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儒翰

馬儒翰

馬儒翰(1814—1843),英國傳教士、英國駐華商務監督處中文秘書兼翻譯官。傳教士馬禮遜長子,一般又稱小馬禮遜。他熱心傳教事業,遵其父遺命修改《聖經》漢譯本,後與傳教士郭士獵、裨治文等合作,完成《聖經》新譯本。著有《英華行名錄》、《對華商務指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儒翰
  • 外文名:John Robert Morr.son
  • 國籍:英國
  • 出生地澳門
  • 出生日期:1814
  • 逝世日期:1843
  • 職業:英國傳教士
  • 代表作品:《英華行名錄》、《對華商務指南》
個人經歷,政治活動,修訂《聖經》,主要著作,個人評價,

個人經歷

馬儒翰是馬禮遜的長子,1814年4月17日出生於澳門,第二年1月21日和母親以及姐姐啟程回英國。1820年8月23日又同她們一起返回澳門,但是不到兩年,死神就奪去了他的母親,他被送回英國接受教育。在接下來的4年裡,馬儒翰最初是在位於曼徹斯特的J.克盧尼牧師(Rev.J.Clunie)的學校接受基礎教育,後來又到倫敦附近的磨坊山文法學校(Mill Hill Grammar School)就讀。
他的父親在英國逗留兩年之後,於1826年5月1日啟程回中國時將他帶在身邊,從那時起,馬儒翰的精力主要就放在漢語的學習上了。在澳門與父親共同生活了很短的時間後,他被送到馬六甲的英華書院學習。兩年後,他又在廣州與父親重聚,並在父親的親自指導下繼續學習。
此後不久他就受僱做譯員,先是給在中國經商的英國商人做翻譯,然後又在1833年為美國政府派往交趾的傳道會做臨時翻譯。返回廣州後,馬儒翰重新為商人們從事翻譯工作,與此同時開始幫助勞累的父親,並漸漸博得外國團體的友誼和信任。
1834年在父親去世後,馬儒翰被指定為父親的接班人,擔任英國駐華商館監督處(Superintendents of British Trade in China)的漢語秘書和翻譯官。之後不久,出於對傳教工作的熱誠和興趣,經過一番周折和努力,他曾將一名中國基督徒從牢獄之苦中解救出來,為此他不得不花了一大筆錢。
倫敦傳道會在廣州有好幾年都沒有直接的代理人,馬儒翰接受委託負責他們的事務,並且經常向他們的主管提出誠摯的建議,熱情地關注其事業的發展:在此期間他還協助印書館準備著作的出版、指導當地華人、與他們進行溝通等。
馬禮遜博士去世前不久曾表示希望兒子馬儒翰能夠承擔修訂漢語版《聖經》的工作,而且這也得到了美國聖經公會(The American Bible Society)的承諾和支持。後來,他在麥都思郭實臘裨治文先生的協助下,出版了新版本的《聖經》。
在1839年3月至1842年8月那段英國和中國政府之間的衝突和困難時期里,馬儒翰一直擔任著為英國服務的重要職責,謹慎行事,令其上司非常滿意。
生病9天之後,馬儒翰於1843年8月29日因患瘧疾在澳門去世,終年29歲。

政治活動

1839年林則徐到廣州查禁鴉片,中英交涉頻繁,此時英方檔案大多由馬儒翰翻譯,他實際上已成為英方的首席翻譯。不僅如此,鴉片戰爭期間,他隨同英軍直接參加對中國的軍事侵略,為英軍蒐集翻譯情報。
1840年7月,馬儒翰隨英國侵華全權代表懿律(George Elliot,1784—1863)和駐華商務監督義律到大沽口與直隸總督琦善談判;
1841年1月,陪同義律參加中英關於《穿鼻條約》談判;
1842年8月,隨英國駐華公使璞鼎查(Henry Pottinger,1789—1856)與耆英伊里布就簽訂南京條約進行談判,為英方出謀劃策。因作用突出,不明就裡的耆英等中方代表均誤認馬儒翰為英方談判代表。
他在整箇中英戰爭期間擔任璞鼎查爵士與中國當局談判的首席譯員,還擔任與中國人一起草擬奠定英、中兩國和解基礎的條約的英方首席代表。他在談判中精明強幹,在談判技巧上折中調和,既小心維護英國的尊嚴,也公正地對待中國,他以永不懈怠的熱情專心致志於責任重大而又繁重的任務,直到他的政府和中國政府之間建立起了和平。
《南京條約》簽訂後,他又同璞鼎查到定海廈門等地,借台灣愛國軍民抗英事件進行訛詐,林則徐因此稱“馬儒翰最壞”。可能正是基於馬儒翰在鴉片戰爭中的系列作為,為英國侵華立功,鴉片戰爭後他被任命為香港議政局和定例局委員兼港督府秘書。

修訂《聖經》

除外交活動外,馬儒翰在宣教方面“也居於領導群倫的地位”:
一是參與修訂《聖經》中文譯本
馬禮遜的《聖經》中譯本於1823年出版後,馬禮遜就有意進行修訂,但因忙於其他事務直至去世未能如願。
1835年,由馬儒翰主持,聯合倫敦傳教士麥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1796—1857)、郭實臘(Charles Gutzlaff,1803—1851)及美部會傳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1801—1861)組成四人翻譯小組,對馬禮遜《聖經》中文譯本進行重新翻譯修訂。
《新約》由麥都思負責,1836年修訂完成,1837年以《新遺詔書》為書名在巴達維亞以石版印行,成為以後10餘年間中國新教教會主要的《聖經》譯本。《舊約》主要由郭實臘負責,1838年修訂完成,同年在新加坡出版。
1839年,郭實獵再度修訂麥都思1837年出版的《新遺詔書》,題名《救世主耶穌新遺詔書》,在新加坡出版。這個譯本被稱為“郭實獵譯本”,後來為太平天國軍隊所採用,在定都天京後印發,每冊封面印有太平天國徽號和太平天國年曆。洪秀全還將其中的《創世紀》、《出埃及記》和《馬太福音》,作為應試員生之參考本。
二是馬儒翰的印刷出版活動
馬禮遜是在華引進西方現代石印技術的第一人。馬禮遜在華的石印活動,主要由馬儒翰會同中國印工進行。而中國印工在協助石印過程中,逐漸掌握了石印技術,現知最早學會石印術的中國人是屈亞昂,是從馬儒翰學得石印技術的。石印術對中國出版業的影響是巨大的,“石印術的大規模使用使中國出版界真正進入了近代”,這裡面也滲透了馬禮遜、馬儒翰父子的首倡之功。
此外,在馬禮遜的鼓勵下,1833年馬儒翰開始鑄造中文鉛字,儘管因各種原因不到一年就被迫停頓,但“就像他率先在中國嘗試石印一般,馬儒翰也是在中國——歷史上最早套用印刷技術與活字印刷的地方——鑄造活字的第一人,在印刷史上確有他的地位。”

主要著作

馬儒翰雖然只有一兩部著作出版,但是這些著作對於在華經商團體來說非常重要。下列的書出自他的筆下:
1.《中國飾物》(Some Account of Chcums,Tcdisrmms,and Felicitousppendages),中國人隨身佩戴、或懸掛在屋中、以及使用的護身符、避邪物和幸運飾物的說明。4開本,共6頁,倫敦,1833年版。該文發表在《皇家亞洲學會會報》(Transactions of the Roycd Asiatic Society)第3卷第二部分里,但是也有一些單行本出版。
2.《英華通書參考手冊》(Compcmionfothe Anglo-ChineseCcdendar),12開本,1832年版。
3.《中國商務指南》(A Chinese Commercicd Guide),共116頁,廣州,1834年版。作者去世後,該書經過幾次再版,書的內容全部重新修訂過。
馬儒翰還翻譯、撰寫了大量單篇文章,發表在當時廣州、澳門等地出版的中外文期刊上,像《中國叢報》、《廣州雜錄》(The Canton Miscellany)、《廣州紀事報》(The Canton Register)、《廣州新聞》(The Canton Press)以及中文月刊《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等。
當然,馬儒翰的絕大多數文章發表在《中國叢報》上。據統計,從1832年5月《中國叢報》創刊,到1843年馬儒翰去世的12年間,馬儒翰發表在《中國叢報》上的文章達84篇之多,發表的篇數僅次於主編裨治文衛三畏。無怪馬儒翰感嘆,自己為《中國叢報》與《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兩種雜誌寫稿,甚至比兩刊主編裨治文和郭實臘還盡心盡力。這些文章內容廣泛,涵蓋中國地理、政治、語言、中外關係、商業貿易等,為西方全面了解中國提供了重要資料。
另外,馬儒翰對香港英文報刊的發展也有首倡之功。1841年5月1日,馬儒翰就在香港創辦《香港鈔報》(Hong—kong Gazette);1842年3月17日,又創辦英文報紙《中國之友》(The Friend of China)。同年3月24日,《中國之友》併入《香港鈔報》,易名為《中國之友與香港報》(Friend of China and Hong—kong Gazette)。

個人評價

英華書院的西人畢業生中,穰熟中文、並在晚清中英外交及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寫下濃重一筆者,當推英國人馬儒翰。當然,他利用精通中文之便,襄助英國侵略者與華簽訂不平等條約,從中國攫取更多權益,這對中國而言,不啻是一種沉重災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