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巴赫抽水蓄能電站

克巴赫抽水蓄能電站上水庫由長2600m的環形堆石壩形成,壩高16~26m,體積310萬立方米 ,用瀝青防水層止水。上水庫總庫容0.063億立方米 ,水位變幅15m,有效庫容0.06億立方米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克巴赫抽水蓄能電站
  • 外文名:Markersbach Pumped storage Plant
  • 地址德國東南部
  • 總裝機容量:105萬kW
概述,構造,防水層,

概述

馬克巴赫抽水蓄能電站(Markersbach Pumped storage Plant)位於德國東南部,距馬克斯(Karl Marx)城約35km,總裝機容量105萬kW。6台機組先後於1969~1981年投入運行。

構造

廠房為地下式,裝6台可逆式機組,水輪機工況時單機額定出力17.5萬kW,引用流量70立方米 /秒,水頭288m,水轉機轉速375r/min,水泵工況時額定功率19萬kW,抽水流量60立方米 /秒。
低壓隧洞因斷面尺寸較大(86㎡ ),分兩階段進行開挖,先開挖上部斷面,然後全斷面開挖。採用噴混凝土、鋼筋網和錨筋進行岩石支護。 高壓隧洞用鋼板襯砌,每隔1.4m焊上加勁環(管箍)。
上水庫大壩的迎水面(約95000㎡ )、水庫底部(約35000㎡ )和下水庫大壩的上游面(約25000㎡ ),均以瀝青防水層防滲。該工程投入運行4年以後,發現上水庫的瀝青防水層產生了裂縫,採用各種瀝青混合材料進行修補,但在隨後幾年內,又發現瀝青防水層受到損壞。
經研究,決定下水庫壩只對上部(539.5~562.7m高程)進行修復,其面積為16820㎡ ,約占總防水層面積的2/3。原防水層由瀝青乳膠混合料(厚2mm)、粗顆粒排水層(100mm)、下部密實瀝青層(厚40mm)、支托層(厚80mm)等6層組成,修復時,清除上面3層、用瑪(王帝)(2mm)、密實瀝青層(80mm)、底層塗料取代。
下水庫由一座高55m的堆石壩形成,壩頂長390m,體積850萬立方米 。用瀝青防水層止水,有大米特韋達(Grosse Mittweida)河和小米特韋達(Kleine Mittweida)河向下水庫補水。下水庫總庫容0.077億立方米 ,水位變幅19m,有效庫容0.06億立方米 。上、下水庫水位差約300m。 壓力引水隧洞由2段組成,從進水口至變坡點坡度為30°,從變坡點至廠房坡度為8%。廠房至下水庫之間為有壓尾水隧洞,坡度為10%,內徑8.7m,鋼筋混凝土襯砌厚度為600mm。

防水層

上部的防水層用切削破碎法清出修復面,保留堆石體上的粗顆粒排水層,下密實瀝青層以及支承層採用高性能切削機進行施工,該切削機可切削2m寬的條帶。防水層底層採用細瀝青混合料噴澆後,用新研製的抹面機在垂直方向澆新的密實瀝青層。其表面噴塗2mm厚的瑪(王帝)脂塗料。為了使新塗層與壩頂上的混凝土消浪塊相連線,在頂部設定一道瑪(王帝)脂接縫。
上水庫壩的防水層原由瀝青乳膠混合料(2mm)、密實瀝青層(40mm)、密實瀝青層(40mm)、支托層(平均厚80mm)等4層組成,修復時,清除上部3層,用相同的新3層取代。
除了將新密實層鋪填成兩個水平段以外,其餘部分的修復程式與下水庫壩的相同。新密實層分兩期澆築,先澆築壩底部的一半,然後澆築壩頂的一半。澆築強度為130t/h。處理面積93820㎡ 。
新密實瀝青層的砂石料包括:①人工破碎砂(0~2mm);②天然砂(0~2mm);③礫石2~16mm);④填充物(石灰岩粉末)。瑪蹄脂是70%的石灰岩粉末和30%瀝青的混合物,在210℃溫度下使用。所取芯樣的試驗結果表明,其修復質量是良好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