和文人的著作中,大部分在民間通過口頭、日常生活或通過傑出人物的模範帶頭作用代代相傳,從而積澱在傳統文化中,但往往為後代的文化研究者所忽視。對傳統文化的鑑別,何為精華,何為糟粕,是我們經常碰到的問題。區分的標準是什麼,往往仁者見仁,但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存在客觀標準的。這就是:我們不能以今日之是非為標準,而只能以其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為標準。 第三,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經驗為基礎建設當代中國文化問題。文化是一種非常強大的精神力量,它不是停留在頭腦中的活動,而是一種現實的活動,其產品也是現實的。文化產品包括兩大部分:一是服務,如演出、傳播、管理、教育、醫療等,另一是產品,如圖書、藝術品、媒體、名勝古蹟等。它們不但有價值,而且有交換價值,能夠成為商品,進入市場;不但具有社會效益,而且具有經濟效益。這樣,文化就成了一種實力,即軟實力,文化力也被看成一種生產力。但是,文化產品的生產畢竟不同於物質資料的生產,文化產品畢竟不同於物質產品,這就使文化領域變得更為複雜。這主要表現在文化活動及其產品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係和文化生產的事業性和產業性的關係上。任何產品一旦成為商品都具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重效益。物質資料的產品,一般說來,其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成正比,只有在生產過剩時,經濟效益才會下降,但這是由於市場需要的變化,與產品本身的性質無關。文化產品的經濟效益則複雜得多,有的文化產品的經濟效益的高低不取決於它的社會效益的高低,甚至社會效益愈高的,經濟效益愈低。比如,一本有極高科學價值的著作的稿費收入可能很低;而一本譁眾取寵或低俗的書卻有極高的稿費收入。因此,在文化生產領域,我們絕不能把經濟效益擺在首要位置,應該力求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統一,如果二者不可得兼,也絕不能損害社會效益。
總之,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係,事業性與產業性的關係是文化發展的一個很複雜問題,我們應該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具體解決。

20世紀初到十月革命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

這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發展的第三個時期。Β.И.列寧和Н.И.布哈林先後明確地把馬克思的社會理論稱之為馬克思主義社會學,並開始從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為主,向研究和維護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為主過渡。列寧在批判H.K.米哈伊洛夫斯基的主觀主義社會學時指出,馬克思唯物史觀的創立,第一次使科學的社會學的出現成為可能。他認為科學的社會學應該把社會看成一個產生、存在、發展和滅亡的有機整體。以此為指導,列寧對帝國主義階段的資本主義社會,對社會主義的革命和建設、經濟結構和階級關係,做了大量具有社會學意義的探索。布哈林在《歷史唯物主義理論》(1921)中進一步指出:“工人階級有自己的、無產階級的社會學,它的名稱是歷史唯物主義”。他又把這一社會學看作是一種方法論,是最一般的科學。他認為社會學所要回答的問題涉及社會的發展和衰亡,各種社會現象之間的相互關係,社會發展的動力,社會發展的歷史形態等領域。為解決這些問題,布哈林運用動態平衡的理論,闡明了社會與自然以及社會要素之間的既平衡和諧又矛盾衝突的關係。他還對社會心理進行了探討,認為社會心理實際上是一個社會、階級、集團乃至職業中的不夠系統化的感情、思想和情緒。列寧和布哈林的這些論述,成為後來人們定義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基本依據。

十月革命以後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

這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發展的第四個時期。這一時期社會學的根本任務是,維護社會主義制度並繼續對資產階級社會學理論的批判。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思想的廣泛傳播,它自身的發展也呈現出不同的形態,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①十月革命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蘇聯、東歐和中國先後進入社會主義社會。面對新的社會環境和革命任務,И.Β.史達林和毛澤東都對社會主義社會的經濟、階級和上層建築結構等問題進行了探索,對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他們對在社會主義國家內否定社會學理論、終止社會學研究也負有相當的責任。恢復社會學學科之後,社會主義國家均對什麼是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的問題,展開了持久的討論。後來逐漸形成了大多數人能夠接受的觀點,即馬克思主義社會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歷史唯物主義是社會學一般理論和方法論的基礎。②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理論的不斷發展,極大地影響了西方社會學界。G.盧卡奇和A.葛蘭西先後批判了把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實證主義化的趨勢,認為應該把馬克思的學說歸結為“批判的哲學”和“實踐的哲學”。他們有關階級意識和知識分子的論述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學思想,另一方面,他們的理論也成為批判的社會學的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以美國的P.M.斯威齊和H.布雷弗曼為首,創建了新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社會學說;埃及的薩米爾·阿明、拉美的F.H.卡多索和美國的A.G.弗蘭克,在世界分工概念的基礎上,以馬克思學說為支柱,建立起發展社會學的依附理論;歷史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社會學也紛紛問世。雖然這些學說都程度不同地肢解和歪曲了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學思想,但卻從中展示出馬克思主義社會學理論的強大生命力。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在不斷吸收新的科學成果的基礎上,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已成長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無論是高層次的理論社會學、社會學的科學方法論,還是分科社會學、社會學經驗研究的具體方法,都已經系統化和完善化。馬克思主義社會學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事業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認識、規範和管理社會生活的功能,發揮著意識形態教育和批判資產階級社會學理論的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