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相關解釋,船首錨的作用,首錨的拋投方式,船首拋錨,首尾拋錨,與尾錨錨比較,兩拋與三拋,類型及特點,有桿錨,無桿錨,大抓力錨,特種錨,錨的丟失與防止,錨卸扣引起,錨鏈引起,補充,
概念
本義:船停泊時在船首所用的設備。一般為鐵制或鋼製。
如:錨具(船首兩側各有首錨一具,另有備有錨、流錨及小型錨等);錨纜(系錨的粗繩或鐵鏈);錨鏈孔(艏之兩旁各有一小孔,以備起錨時將錨鏈由此孔收進,錨則緊貼於外之鋼板上)。
相關解釋
錨泊:[船舶] 拋錨停泊,它是一條錨泊於深圳灣邊的一萬四千噸客輪。
錨泊地:適於船舶停靠或下錨寄碇的地方;特指為照料貨運而保留的空間(如碼頭)。
錨地:船隻拋錨停泊或適於停泊的地方。
錨定:用錨定樁(如將臂式起重機或挖泥機)錨住或穩定住。
其實現在的船並不是在停好以後再將錨具拋下去,而是在運動中,將錨拋下去,使錨鏈平鋪在海床上。 其實就錨本身而言,錨的抓地力的70%以上是由托在海床上的錨鏈提供的。錨的本身指提供不到30%的抓地力。
船首錨的作用
主要就是固定、穩定船。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首錨要起作用,最基本的條件是在海底等鉤住東西。 如果錨鏈不夠長,首錨不會起作用。 如果海底是平坦的,或者是錨鉤住的東西不是固定的,或者是鉤的不太牢,如果是風平浪靜還可以,一但海浪過大,造成錨鉤不住東西,會使錨失去其作用,這叫“走錨”,船在拋錨期間,出現走錨,是非常危險的,因為船在拋錨的時候一般主機都停了,如果立即開船,需要時間,沒有動力的船四處漂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才有了錨地這個概念,
錨地,言外之意, 海底下比較粗糙,另外,要能避風。
錨鏈的重量對於船來說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那點
摩擦力,不會起多大作用的。 另外,一般來說,拋錨時的船,錨鏈都是筆直的,這個時候錨鏈不會有什麼摩擦力。在海邊,會發現有很多的小漁船,她們的錨鏈是粗繩子。
在船上面看,錨鏈是直的,但是在水下有一段是和海床接近於平行(其實是貼著海底的)的錨提供抓力,而後通過錨鏈傳遞給船舶藉此抵抗海流、風浪的外載荷對於定位的影響,之所以有一段是貼著海底的是要考慮到受力的影響。
一個錨,錨鏈直挺挺的一拉就容易走錨而有一段貼著海底,可以提供一個裕度在一定範圍內是可以的。
首錨的重量是不大,但是多大的船用多大的錨是有規定的,這就是由於錨可以產生的抓力以及自身
慣性力的因素,錨鏈摩擦力也是有作用的,總的說來在深海如遇到大風浪,基本就只有看老天爺的意思了。
首錨的拋投方式
船舶拋錨停泊是常用停泊方法。其過程大致是:船上以錨鏈或錨索連線的首錨拋入水中著地,並使其齧入土中,錨產生的抓力與水底固結起來,把船舶牢固地系留在預定的位置,根據不同的水域、氣象條件和作業要求、首錨的拋投方法有所不同,常用的方式有首拋錨及首尾拋錨。
船首拋錨
船首拋錨,有拋單錨和雙錨兩種。一般情況下只拋單錨即能系牢船隻,只有在風浪特別大和錨地大狹小時拋雙錨。船首拋錨時,船體所受的風力、水流力及浪波衝擊力等外力最小,所以這種方式是拋錨停泊的主要方式,也是主錨布置在船首的主要原因。一般很小的船上和漁船上只配一個首錨。除此之外,任何船舶上都在船首配兩個主首錨。當船長達一定程度時,船上還應另設一個備用主錨,也稱為抗風錨。
首尾拋錨
若想使停泊的船舶總是以船舷,對著風向時,就採用首尾拋錨方式。首尾拋錨的方法,一般是將主錨從頂風方向拋出,從船尾把一根纜索繞過船舷外邊與已拋出的主 錨鏈聯結,然後再放出一些主錨鏈即可,另一種方法是,在首部主錨拋出後,再從尾部拋出尾錨。尾錨通常用小艇運出拋下,尾錨一般比主錨小,約為主錨的1/3。
與尾錨錨比較
不外乎拋錨固定和輔助調頭靠泊之外基本沒有其他作用了,現在船越大, 錨越少,一般大船隻需要2個首錨就夠了,再增加一個備錨,新的船舶尾錨都會再有了, 尾錨幾乎沒有任何作用和好處。
尾錨嚴重影響船舶螺旋槳的安全,不管停車還是動車的情況下,尾錨曾經導致多起螺旋槳受損的事故,所以在90年代以後造的船舶基本都沒有尾錨的。尾錨的拋錨效果也不好, 一般船舶尾部面積大,拋尾錨後,頂流情況下,錨的拉力要大很多,尾部會形成流衝擊現象, 發生尾顫。
兩拋與三拋
而如果選用兩個首錨曾經發生多起拋雙錨後錨鏈絞在一起的事故,一般拋錨選用一個錨就可以了,如果在海上拋錨,區域寬大,單錨拋錨可以產生自由旋迴圈,而拋雙錨抓力雖然強,但是容易發生絞錨事故。
再說拋三錨的難度很大,要使三個錨都達到平均受力幾乎是不可能的。起錨的難度也非常大,三錨是不可能採用的。至今沒看到拋三錨的船能安全起錨的。
類型及特點
錨的種類很多,大致分為有桿錨、無桿錨、大爪力錨及特種錨四大類型,十多種錨。
有桿錨
具有橫桿的錨為有桿錨。該類錨的特點是一個錨爪齧入土中,當錨在海底拖曳時,橫桿能阻止錨爪傾翻,起穩定作用。有桿錨中有海軍錨、層洛門錨、單爪錨及日式錨
海軍錨:是使用時間最悠久的典型有桿錨,亦稱為普通錨。該種錨抓力大,能穩固地抓住各種泥土,但收放不便,現代大型船舶上己不用作主錨,只在帆船上和小型內河船上作主錨,海軍的救生船和工程船上,可作作業定位錨使用。
層洛門錨:是錨爪可以轉動的海軍錨。在使用中,當一個爪入土時,另一個爪即能轉至錨柄並貼緊。該種錨在使用上比海軍錨方便,但抓力比海軍錨小,僅用一個螺栓連線錨柄,安全性差。故只能用在帆船和內河船上,錨重一般不超過一噸。
單爪錨:與海軍錨類似,僅只有一個爪,但其尺寸較大。該種錨的爪力比海軍錨更大。多種工程船的定位錨,挖泥船常用這種錨,能確保在挖泥作業時船不移動。
日式錨:是日本漁船上使用的一種雙爪錨,橫桿固定在錨冠下面,這樣不僅保持了抓力大的優點,而且收藏便利。
無桿錨
沒有橫桿,錨爪可以轉動的兩爪錨為無桿錨。該類錨的特點是,在工作中兩個爪同時齧入土中,穩定性好,對各種土質的適應性強,收藏方便。無桿錨發展較快,已由第一代發展到第三代。常用的無桿錨主要有霍爾錨、斯貝克錨、AC- 14及A-1型錨。
霍爾錨:霍爾錨為第一代現代標準型無桿轉爪錨。這種錨製作簡單、收藏方便、 抓力較大,抓住性良好。是大中型船舶主錨選擇的對象,我國喜歡用這種錨。
斯貝克錨:是霍爾錨的改良型,其結構特點是錨冠處裝有錨冠板及加強肋。因此,這種錨的爪極易轉向地面,穩定性更好,而且收藏時不擦傷船外板等。
AC- 14型錨:稱為無桿錨的第二代。其錨冠很寬,錨爪較粗長,且有縱向棱。這種錨重量大、抓力大。穩定性好。常用作大型貨櫃船、汽車運輸船及超大型油輪的主錨,是歐美諸國及日本常用的錨。
DA-1型錨:AD-1型錨被稱作第三代無桿錨,是目前世界上最穩定、結構最先進的錨。錨冠較寬且端部為三棱形,爪很長是用兩個斜面構成的倒V字形,兩爪之間的距離很小,這種錨有最合適的齧土角度,齧上面積大、抓力大、抓住性好、穩定性強、收藏方便,由於DA-1型錨幾乎全部由直斜面組成,起錨時附著泥沙少、沖洗方便,日本造船界認為此種錨是最理想,最有發展前途的錨。
大抓力錨
大抓力錨實際上是一種有桿轉爪錨,因其具有很大的抓重比,故稱為大抓力錨。 這類錨的特點是,錨爪的齧土面積大,抓持的底質深而多,抓力特人,但是錨爪易拉壞,收藏不方便。大抓力錨中有馬氏錨、丹福爾錨、快艇錨、施得林格錨及斯達托錨。
馬氏錨:馬氏錨的結構特點是錨爪寬大,並在爪中部外側有穩定桿,為防止石塊卡住錨爪不能轉動,而將爪內側製成弧形。馬氏錨有焊接和鑄造兩種製造形式。兩種形式的錨都是我國常用的。
丹福爾錨:與馬氏錨類似,只是穩定桿布置在錨的頂部。具稱這種錨的抓重比特別大,約是海軍錨的3倍。
施得林格錨:其結構特點是將穩定桿設計成傾斜狀,且兩爪間距離大,以防錨爪被碎石卡住。
快艇錨:故名思意,就是快艇使用的錨,其結構特點是兩爪比較靠近,橫桿裝在爪外側,錨冠較小。這種錨的抓力甚大,但橫桿易彎曲。
斯達托錨:是一種新型大抓力錨,抓重比高達15- 20。錨爪特別寬大,橫桿位於錨冠處,採用焊接形式。與其它錨不同之處是有一可拆的楔子,來改變爪轉動的角度。
特種錨
特種錨的形狀與用途與普通錨均不同。主要是指供浮筒、囤船、浮船塢等使用的 永久性系泊錨;破冰船上所用的冰錨及帆船和小艇上用的浮錨等。
錨的丟失與防止
船舶丟失錨和船舶丟失螺旋槳帽一樣,是經常發生的事,船錨是由錨卸扣與錨鏈連線在一起的,所以船錨丟失的情況有兩種。一是由錨卸扣的原因引起,二是由錨鏈的原因引起。
錨卸扣引起
錨卸扣為鋼質,是鍛造或焊接製成,其上有一銷栓。錨一般都吊放在船頭兩側的舷外,由於長期受大風浪的衝擊及收放時的撞擊,銷栓有鬆動和脫開的可能。當銷拴脫開時,就造成了船錨的丟失。
錨鏈引起
錨鏈由於使用年久,磨損嚴重,當正好將錨拋在堅硬的底質,又加上起錨速度過快時,將出現斷錨,也會造成丟錨。船錨的丟失是可以防止的,在船舶出航前應認真檢查錨卸扣的情況,若有鬆動,及時處理。錨鏈要按船舶檢驗要求,按時檢修和更換。 只要做到以上兩點,再加上起錨時速度要適當,船錨就不會丟失。
隨著科學技術和造船工業的發展,新型船錨會不斷出現,為船舶的安全將提供可靠的保障。
補充
起錨:鐵錨只有在離開船舶有一定距離時,錨鏈呈傾斜狀態,才有能夠固定船舶的拉力。 所以起錨時首先就是解決這個問題。
啟動錨機收緊錨鏈,船舶就向鐵錨的方向移動,當錨連結近垂直時,鐵錨就被收起。
如果前後錨都被放下,則先放鬆一個錨鏈,收緊另一個錨鏈,起出一個鐵錨,然後再起另一個鐵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