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目
香囊
拼音
xiāng náng
引證解釋
1、盛香料的小囊。佩於身或懸於帳以為飾物。
三國 魏 繁欽 《定情》詩:“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
唐 張鷟 《遊仙窟》:“屏風十二扇,畫鄣五三張。兩頭安彩幔,四角垂香囊。”
《
紅樓夢》第八七回:“小几上卻擱著剪破了的香囊和兩三截兒扇袋並那鉸拆了的穗子。”
曉立 《節序·風俗和藝術》:“五月初五端午節,
艾葉遍插,龍舟
競渡,孩子們額頭點上雄黃,姑娘們巧手做著各種彩色粽子、香囊。”
2.有香味的取暖器。
唐
白居易《江南喜逢蕭九徹因話長安舊遊戲贈五十韻》:“拂胸輕粉絮,
暖手小香囊。”
唐
王建《
秋夜曲》之一:“香囊火死香氣少,向帷合眼何時曉。”
3.借指荔枝。
閩 徐夤 《荔枝》詩之一:“朱彈星丸粲日光,綠瓊枝散小香囊。”
4.指麝的藏香器官。
《文匯報》1991年2月6日:“而且偏偏又只有雄麝藏有香囊,平均殺死3頭麝才能獲取一個香囊,致使麝急劇減少。”
香囊簡介
香囊又名
香袋、花囊,也叫
荷包。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 它是用彩色絲線在彩綢上繡制出各種內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圖案紋飾,縫製成形狀各異、大小不等的小繡囊,內裝多種濃烈芳香氣味的中草藥研製的細末。古代的香囊是用來提神的,也有用香料來做的,因其香適合很多人的喜歡,後逐步改為純香料。
關於現代的用法是放在衣柜上做防蛀用,因為可以保留其香氣,(香薰)也有用來清晰房間,保持室內空氣充足而有香氣。就是放在一小火堆上面蒸發香氣,把過期的香水放在上面燃燒也可以的。搭配一定水……
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
白芷、川芎、芩草、排草、
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 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術品。
滿族香囊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是滿族婦女掛在身上裝香料、香花的裝飾品。香囊質地種類很多,有玉鏤雕的,金累絲、銀累絲、點翠鑲嵌和絲繡的。
在百花盛開的春夏季節,滿族婦女采來白蘭花、茉莉花、玳玳花放人香囊中,掛在身上,以聞其香。冬天無香花時節,放上香料、香草,掛在身上提神開竅。尤其在暑天三伏,在香囊中放入紫金錠,既能避暑防瘟,又能防蚊驅蟲。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象徵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老虎、豹子、猴子上竿、鬥雞趕兔等。由於香囊製作工藝精緻、漂亮,滿族婦女除將香囊掛在身上以外,還將香囊掛在自己的寢帳中,不僅起到裝飾作用,還能薰染、淨化空氣,對身心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香囊種類
一般製成圓形、方形、橢圓形、倭角形、葫蘆形、石榴形、桃形、腰圓形、方勝形等等,囊多是兩片相合中間鏤空,也有的中空縮口,但都必須有孔透氣,用以散發香味。香囊長約十厘米,寬五厘米,厚二厘米。頂端有便於懸掛的絲絛,下端系有結出百結(百吉)的繫繩絲線
彩絛或珠寶流蘇。戴香囊頗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象徵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鬥雞趕免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製作一二枚別致的香包,趕有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著心上人送給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圍男女的評論,直夸小伙的對象心靈手巧。
香囊製作
材料
製作香囊的材料主要有蒼朮、山奈、
白芷、菖蒲、藿香、
佩蘭、川芎、香附、薄荷、香櫞、辛夷、艾葉,另加冰片,還可以適當加入蘇合香、益智仁、高良姜、陳皮、零陵香等藥材。香囊囊體可採用單面絨布等布面材料,囊體可根據需要作成多種造形和花色,如吉祥物、生肖動物、卡通人物等。
留香緩釋劑的充填
囊體縫製好後,即可向裡面充填留香緩釋劑由高分子聚合物或普通矽膠和填料配製而成。高分子聚合物可採用丙烯酸聚合物、澱粉聚合物等材料;填料可選用硅藻土、白炭黑等。高分子聚合物和真烊比例為5:1。留香緩釋劑的填充量約為囊體體積的1/3,裝好留香緩釋劑後,將香囊口縫合好,用塑膠袋或精美紙盒包裝後即為成品。
加香方法
選擇自己喜歡的香水,加2倍的清水稀釋,再把香囊浸泡在稀釋的液體中,待其充分吸收後,取出晾乾即可。還有一種方法是先把香囊在清水中浸泡在稀釋的液體中,待其充分吸收後,取出晾乾即可。還有一種方法是先把香囊在清水中浸泡1-2小時後,取出香囊體將香水的原液直接噴灑在香囊上面,充分吸收後即可。
含義
香囊的風情
意味是在男女情事上。有一說,女子佩香囊意謂有所歸屬,這也是中國不少民族用贈香囊(荷包)來表示愛慕之情的緣故。香囊在我們通常的概念中,就是定情之物,它傳情達意的密碼是多種多樣的,含蓄且優美。古人佩戴香囊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據《禮記.內則》:“子事父母,左右佩用;……衿纓,以適父母舅姑。”就是說青年人去見父母長輩時要佩戴“衿纓”即編織的香囊以示敬意。又因為香囊是隨身之物,戀人之間也常常把它當做禮物相互贈送,以表衷情。許多香囊都有魚的形象,魚是中國傳統的隱語,有期重性事融治的意思。我曾看到一幅香囊傳物的照片,極為複雜精緻,最上處是綠荷托紅蓮,下連色彩斑斕、搖頭擺尾、妝甚愉悅的魚,魚的身體邊緣襯有水紋,水紋之下是五色串珠纓絡。魚喻男,蓮喻女。那首著名的古詩:“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其實是一首艷詩。唐代女詩人薛濤在與詩人元稹分手之後有一首哀怨之作《魚離地》:“戲躍蓮池四五秋,常搖朱尾弄銀鉤。無端擺斷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這樣的詩篇上面,應該壓著一個剪斷的魚蓮香囊,睹物思往情,淒艷的效果就出來了。這是一個平面設計的方案。
侗族有一種香囊很有意思,比起魚蓮荷包這樣的彎彎繞來說,就顯得樸實、直接:心形或葫蘆形的繡囊下面,墜著圓滾滾的小人,獻給情郎,寓意為“我為你生娃娃”。在電視風俗節目中看到過丟荷包的鏡頭,花紅柳綠的少數民族姑娘丟出了這樣的荷包,臉上現出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很罕見的羞色。
傳說
傳說一
安史亂起,
唐玄宗帶著
楊貴妃一行人倉皇西狩,馬嵬坡六軍不發,唐玄宗
犧牲了楊貴妃的生命,讓她獨自去承擔釀成國家戰亂的責任。楊貴妃被絞殺後,屍體被匆忙就地埋葬。待到收復西京以後,唐玄宗派人悄悄將她的遺體移葬,辦事宦官發現貴妃的遺體只剩下瑩瑩白骨一架,唯有臨死時佩戴在胸前的香囊還完好似昔,他把香囊取下復命。垂垂老矣的太上皇玄宗見到香囊睹物思人,當年驪山歌舞的歡樂宛在,伊人的濃愛只留下眼前這隻香囊!他把香囊裝入衣袖,不禁老淚縱橫。八十年過去後,詩人
張祜感嘆此物此事,寫下了《太真香囊子》一詩:
蹙金妃子小花囊,銷耗胸前結舊香。
誰為君王重解得,一生遺恨繫心腸。
沒有人再能為玄宗解開這隻小小的香囊了,說不清楚是愛還是恨的情感,除了玉環誰人能解得開呢?
傳說二
《晉書賈午傳》中記載了
賈充的小女兒賈午與她父親賈充的幕僚韓壽相戀的故事,幽會時賈午以西域的香料相贈,不料上朝時韓壽身上的香味被賈充察覺,他猜到了事情的原由以後,沒有責怪女兒,而是讓女兒嫁給了
韓壽,並因此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這西域之香應該由賈午裝在自己親手做的香囊里相贈,才不算辱沒了貴重禮物和女兒家的一番情意。《
紅樓夢》里林妹妹也曾給寶哥哥做過香囊,一針一線都凝結著她的情思。有一回寫黛玉誤會寶玉把她送他的香囊送了人,賭氣把正在做的另一個剪了,香囊卻是寶玉貼身戴著,怎么會送人?當芳華不再、紅雨落盡的時候,見香囊猶見伊人,卻只怕寶玉已是不忍再看了。“成泥做土香如故,卻為誰?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如今的人們通常在每年端午節前後給孩子們佩戴香囊,以求驅蟲、避邪、保平安。
著名產地
甘肅
慶陽,被譽為中國中國香囊刺繡之鄉,綜觀慶陽
香包,傳統色彩濃重,工藝精湛,立體感強,動靜互補,民俗意識深厚,均有其美好的象徵性,是民間藝術瑰寶。作為端午節的民間傳統飾物,慶陽香包寄託著人們心靈深處的美好訴求,滲透著"祈福避邪"的象徵意義,件件都被賦予展現生命、活力,表達思想、信仰,揭示人性、欲望的民俗文化內涵,充分反映了勞動人民純樸、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蘊含著華夏古老文明博大、雄奇、陽剛的民族魂魄。
慶陽香包之所以有如此久遠的歷史,主要因為慶陽有著濃郁的農耕文化習俗。農耕文化一個最顯著的特點是男耕女織。在生產力較為發展的前提下,女人們除完成織布縫衣外,還做一些工藝品、禮品用來點綴生活,聯絡感情,香包也就由此而生並廣為流傳。這些香包給人以原始生命的壯美感,包含和浸透著古代哲學的神秘色彩,內容無所不包,多以人類童年期的多種崇拜和原始圖騰為主題。在慶陽,香包無處不在,隨處可見。它掛在農村老漢的旱菸袋上,戴在鄉里孩子的頭上,穿在農家姑娘的身上。端陽節這一天,大小孩子都要戴香包,尤其是孩子,前胸、後背、肩上綴滿了各種各樣表示吉祥祝福、驅邪鎮惡的香包。這一天的慶陽,大街小巷和嶺上塬下,猶如一個香包的博覽會,城鎮鄉村香氣四溢,可謂“香飄十里,陶醉八鄉”。
慶陽香包是一門傳統工藝,現在主要的傳承人有
李秀娥、
賀梅英等。目前慶陽香包繡制面臨著手工產品被現代複製品取代的局面,刺繡工藝漸已失傳,具備民俗文化知識的極少數工作者多半退休,研究人才奇缺,後繼乏人,亟待搶救、保護。近年來,慶陽市以香包為名片,大力開發獨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並以此作為慶陽經濟社會發展的宣傳名片,大踏步邁向全國,邁出國門。從2002年開始,慶陽市每年在端陽節期間都要舉辦“中國·慶陽香包民俗文化節”,吸引了大批海內外的客商雲集慶陽。目前,慶陽已被命名為“
中國香包刺繡之鄉”。千家萬戶的香包生產基地,遍布城鄉的香包開發公司,使慶陽香包名片傳遍了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