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忠民所著的《香雨分飛》以男女主人公悽美的愛情為主線,真實生動地再現了他們幾十年所經歷的驚心動魄的歲月。時間跨度達四十年,多側面多角度地展示了那代人及其後代所經歷的非凡的人生歷程。
基本介紹
- 書名:香雨分飛
- 出版社:武漢大學出版社
- 頁數:379頁
- 開本:32
- 作者:於忠民
- 出版日期:2014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30713464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香雨分飛》是作家於忠民繼《紅鹼灘》後又一力作。
愛恨交織描繪風雨人生,社會變遷盡觀現非常命運。
時間跨度達四十年,多側面多角度地展示了那代人及其後代所經歷的非凡的人生歷程。
個人命運與時代變遷的交織,描繪出在社會變革的大潮中兩代人跌宕起伏、命運多舛的人生畫卷。
愛恨交織描繪風雨人生,社會變遷盡觀現非常命運。
時間跨度達四十年,多側面多角度地展示了那代人及其後代所經歷的非凡的人生歷程。
個人命運與時代變遷的交織,描繪出在社會變革的大潮中兩代人跌宕起伏、命運多舛的人生畫卷。
作者簡介
於忠民,生於瀋陽,曾下鄉到遼寧的盤錦。回城後上大學。當過工人,從事過設計、技術和質量管理等工作,為高級工程師。1989年起開始發表文學作品,迄今已發表散文、詩歌、小說100餘萬字。30餘次在徵文大賽上獲獎。現為瀋陽市作家協會會員。
圖書目錄
上部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下部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下部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文摘
華塵雨十二歲時就對一個女孩產生了好感,他不知這是不是初戀。
一抹殘陽映紅了大片的火燒雲,正疲憊地從這個東北大都市的地平線上悄悄隱退。
喧囂了一天的城市慢慢地安靜下來。
突然,從城區的一個胡同內,傳來女孩尖利的呼救聲,打破了這個黃昏的寧靜。
路過此地的一個男孩好奇地朝著驚叫聲飛奔而去。
只見兩個十幾歲的野小子正糾纏著一個看上去只有十一二歲的小女孩。
“這不是新到咱班的葉蘭香嗎?”男孩一怔,不假思索地對那倆小子大叫道:“住手!”
其中一個小子轉身一看,竟是一個比自己矮半頭,說話還帶著稚氣的男孩子,遂不屑地叫道:“哪冒出的小屁孩,撅個下巴,趕緊滾!”
女孩滿臉驚恐,雙手抱胸,身子瑟瑟發抖,一見到男孩便投來救援的目光,聲音顫抖地叫道:“華塵雨。”
被女孩叫作華塵雨的男孩,儘管只有十二歲,卻已在少年體校的武術班學了三年多,身手已是相當敏捷。華塵雨毫不猶豫地沖了上去,未等那倆小子反應過來,已三拳兩腳將他倆撂倒在地,那倆小子倒在地上哎喲哎喲如殺豬般慘叫著。
華塵雨將葉蘭香送回了家。葉蘭香的母親剛一開門,窗台上一盆散發著幽香的蘭花便映入他的眼帘。
不久,葉蘭香因搬家離開了學校。從那以後,她便像謎一樣從華塵雨的世界裡消失了。可她那小巧的鼻子,秀麗清純的大眼睛卻深嵌在了華塵雨的心裡。
華塵雨萬萬沒有想到,一九六八年的秋天,那場聲勢浩大的上山下鄉運動,使兩人意外相遇,由此他們的關係發生了奇妙的變化。
此時的華塵雨已是個十八歲的小伙子,個頭已竄到了一米八,寬肩窄腰,濃眉大眼,鼻樑挺直,下巴突出使得他的長臉顯得更長了,同學們便戲稱他為“華下巴”。那張長臉平時看上去一臉的端莊,只是一笑時,嘴角調皮地向左翹,俏皮中帶著玩世不恭。
列車到達了盤山火車站。身穿綠色仿軍服的小青年魚貫而出,紛紛奔向載著行李的大貨車,華塵雨被人流裹挾著向前涌動。突然,一位身材勻稱、梳著兩個小辮、小巧的鼻子上鑲嵌著一雙清純大眼睛的女青年從華塵雨身邊一閃而過,奔向不遠處的一輛接站的嘎斯大貨車。
“難道是她?”華塵雨揚起下巴,直愣愣地望著她的背影,競呆立在那兒。
“哎,看傻了,被哪個姑娘給勾住了,快走哇!”身旁的一個叫王英華的女青年,不容分說地拽著華塵雨登上另一輛大貨車。
王英華是華塵雨的中學同桌,扎著兩個齊耳小辮,大眼睛、尖下頜,生性潑辣,敢作敢為,同學們都叫她“小辣椒”。華塵雨不僅聰明好學,而且體格健壯,長相也有特點,受到了一些女同學的青睞,可華塵雨卻一直對班裡的女同學不感興趣。旁人以為華塵雨自恃清高。其實在他的心裡,這些女生都不是他心儀的對象,唯一令他心動的卻是上國小時認識的葉蘭香。那時的葉蘭香梳著兩個小辮,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清澈如水,而她嘴角下那個小巧的黑痣更顯特別。後來華塵雨才知道她由於學習出眾,跳級一年來到了他們班,成為了他的同桌,而且在一個學習小組。那次華塵雨救了葉蘭香之後,她對華塵雨有了明顯的好感,那雙純淨而明亮的目光常常跟隨他的身影。於是,葉蘭香的形象在華塵雨年少懵懂的心裡激起了一層好奇的漣漪。半年後,她卻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學校,從此便杳無音信。升入中學後,“小辣椒”成了華塵雨的同桌,她漸漸對華塵雨產生了好感。在那個還比較保守的年代,“小辣椒”卻大膽地對華塵雨表示親近。華塵雨雖想迴避,可架不住她火辣辣的攻勢,特別是後來的“文革”風暴將華塵雨的父親掃入牛棚時,多數同學像躲瘟神般離他而去,只有“小辣椒”敢不顧家人阻撓仍與華塵雨來往。
經過幾個小時的顛簸,他們終於在黃昏時到達了目的地。“大鬍子”營長將這幾十號人迎進了一個簡陋的大房子。
P3-5
一抹殘陽映紅了大片的火燒雲,正疲憊地從這個東北大都市的地平線上悄悄隱退。
喧囂了一天的城市慢慢地安靜下來。
突然,從城區的一個胡同內,傳來女孩尖利的呼救聲,打破了這個黃昏的寧靜。
路過此地的一個男孩好奇地朝著驚叫聲飛奔而去。
只見兩個十幾歲的野小子正糾纏著一個看上去只有十一二歲的小女孩。
“這不是新到咱班的葉蘭香嗎?”男孩一怔,不假思索地對那倆小子大叫道:“住手!”
其中一個小子轉身一看,竟是一個比自己矮半頭,說話還帶著稚氣的男孩子,遂不屑地叫道:“哪冒出的小屁孩,撅個下巴,趕緊滾!”
女孩滿臉驚恐,雙手抱胸,身子瑟瑟發抖,一見到男孩便投來救援的目光,聲音顫抖地叫道:“華塵雨。”
被女孩叫作華塵雨的男孩,儘管只有十二歲,卻已在少年體校的武術班學了三年多,身手已是相當敏捷。華塵雨毫不猶豫地沖了上去,未等那倆小子反應過來,已三拳兩腳將他倆撂倒在地,那倆小子倒在地上哎喲哎喲如殺豬般慘叫著。
華塵雨將葉蘭香送回了家。葉蘭香的母親剛一開門,窗台上一盆散發著幽香的蘭花便映入他的眼帘。
不久,葉蘭香因搬家離開了學校。從那以後,她便像謎一樣從華塵雨的世界裡消失了。可她那小巧的鼻子,秀麗清純的大眼睛卻深嵌在了華塵雨的心裡。
華塵雨萬萬沒有想到,一九六八年的秋天,那場聲勢浩大的上山下鄉運動,使兩人意外相遇,由此他們的關係發生了奇妙的變化。
此時的華塵雨已是個十八歲的小伙子,個頭已竄到了一米八,寬肩窄腰,濃眉大眼,鼻樑挺直,下巴突出使得他的長臉顯得更長了,同學們便戲稱他為“華下巴”。那張長臉平時看上去一臉的端莊,只是一笑時,嘴角調皮地向左翹,俏皮中帶著玩世不恭。
列車到達了盤山火車站。身穿綠色仿軍服的小青年魚貫而出,紛紛奔向載著行李的大貨車,華塵雨被人流裹挾著向前涌動。突然,一位身材勻稱、梳著兩個小辮、小巧的鼻子上鑲嵌著一雙清純大眼睛的女青年從華塵雨身邊一閃而過,奔向不遠處的一輛接站的嘎斯大貨車。
“難道是她?”華塵雨揚起下巴,直愣愣地望著她的背影,競呆立在那兒。
“哎,看傻了,被哪個姑娘給勾住了,快走哇!”身旁的一個叫王英華的女青年,不容分說地拽著華塵雨登上另一輛大貨車。
王英華是華塵雨的中學同桌,扎著兩個齊耳小辮,大眼睛、尖下頜,生性潑辣,敢作敢為,同學們都叫她“小辣椒”。華塵雨不僅聰明好學,而且體格健壯,長相也有特點,受到了一些女同學的青睞,可華塵雨卻一直對班裡的女同學不感興趣。旁人以為華塵雨自恃清高。其實在他的心裡,這些女生都不是他心儀的對象,唯一令他心動的卻是上國小時認識的葉蘭香。那時的葉蘭香梳著兩個小辮,一雙會說話的大眼睛清澈如水,而她嘴角下那個小巧的黑痣更顯特別。後來華塵雨才知道她由於學習出眾,跳級一年來到了他們班,成為了他的同桌,而且在一個學習小組。那次華塵雨救了葉蘭香之後,她對華塵雨有了明顯的好感,那雙純淨而明亮的目光常常跟隨他的身影。於是,葉蘭香的形象在華塵雨年少懵懂的心裡激起了一層好奇的漣漪。半年後,她卻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學校,從此便杳無音信。升入中學後,“小辣椒”成了華塵雨的同桌,她漸漸對華塵雨產生了好感。在那個還比較保守的年代,“小辣椒”卻大膽地對華塵雨表示親近。華塵雨雖想迴避,可架不住她火辣辣的攻勢,特別是後來的“文革”風暴將華塵雨的父親掃入牛棚時,多數同學像躲瘟神般離他而去,只有“小辣椒”敢不顧家人阻撓仍與華塵雨來往。
經過幾個小時的顛簸,他們終於在黃昏時到達了目的地。“大鬍子”營長將這幾十號人迎進了一個簡陋的大房子。
P3-5
序言
葉辛
40多年前,中國的大地上發生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波瀾壯闊”四個字,不是我特意選用的形容詞,而是當年的習慣說法,廣播裡這么說,報紙的通欄大標題里這么寫。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當年還是毛澤東主席的偉大戰略部署,是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百年大計,千年大計,萬年大計。
這一說法,也不是我今天的特意強調,而是天天在我們耳邊一再重複宣傳的話,以至於老知青們今天聚在一起,講起當年的話語,憶起當年的情形,唱起當年的歌,仍然會氣氛熱烈,情緒激烈,有說不完的話。
說“波瀾壯闊”,還因為就是在“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和召喚之下,1600多萬大中城市畢業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奔赴農村,奔赴邊疆,奔赴草原、漁村、山鄉、海島,在大山深處,在戈壁荒原,在兵團、北大荒和西雙版納,開始了這一代人艱辛、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
講完這一段話,我還要作一番解釋。首先,我們習慣上講,中國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有1700萬,我為什麼用了1600萬這個數字。其實,1700萬這個數字,是國務院知青辦的權威統計,應該沒有錯。但是這個統計,是從1955年有知青下鄉這件事開始算起的。研究中國知青史的中外專家都知道,從1955年到1966年“文革”初始,十多年的時間裡,全國有100多萬知青下鄉,全國人民所熟知的一些知青先行者,都在這個階段湧現出來,宣傳開去。而發展到“文革”期間,特別是1968年12月21日夜間,毛主席的最新最高指示發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掀起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那個年頭,毛主席的話,一句頂一萬句;毛主席的指示,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且落實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要“不過夜”。於是乎全國城鄉迅疾地行動起來,在隨後的10年時間裡,有1600萬知青上山下鄉。而在此之前,知識青年下鄉去,習慣的說法是下鄉上山。我最初到貴州山鄉插隊落戶時,發給我們每個知青點集體戶的那本小小的刊物,刊名也是《下鄉上山》。在大規模的知青下鄉形成波瀾壯闊之勢時,才逐漸規範成“上山下鄉”的統一說法。
我還要說明的是,1700萬知青上山下鄉的數字,是國務院知青辦根據大中城市上山下鄉的實際數字統計的,比較準確。但是這個數字仍然是有爭議的。
為什麼呢?
因為國務院知青辦統計的是大中城市上山下鄉知青的數字,沒有統計千百萬回鄉知青的數字。回鄉知青,也被叫作本鄉本土的知青,他們在縣城中學讀書,或者在縣城下面的區、城鎮、公社的中學讀書,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他們讀到國中畢業,照樣可以考高中;他們讀到高中畢業,照樣可以報考全國各地所有的大學,就像今天的情形一樣,不會因為他們畢業於區級中學、縣級中學不允許他們報考北大、清華、復旦、交大、武大、南大。只要成績好,名牌大學照樣錄取他們。但是在上山下鄉“一片紅”的大形勢之下,大中城市的畢業生都要匯入上山下鄉的洪流,本鄉本土的畢業生理所當然地也要回到自己的鄉村里去。他們的回歸對政府和國家來說,比較簡單,就是回到自己出生的村寨上去,回到父母身邊去。那裡本來就是他們的家。學校和政府不需要為他們支付安置費,也不需要為他們安排交通,只要對他們說,大學停辦了,你們畢業以後回到鄉村,也像你們的父母一樣參加農業勞動,自食其力。千千萬萬本鄉本土的知青就這樣回到了他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鄉村里。他們的名字叫“回鄉知青”,也是名副其實的知青。
而大中城市的上山下鄉知青,和他們就不一樣了。他們要離開從小生活的城市,遷出城市戶口,註銷糧油關係,而學校、政府、國家還要負責把他們送到農村這一“廣闊天地”中去。離開城市去往鄉村,要坐火車,要坐長途公共汽車,要坐輪船,像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長沙的知青,有的往北去到“反修前哨”的黑龍江、內蒙古、新疆,有的往南到海南、西雙版納,路途相當遙遠,所有知青的交通費用,都由國家和政府負擔。而每一個插隊到村莊、寨子裡去的知青,還要為他們撥付安置費,下鄉第一年的糧食和生活補貼。所有這一切必須要核對準確,做出計畫和安排,國務院知青辦統計離開大中城市上山下鄉知青的人數,還是有其依據的。
其實我鄭重其事寫下的這一切,每一個回鄉知青當年都是十分明白的。在我插隊落戶的公社裡,我就經常遇到縣中、區中畢業的回鄉知青,他們和遠方來的貴陽知青、上海知青的關係也都很好。
但是現在他們有想法了,他們說:我們也是知青呀!回鄉知青怎么就不能算知青呢?不少人覺得他們的想法有道理。於是乎,關於中國知青總人數的說法,又有了新的版本,有的說是2000萬,有的說是2400萬,也有說3000萬的。
看看,對於我們這些過來人來說,一個十分簡單的統計數字,就要結合當年的時代背景、具體政策,費好多筆墨才能講明白。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中,還有多多少少類似的情形啊,諸如兵團知青、國營農場知青、插隊知青、病退、頂替、老三屆、工農兵大學生,等等等等,對於這些顯而易見的字眼,今天的年輕一代,已經看不甚明白了。我就經常會碰到今天的中學生向我提出的種種問題:憑啥你們上山下鄉一代人要稱“老三屆”?比你們早讀書的人還多著呢,他們不是比你們更老嗎?噯,你們怎么那樣笨,讓你們下鄉。你們完全可以不去啊,還非要爭著去,那是你們活該……
有的問題我還能解答,有的問題我除了苦笑,一時間都無從答起。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武漢大學出版社推出反映知青生活的“黃土地之歌”、“紅土地之歌”和“黑土地之歌”系列作品這一大型項目,實在是一件大好事。既利於經歷過那一時代的知青們回顧以往,理清脈絡;又利於今天的年輕一代,懂得和理解他們的上一代人經歷了一段什麼樣的歲月;還給歷史留下了一份真切的記憶。
對於知青來說,無論你當年下放在哪個地方,無論你在鄉間待過多長時間,無論你如今是取得了很大業績還是默默無聞,從那一時期起,我們就有了一個共同的稱呼:知青。這是時代給我們留下的抹不去的印記。
歷史的巨輪帶著我們來到了2012年,轉眼間,距離那段已逝的歲月已40多年了。40多年啊,遺憾也好,感慨也罷,青春無悔也好,不堪回首也罷,我們已經無能為力了。
我們所擁有的只是我們人生的過程,40多年裡的某年、某月、某一天,或將永久地銘記在我們的心中。
風雨如磐見真情,
歲月蹉跎志猶存。
正如出版者所言:1700萬知青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雖談不上“感天動地”,但也是共和國同時代人的成長史。事是史之體,人是史之魂。1700萬知青的成長史也是新中國曆吏的一部分,不可遺忘,不可斷裂,亟求正確定位,給生者或者死者以安慰,給昨天、今天和明天一個交待。
是為序。
40多年前,中國的大地上發生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波瀾壯闊”四個字,不是我特意選用的形容詞,而是當年的習慣說法,廣播裡這么說,報紙的通欄大標題里這么寫。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當年還是毛澤東主席的偉大戰略部署,是培養和造就千百萬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百年大計,千年大計,萬年大計。
這一說法,也不是我今天的特意強調,而是天天在我們耳邊一再重複宣傳的話,以至於老知青們今天聚在一起,講起當年的話語,憶起當年的情形,唱起當年的歌,仍然會氣氛熱烈,情緒激烈,有說不完的話。
說“波瀾壯闊”,還因為就是在“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和召喚之下,1600多萬大中城市畢業的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奔赴農村,奔赴邊疆,奔赴草原、漁村、山鄉、海島,在大山深處,在戈壁荒原,在兵團、北大荒和西雙版納,開始了這一代人艱辛、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
講完這一段話,我還要作一番解釋。首先,我們習慣上講,中國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有1700萬,我為什麼用了1600萬這個數字。其實,1700萬這個數字,是國務院知青辦的權威統計,應該沒有錯。但是這個統計,是從1955年有知青下鄉這件事開始算起的。研究中國知青史的中外專家都知道,從1955年到1966年“文革”初始,十多年的時間裡,全國有100多萬知青下鄉,全國人民所熟知的一些知青先行者,都在這個階段湧現出來,宣傳開去。而發展到“文革”期間,特別是1968年12月21日夜間,毛主席的最新最高指示發表,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掀起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潮。那個年頭,毛主席的話,一句頂一萬句;毛主席的指示,理解的要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且落實毛主席的最新指示,要“不過夜”。於是乎全國城鄉迅疾地行動起來,在隨後的10年時間裡,有1600萬知青上山下鄉。而在此之前,知識青年下鄉去,習慣的說法是下鄉上山。我最初到貴州山鄉插隊落戶時,發給我們每個知青點集體戶的那本小小的刊物,刊名也是《下鄉上山》。在大規模的知青下鄉形成波瀾壯闊之勢時,才逐漸規範成“上山下鄉”的統一說法。
我還要說明的是,1700萬知青上山下鄉的數字,是國務院知青辦根據大中城市上山下鄉的實際數字統計的,比較準確。但是這個數字仍然是有爭議的。
為什麼呢?
因為國務院知青辦統計的是大中城市上山下鄉知青的數字,沒有統計千百萬回鄉知青的數字。回鄉知青,也被叫作本鄉本土的知青,他們在縣城中學讀書,或者在縣城下面的區、城鎮、公社的中學讀書,如果沒有文化大革命,他們讀到國中畢業,照樣可以考高中;他們讀到高中畢業,照樣可以報考全國各地所有的大學,就像今天的情形一樣,不會因為他們畢業於區級中學、縣級中學不允許他們報考北大、清華、復旦、交大、武大、南大。只要成績好,名牌大學照樣錄取他們。但是在上山下鄉“一片紅”的大形勢之下,大中城市的畢業生都要匯入上山下鄉的洪流,本鄉本土的畢業生理所當然地也要回到自己的鄉村里去。他們的回歸對政府和國家來說,比較簡單,就是回到自己出生的村寨上去,回到父母身邊去。那裡本來就是他們的家。學校和政府不需要為他們支付安置費,也不需要為他們安排交通,只要對他們說,大學停辦了,你們畢業以後回到鄉村,也像你們的父母一樣參加農業勞動,自食其力。千千萬萬本鄉本土的知青就這樣回到了他們生於斯、長於斯的鄉村里。他們的名字叫“回鄉知青”,也是名副其實的知青。
而大中城市的上山下鄉知青,和他們就不一樣了。他們要離開從小生活的城市,遷出城市戶口,註銷糧油關係,而學校、政府、國家還要負責把他們送到農村這一“廣闊天地”中去。離開城市去往鄉村,要坐火車,要坐長途公共汽車,要坐輪船,像北京、上海、天津、廣州、武漢、長沙的知青,有的往北去到“反修前哨”的黑龍江、內蒙古、新疆,有的往南到海南、西雙版納,路途相當遙遠,所有知青的交通費用,都由國家和政府負擔。而每一個插隊到村莊、寨子裡去的知青,還要為他們撥付安置費,下鄉第一年的糧食和生活補貼。所有這一切必須要核對準確,做出計畫和安排,國務院知青辦統計離開大中城市上山下鄉知青的人數,還是有其依據的。
其實我鄭重其事寫下的這一切,每一個回鄉知青當年都是十分明白的。在我插隊落戶的公社裡,我就經常遇到縣中、區中畢業的回鄉知青,他們和遠方來的貴陽知青、上海知青的關係也都很好。
但是現在他們有想法了,他們說:我們也是知青呀!回鄉知青怎么就不能算知青呢?不少人覺得他們的想法有道理。於是乎,關於中國知青總人數的說法,又有了新的版本,有的說是2000萬,有的說是2400萬,也有說3000萬的。
看看,對於我們這些過來人來說,一個十分簡單的統計數字,就要結合當年的時代背景、具體政策,費好多筆墨才能講明白。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中,還有多多少少類似的情形啊,諸如兵團知青、國營農場知青、插隊知青、病退、頂替、老三屆、工農兵大學生,等等等等,對於這些顯而易見的字眼,今天的年輕一代,已經看不甚明白了。我就經常會碰到今天的中學生向我提出的種種問題:憑啥你們上山下鄉一代人要稱“老三屆”?比你們早讀書的人還多著呢,他們不是比你們更老嗎?噯,你們怎么那樣笨,讓你們下鄉。你們完全可以不去啊,還非要爭著去,那是你們活該……
有的問題我還能解答,有的問題我除了苦笑,一時間都無從答起。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武漢大學出版社推出反映知青生活的“黃土地之歌”、“紅土地之歌”和“黑土地之歌”系列作品這一大型項目,實在是一件大好事。既利於經歷過那一時代的知青們回顧以往,理清脈絡;又利於今天的年輕一代,懂得和理解他們的上一代人經歷了一段什麼樣的歲月;還給歷史留下了一份真切的記憶。
對於知青來說,無論你當年下放在哪個地方,無論你在鄉間待過多長時間,無論你如今是取得了很大業績還是默默無聞,從那一時期起,我們就有了一個共同的稱呼:知青。這是時代給我們留下的抹不去的印記。
歷史的巨輪帶著我們來到了2012年,轉眼間,距離那段已逝的歲月已40多年了。40多年啊,遺憾也好,感慨也罷,青春無悔也好,不堪回首也罷,我們已經無能為力了。
我們所擁有的只是我們人生的過程,40多年裡的某年、某月、某一天,或將永久地銘記在我們的心中。
風雨如磐見真情,
歲月蹉跎志猶存。
正如出版者所言:1700萬知青平凡而又非凡的人生,雖談不上“感天動地”,但也是共和國同時代人的成長史。事是史之體,人是史之魂。1700萬知青的成長史也是新中國曆吏的一部分,不可遺忘,不可斷裂,亟求正確定位,給生者或者死者以安慰,給昨天、今天和明天一個交待。
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