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建制
1950年4月建立鄉人民政府,1961年12月改建為
人民公社,1984年改為馬依鄉,歸屬老廠區公所管轄。解放初期鄉政府駐地在小寨,六十年代後由小寨遷到坪地,至1992年“建、並、撤”成立的建制鎮,鎮政府駐地由此從坪地遷至小寨,由原老廠區的馬依鄉、法泥鄉和十里鄉的雨界村組成。轄六個行政村,115個村民組,5466戶,21196人。其中,少數民族1200餘人,約占總人口的5.7%主要以
彝族、
布依族為主,分布在雨界、岩腳、許地基等地,與漢族一起,形成雜居格局。
2015年6月4日,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盤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撤銷馬依鎮、
大山鎮,新設定的大山鎮轄原大山鎮、馬依鎮地域,鎮人民政府駐大山居委會。
鎮名來源
馬依實屬“螞蟻”的諧音。距鎮政府0.5公里處,即小寨附近一山形走向形似一隻爬行的螞蟻,人們就把這裡的地名叫螞蟻。在“螞蟻”山的正對面隔河有一座山,形似一隻引項鳴叫的公雞,於是人們把這裡稱為“雞公山”。一百多年前,相傳這隻公雞會吃掉它隔河頭下的螞蟻,會給居住在馬依附近的人們帶來災難,所以這裡的人們就在螞蟻腳下修建一座土地廟,用對面的公雞來祭祀土地。這樣人們就可以避邪,得到平安,這座小土地廟至今還在且保存完好。附近的人們還保持著每年大年初一和十五到這裡祭祀的習俗,以求年豐物埠,風調雨順。多年後,人們覺得“螞蟻”是一隻蟲,用蟲來命名太土,於是就把“螞蟻”寫作諧音“馬依”,馬依地名由此而來。
自然資源
全鎮平均海拔1600米。屬沙頁岩地質,土質為棕黃色,山地特點突出,溝壑縱橫,山高坡陡,平地壩子少,地形峽谷多,素有“七溝八梁一面坡”之稱。有打洞著名的“鋼刀嶺”,有魯庫的“九曲迴環河”,境內有主河流一條,支流四條(補泥河、雨界河、螳螂河、打洞河),匯集流入珠江,屬珠江水系馬別河上游。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其中4—9月份為降水量的集中月份,占全年80%以上。全年無霜期270天左右,年均氣溫15℃左右,全鎮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降水充沛,雨熱基本同步,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災害性氣候有乾旱、冰雹、暴雨、狂風、倒春寒等,其中以倒春寒、暴雨、伏旱危害最大。
全鎮總面積68.82平方公里,有耕地2603公頃,人均耕地0.55畝,人口密度297人/平方公里。糧食作物主要有玉米、
稻穀、
小麥、
洋芋等,全鎮沒有什麼特別的經濟作物,近年來有坪地村的大蒜、波車村有少量烤菸種植,轄鎮辦林場6個。
馬依鎮煤資源豐富,已探明原煤儲量17.3億噸,約占全縣煤儲量的五分之一,是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是發展煤氣化建設項目的理想之所,極具招商引資潛力。同時也是盤南電廠的主要供煤鄉鎮,煤炭開發前景一片大好。
社會經濟
馬依鎮是典型的農業鄉鎮,城鎮化建設步伐緩慢,民眾靠天吃飯的狀況仍未得到徹底改變,民眾生活主要依靠種養業和外出務工收入。工業發展滯後,僅有五星煤礦企業一個,年生產能力3萬噸,是政府主要稅收來源。
“十五”、“十一五”是我鎮發展進程中不平凡的期時,是繼往開來,與時俱的時期。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三大戰略”目標(建全國煤電化大縣;建貴州省畜牧大縣;建珠江上游綠色生態屏障),制定和實施十五、十一五發展規劃及其奮鬥目標,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安排和部署,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充分發揮黨在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並提出了走“煤炭開發為龍頭,退耕還林還草為依託,畜牧業發展為重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促進小城鎮建設”的發展路子,取得了可喜成績。
以退耕還林還草為依託,實施“畜牧富民”戰略,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明顯提高。實施退耕還林6888.3畝,其中退耕地5418.3畝,荒山造林1470畝,兌現糧食490多萬斤,兌現補助20多萬元,已基本消除成片荒山,森林覆蓋率由2000年20%增加至35%;投資15萬元,建畜牧養殖場8個,164間,建牛品改點4個,騾品改點1個,已輸配1343頭(匹)。2002年大牲畜存欄3,265頭, 2006年達到4586頭,畜牧業總產值從2000年的140萬元上升到2006年的341萬元。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2000年的26%增加至37%。人均純收入從2000年的1118元增加至2006年的1739元,年均增加8%。
加快以交通、農田水利、電網改造、教育等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人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
(一)交通事業蓬勃發展。馬依鎮地處邊遠,1999年通縣鄉公路,交通事業起步晚,發展滯後。通鄉油路才開始啟動,即將全面建成通車。2000年以來,共修建通村公路78公里,實現了全鎮通村公路率達100%,但由於地質疏鬆,通村公路質量差,基本是晴通雨不通。
(二)農田水利基礎建設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實施以工代賑工程,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51.29萬元,建設坡改梯和小溪治理工程1709.7畝,其中坡改梯320畝,小溪治理1389.7畝,人行便橋2座,新增耕地面積111畝。增強了農業發展的後勁。新修小水窯水池78個,解決2650人/650頭畜飲水困難。在建飲水工程三處,共17.1公里,大小水池14個。
(三)文衛事業發展迅速。加快農網改造和“村村通”工程的實施,實現了村村通廣播、電話、政府駐地通有線電視。建立和健全鎮村衛生醫療體系,重點加快村級衛生事業發展,實現全鎮6個行政村,村村有衛生室,配備有1—2名衛生員,組織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民眾參合率達90%以上,民眾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鎮,緩解了民眾看病難問題。
(四)教育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實施“兩基”攻堅,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 2006年,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8.19%,中學入學率達132.82%,國小輟學率為0.62%,國中輟學率為2.8%,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共投入資金400餘萬元,加大學校基礎設施及其附屬設施建設,全鎮各中國小校校舍面積基本達到要求,已經省市複查驗收。補嘎國小薄弱學校建設工程正在實施,共投入資金30萬元。
加大“三農”工作力度,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大力發展特色農業。以建設“科技示範村”為重點,建立村級協會組織5個,以協會+農戶的模式,大力推廣農業適用技術和良種良法,建梨示範種植點1個,共150畝,養雞場2個,花椒示範種植100畝,推廣騾馬和黃牛品改技術,共產交雜牛馬(騾) 1343頭(匹),創收30餘萬元。在糧食穩產增產的基礎上,形成以種養業為主導產業的農業發展模式,進一步拓寬民眾增收渠道。加大扶貧攻堅力度,2000年至2006年,投入資金190萬元,養牛420頭,豬200頭,千戶安居107戶,建房107棟,移民搬遷建房55戶,55棟,小額貸款扶持養殖場2個,受益2060戶,受益人數7924人。加大農業適用技術的推廣力度,推廣良種2.8萬公斤,農業科技示範種植1500畝,以“萬戶溫飽”和“千戶安居”工程為重點,幫扶881戶,2556人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
城鎮建設
按照“提升檔次,完善功能”的發展思路,進一步拓寬服務業領域,加強交通運輸、推進服務業。 鼓勵和支持公用事業,充分吸納人口轉移和就業的承載能力。統籌做好經濟規劃、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管理水平,完善功能、集聚人口,進一步發揮區域性經濟作用,逐步建成功能日趨完善和逐漸成熟的小城鎮。
近年來,有效地維護社會穩定。正確處理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狠抓以禁毒為重點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一貫禁毒方針,有效遏制了毒品蔓延的趨勢,2005年迎來了省禁毒現場會的參觀和市現場會的召開。2005年,被評為市先進集體,被縣評為優秀,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十五”到“十一五”期間,我鎮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但也存在生產力發展落後,發展後勁不足,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不夠,基礎設施脆弱,農民增收渠道單一,生態環境受破壞,城鎮建設進度緩慢,工業發展落後,豐富的煤資源未得到開發利用,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難等問題。
“十一五”的宏偉藍圖已經繪就,我鎮將繼續以“煤炭開發為龍頭,以禁毒工作、安全生產、計畫生育、兩基攻堅和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種養業發展為依託,抓好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發展思路,產業是立鎮之本,產業是興鎮之基,立足產業的發展和推動,大力發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做大做強煤文章,建煤炭支柱產業,促第三產業發展;做大畜牧業“蛋糕”,建畜牧業為主的特色農業,重點發展第三產業,推動小城鎮建設;加大扶貧開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努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經濟基礎;實施科教興鎮戰略,為發展提供人才保障;積極採取有效措施,為重大項目建設做好服務,促進全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推進“和諧馬依”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