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丹陽,男,於2014年 本科畢業於湖南大學,於2019年在清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19年7月,受清華大學“水木學者”計畫支持,於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從事博士後研究。2022年1月起,擔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碩士生導師。
基本介紹
人物經歷
時間 | 工作單位 | 專業 | 學位 |
2014.09~2019.07 |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 | 土木工程 | 博士(導師:韓林海) |
2017.11~2018.05 | 莫納什大學土木工程系 | 土木工程 | 聯合培養博士(導師:趙曉林) |
2010.09~2014.07 |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GPA: 3.95/4(排名: 1/330) | 土木工程 | 本科 |
時間 | 工作單位 | 專業 | 職稱 |
2022.01~至今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 | 講師 |
2019.07~2021.12 | 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 | 土木工程 | “水木學者”博士後 (導師:韓林海) |
研究方向
- 鋼管混凝土加勁混合結構。面對工程建設呈現出重載、超大跨和承受惡劣環境等新態勢,以及亟待開展全壽命周期研究的科研現狀,在鋼管混凝土結構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出一種新型混合結構——鋼管混凝土加勁混合結構。本人潛心研究鋼管混凝土加勁混合結構,循序漸進地開展了一系列材料、構件、節點和結構的長期荷載性能和抗震性能研究,揭示了鋼管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部件間的“混合作用”機制和累積損傷規律。提出了承載力計算方法、恢復力模型和抗震構造措施,相關研究成果發表至高水平論文,指導工程實踐,並納入國家標準。
- 基於數字攝像測量的結構智慧型監控。土木工程信息化成為行業發展的趨勢,數字攝像測量方法由於具有動態識別、精度高等優勢,已經廣泛套用於航空、機械和軍工領域,對於結構工程智慧型化監控也具有重要意義。本人正在開展一系列特大跨橋樑智慧型監控研究,通過動態量測鋼管拱肋變形發展規律,保證吊裝過程中結構的安全性;通過高精度相機網路,實時量測特大跨拱橋在施工全過程和長期服役全過程下的變形發展規律,分析施工過程中結構應力累積以及多工況耦合作用下的結構回響,研究成果為進一步指導智慧型化建造提供理論基礎和實踐依據。
主要成就
- 已在《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ASCE》、《Engineering Structures》、《Journal of Constructional Steel Research》和《Steel and Composite structures》等國際期刊上發表SCI 論文7 篇(Q1 區6 篇,Q2 區1 篇),在《土木工程學報》發表論文1 篇;發表國際會議文章3 篇(包括A 類會議特邀報告論文1 篇)。研究成果獲同行較高評價。
- 正主持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項目,已主持完成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項目和1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參與完成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
- 科研成果套用於多項大型橋樑工程,包括8度抗震設防區世界最高墩雅安臘八斤特大橋(橋墩高度182.5m),雅安黑石溝特大橋,廣元嘉陵江特大橋等特大跨橋樑。圍繞特大跨拱橋穩定承載力問題開展了一系列科學研究,如考慮施工過程下的主拱結構有限元分析,主拱結構在長期服役過程後的承載力分析,主拱結構計算長度分析以及驗算主拱結構關鍵截面第二類穩定承載力等。研究成果已為設計單位所採納,實現了將科研成果套用於工程實踐。
- 科研成果納入工程技術標準。提出的鋼管混凝土加勁混合構件滯回模型和節點連線構造措施被納入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規程《鋼管混凝土加勁混合結構技術規程》(T/CECS663-2020),所申請的“鋼管混凝土加勁混合結構計算分析軟體”著作權為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規程《鋼管混凝土桁式混合結構技術規程》(T/CECS 785-2020)等5部團體標準所採納。上述成果還被納入國家標準《鋼管混凝土混合結構技術標準》(GB/T 51446-2021),實現了將科研成果轉化為指導行業發展的技術標準,進一步廣泛推廣研究成果,為同類型工程實踐提供技術支持。
所獲榮譽
- 發明專利:一種鋼管混凝土疊合框架結構體系(201510613449.X)獲第二十三屆中國專利優秀獎(排名3);
- 工程技術標準《鋼管混凝土加勁混合結構技術規程》(T/CECS 663-2020)獲2022 年標準科技創新獎一等獎(排名4);
- 結構非線性分析軟體“鋼管混凝土加勁混合結構材料本構模型及計算分析軟體(2020SR0130361)”獲2022 年北京發明創新大賽銅獎(排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