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佛教

香港佛教

香港佛教是宗教的一類,香港與佛教淵源源遠流長。大體而言,由於香港居民多為廣東人,故香港佛教在本質上是廣東佛教之延伸。然近數十年來,由於社會型態之變易,乃逐漸發展出一種與舊日廣東佛教不全相同之型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香港佛教
  • 發展緣由:社會型態之變易
  • 發展方向:文化,教育,弘法和慈善事業
  • 傳入時期:魏晉南北朝時代
發展歷程,弘法活動,文化事業,教育事業,弘法事業,慈善事業,

發展歷程

香港原屬廣東新安縣,唐代時為南海貿易、交通必經之地,古稱屯門。一八四二 年,清廷割讓給英國,始為英屬地。迄今,已成為國際知名的東方港口。
香港佛教,遠在西元四二八年中國魏晉南北朝時代就由中國大陸傳入。此地最早的佛教史跡為唐代杯度禪師駐錫的道場,有杯度庵與靈渡寺,到今天還有杯度洞、杯度井等遺蹟。當地幾乎與廣州同時有佛教的存在。
自一八四二年英人接管香港以後,人口日漸增多,慢慢發展成今日聞名於世的世界大商港。一直到一九一六年,學佛人士才開始發起佛學會,兩年後又設立極樂院。 一九二○年,太虛大師應邀前來說法,開香港宣講佛學的風氣。一九二五年,真言宗人士籌組居士林。兩年後,茂峰法師專程前往弘揚天台教義,帶動了很多人學佛。於是有心人士開設蟠桃天、衛樂國、小隻園等素食館,兼流通法器佛經,積極傳揚佛教。一九二八年,“哆哆佛學社”設立,專弘淨土。翌年,又有竹林禪寺、鹿野苑、女子佛學院創立,一時素食、講經、弘法的風氣頗盛,遂有一九三一年“香港佛教聯合會”,一九三二年“香港佛教青年會”的相繼成立,以及一九三五年《人海燈》月刊的發行。一九三六年,虛雲和尚主持由東華醫院舉辦的香港有史以來第一次的“萬善眾緣水陸法會”。至此,天台、淨土、禪宗、密宗,乃至法相等宗都在香港次第展開,奠定了佛教相當的基礎。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六年,數百名僧侶陸續由大陸南來,一時全港約四十所的寺院都顯得非常擁擠,可以說是人才濟濟。到了一九六○年,寺院的增建已達一百二十餘所。
目前全港最大寺院為大嶼山寶蓮禪寺,夙有“香港第一禪林”之稱,清末宣統年間(一九○九至一九一一),大悅、頓修二禪師自江蘇金山來此開山。一九一二年以後,大雄寶殿歷經多次擴建,到一九六九年落成,該寺遂成為東南亞著名佛寺之一。又該寺興建有全世界最大的銅製佛像一尊,高二十六尺,重二百四十八噸,於一九九四年開光。
香港佛教最大特色是以大乘教義為主,各宗並容,其中禪宗、淨土宗、法相宗和密宗最為興盛。據一九八八年香港佛教聯合會提供有關香港佛教近況指出,目前寺院佛堂已有四百五十所、佛教團體三十餘個、佛學院二所、比丘三百人、比丘尼二千人、佛教徒六十五萬多人。

弘法活動

文化事業

除有超過十種以上的佛教刊物流通外,亦大量出版佛經、佛學著作和譯著,並舉行不定期的佛教文化展覽,尤以一九八二年舉行的清版《龍藏》展覽以及一九七三、一九八七年之“此岸彼岸”弘法活動展(包括一系列講演)最具特色,且最能普及社會各階層。

教育事業

香港佛教教育在佛教團體熱心推動下,現有佛學院、大專書院、中國小、幼稚園等計七十多所,另有八所佛教圖書館開放給香港民眾閱覽和自修。

弘法事業

佛學講座有傳統“開大座”和“現代講演”兩種方式,並有電台和視聽弘法節目。其他如禪坐、佛七、禪七、誦經、放生、合唱團、朝聖團、短期出家等,尤其是每年由佛香精舍舉辦的“星雲大師佛學講座”,更廣泛接引有志青年、政府官員、知識分子,甚至影歌星等社會各界大眾探討佛理,使佛教更落實於社會各階層。此外,寶蓮禪寺每年一次傳授千佛三壇大戒,紹隆佛種。
一九九○年由永惺法師主辦的“香港佛教此岸彼岸弘法會”,在紅磡體育館舉辦三天的“星雲大師佛學講座”,共吸引六萬多位聽眾前來聞法,使得香港社會大受震撼。此後,星雲年年在香港紅磡體育館佛學講座,聞法民眾有增無減,改變了香港佛教,提升佛教在香港的地位,奠定了佛教在香港的弘法基礎。

慈善事業

慈善事業包括佛教醫院、墳場、診療所、護理院、安老院、託兒所、青年康樂營等。香港佛教慈善機構除了提供火災、水災、風災、地震等救助外,每年均舉辦冬令 賑濟活動。
經三十年來的長期發展,香港佛教在若舜、靄亭、倓虛、樂果、覺光、洗塵、常惺、圓果法師及林楞真、嚴寬祜、霍韜晦、黃允畋等居士努力下,已有若干明顯的進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