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分為四章,第一章從理論層面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社會道德的探討,解讀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現代道德的基本內涵、特徵和重點內容。第二至三章則是通過分析當代高校現代道德教育的境遇與現狀,得出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高校現代道德教育的理性和人文基礎,而現代道德教育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道德內涵的論點,並研究二者是如何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第四章則從現實角度對當代高校如何開展現代道德教育的分析,如現代道德教育的途徑、方法與藝術等。
作品目錄
|
| |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道德的基本內涵 第二節 現代道德的特徵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現代道德教育的重點內容 第四節 社會主義新時期現代道德的新發展 | 第一節 高校的現代道德教育現狀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高校現代道德教育的理性和人文基礎 第三節 現代道德教育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道德內涵 |
第三章 在高校的道德教育過程中凸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價值 | |
第一節 高校現代道德教育的反思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下的高校現代道德教育的價值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高校現代道德教育相輔相成 | 第一節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原則 第二節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途徑與載體 第三節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方法 第四節 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藝術 |
|
創作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中國實現了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從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向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社會多元經濟成分和分配方式的發展,社會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和利益關係多樣化,引起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日益增強。這些變化一方面促進了大學生自強意識、創新意識、成才意識、創業意識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帶來一些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如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學習動力不足、誠信意識淡薄、社會責任感缺乏、艱苦奮鬥精神淡化、團結協作觀念較差、心理素質欠佳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怎樣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高校道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基於此,《馬克思主義哲學視野下的高校現代道德教育》對馬克思主義哲學與高校現代道德教育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中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以及人類社會道德研究的理論作為基礎,以中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為基礎,從科學、發展的角度來探討馬克思主義哲學視野下中國高校的現代道德教育。通過分析、整理、發掘馬克思主義道德信仰體系中蘊涵的合理的道德教育內容和形式,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所利用。更進一步,根據時代發展、改革開放的實際及相關社會科學研究的進展,拓展和深化對中國馬克思主義信仰自由政策內涵的理解,引導道德教育和社會主義相互適應,研究、尋找發揮倫理學對學校思想道德教育促進作用的可能性。
在該書中,既有從理論層面對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社會道德的探討,讓讀者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下,現代道德的形成、所包含的內容等;也有從現實角度對當代高校如何開展現代道德教育的分析,比如說現代道德教育的途徑、方法與藝術,等等。道德,對於社會道德的養成,有著深遠的影響,中國社會現代道德的發展,雖然有傳統道德的傳承,但是更重要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分析和影響。作者強調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要想成功,就必須培養一支道德素質高尚的人才隊伍,同時在社會上也必須形成一股良好的道德風氣。這一切,都需要以高校有效開展現代道德教育作為基礎和前提。高等學校的現代道德教育,事關大學生道德思想和素質的培養,事關社會未來道德層次和道德風氣的形成。以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作為高校現代道德教育的指導思想,不僅符合中國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要求和特徵,更是國家實現以德治國,構建和諧社會,共同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保障。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劉剛,1983年生,男,漢族,陝西興平人。湖北大學歷史學碩士,現任寶雞文理學院政法系講師,團總支書記,寶雞文理學院陝西省重點學科哲學學科成員,主要從事魏晉南北朝史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生管理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