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安托萬·夏龐蒂埃(Charpentier, Marc-Antoine)
巴洛克時期法國作曲家
(1645年生於巴黎;1704年卒於巴黎)。法國作曲家。在吉斯公爵夫人1688年逝世以前一直是她的宮廷歌手和樂正。1672年開始為莫里哀劇團工作,一直到1686年該劇團解散為止。1673年為《想像的病》(Le malade imaginaire)創作序幕和間奏。從未在王室宮廷供職,但在1698年任聖-夏佩爾教堂樂正,為此寫了許多他的最精美的宗教音樂。其中有10首聖母頌歌、4首感恩贊(其中一首大約在1690年創作的後來極為流行)、37首交替聖歌、84首詩篇歌、200多首經文歌(其中幾首篇幅較長,略似清唱劇)。他早期的風格基本上是義大利的,但很快趨向法國的曲調和語言。他的音樂以和聲豐富和色彩對比鮮明著稱,形物狀態栩栩如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克·安托萬·夏龐蒂埃
- 外文名:Charpentier, Marc-Antoine
- 國籍:法國
- 職業:作曲家
馬克·安托萬·夏龐蒂埃(Charpentier, Marc-Antoine)
巴洛克時期法國作曲家
(1645年生於巴黎;1704年卒於巴黎)。法國作曲家。在吉斯公爵夫人1688年逝世以前一直是她的宮廷歌手和樂正。1672年開始為莫里哀劇團工作,一直到1686年該劇團解散為止。1673年為《想像的病》(Le malade imaginaire)創作序幕和間奏。從未在王室宮廷供職,但在1698年任聖-夏佩爾教堂樂正,為此寫了許多他的最精美的宗教音樂。其中有10首聖母頌歌、4首感恩贊(其中一首大約在1690年創作的後來極為流行)、37首交替聖歌、84首詩篇歌、200多首經文歌(其中幾首篇幅較長,略似清唱劇)。他早期的風格基本上是義大利的,但很快趨向法國的曲調和語言。他的音樂以和聲豐富和色彩對比鮮明著稱,形物狀態栩栩如生。他的17部舞台作品包括《安德洛墨達》(Andromede)(1682),《阿克特翁》(Acteon)(1683-85),《地獄中的奧爾菲斯》(La descente d'Orphee aux enfers)(1685-86),《繁榮的藝術》(Les arts florissants)(1685-86),《大衛與約拿丹》(David et Jonathas)(1687),《美狄亞》(Medee)(1693),《菲洛梅萊》(Philomele)(1694)。他的其他的劇院音樂作品(間奏曲和戲劇配樂)明顯地採用較輕快的織體和富有機智、幽默。
有別於另一位近代法國作曲家 古斯塔夫·夏龐蒂埃 - Charpentier, Gustave(1860-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