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背景
【特大城市發展面臨的問題】
近幾年,隨著擁堵、房價、上學難、就醫難等社會問題在京、滬、穗等
特大城市陸續出現,關於城市承載力問題的討論逐漸擴展到政府和百姓層面。前日,北京市政府和中國社科院簽署協定,共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破解“
城市病”。
【公共運輸】
承載力指數上漲幅度居首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交通越來越繁忙,道路負荷日益加重,交通擁擠、道路堵塞、行車混亂等問題也越發突出。調查表明,我國百萬人口以上城市有80%路段和90%路口的通行能力,已經接近極限。我國鐵路密度為美國的1/3,日本的1/5,俄羅斯的1/3;公路網密度不足美國和印度的1/5;機場的密度是印度的19.2%,巴西的15.9%。
交通擁擠、時間延誤、效率低下、油費上升、廢氣增加,不僅影響了人們的工作效率和身體健康,而且也已經成為制約城市發展的重要問題。
據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祝輝博士介紹,從2000年至2009年,北京市的城市綜合承載力負荷隨著時間的增加,在每萬人擁有的公共運輸車輛這一指標上,北京市2010年承載力指數為2.0408,2009年為0.2491,兩年間承載力指數上漲了1.7917,壓力最大。
祝輝表示,這說明隨著北京市人口的增加,公共運輸車輛數量的增長明顯低於人口的增長量,公共運輸車輛對未來城市承載力面臨著最大的挑戰。
【人口膨脹】
城市化發展促進人口集聚
“特大城市
承載力研究”顯示,由於中國
城市化進程的迅速發展,打破了原有的人口分布格局,城市人口迅猛增長。1949年新中國剛成立時的人口數量約在5.4億左右,到2008年時,中國人口數量約為13.3億,60年間就增加了7.9億,增長了1.5倍。特別是一些大城市,人口密度過高,已到了人滿為患的程度。
在2008年發布的《中國城市發展報告》中就已指出,當時上海浦西區的人口密度為3.7萬人/平方公里,
北京和廣州城區的人口密度分別為1.4萬人/平方公里和1.3萬人/平方公里。而世界上其他的一些主要大城市,如東京只有1.3萬人/平方公里,
紐約、
倫敦、
巴黎和
香港的人口密度最多也只有0.85萬人/平方公里。
祝輝表示,隨著我國
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對人口的集聚作用越來越明顯,而人口的快速集聚也是城市發展的重要動因之一。在城市人口快速膨脹的過程中,一旦城市建設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長的人口需求,城市資源供給滯後於城市人口的增長,就會引發一系列突出而尖銳的矛盾,如房價上漲、道路擁擠、犯罪率偏高、城市生態平衡失調、
人口老齡化等。
【環境惡化】
單位GDP能耗是日本7倍
“特大城市承載力研究”顯示,在城市化過程中,由於城市人口膨脹、汽車增加、工業發展等原因,使得城市資源緊張、環境惡化。中國每增加單位
GDP的廢水排放量比已開發國家高4倍,單位工業產值產生的
固體廢棄物比已開發國家高10多倍。中國單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國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
祝輝表示,在2009年6月發布的《2008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表明,該年度全國部分環境質量指標明顯改善,但總體面臨的環境形勢仍然很嚴峻。如
地表水污染依然嚴重,湖泊(水庫)
富營養化問題突出,部分城市空氣污染仍較重等。
另外,許多大中城市因發展過快,機動車持續增加,道路廣場、綠化用地嚴重不足,致使大氣中
懸浮顆粒物(
PM2.5)、
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持續增長,影響居民的生活和健康狀況;城市
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緩慢,垃圾處理水平低,現在全國垃圾堆存侵占土地總面積已達5億平方米,約折合75萬畝耕地相當於全國每1萬畝耕地就有3.75畝用來堆垃圾。
建設世界城市是北京未來發展的重要目標。北京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了全面推進首都科學發展、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戰略任務,這不僅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更需要理論界、教育界的積極參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學科齊全、人才薈萃、研究成果豐碩,與北京市聯繫密切,合作廣泛,這次與北京市簽署共建協定,必將為北京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提供更大更多的智力支持。首經貿在成立研究院以來,在特大城市形成機理與治理模式、經濟發展、人口與民生等方面進行了持續深入的研究,在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理論支撐、政策諮詢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簽署共建協定是北京市落實胡錦濤重要講話精神,與中國社科院組成了一支創新團隊,我們期待著這支創新團隊在全國起到示範和引領作用。“
2011計畫”把協同創新機製作為重點建設,突破高校內部和外部的體制機制的壁壘,促進創新組織從個體封閉方式向流動開放方式轉變,從而提升人才、學科、科研三位一體的創新能力。北京市與中國社科院共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研究院,就是整合優勢力量,實行強強聯合,體現了國家地方發展需求和學校優勢的緊密結合,必將會促進大學的培養人才、知識貢獻、社會服務與文化傳承創新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
發展簡史
共建前的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成立於2010年,是依託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家重點學科、一級
套用經濟學博士授權點和兩個北京市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CBD發展研究基地和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研究基地)建立的獨立研究機構。
2012年9月2日下午,北京市副市長
洪峰和中國社科院副院長
武寅分別代表北京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北京市)和中國社會科學院(以下簡稱中國社科院)在
北京國際飯店簽署框架協定,決定共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院長
王偉光,教育部副部長
李衛紅,中國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黃浩濤,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市教工委書記
趙鳳桐等領導出席儀式。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黨委書記
柯文進主持會議。
此次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和中國社科院相關研究機構的長期合作基礎上共建研究院,旨在充分發揮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學科優勢和特色,與中國社科院共同開展協同創新活動,進一步整合力量、凝鍊方向、形成優勢,更好地落實教育部“2011”計畫,更好地為北京市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作出更大貢獻。研究院確定的首批
協同創新方向涉及特大城市形成機理、發展戰略、產業形態、人口與民生、安全與治理等領域。
根據共建協定,北京市將積極支持研究院更加廣泛地參與首都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在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理論研究、培養國際高端人才和解決中國特色世界城市實際問題等方面加強對研究院的政策支持,並在科研經費、科研條件改善、人才引進等方面給予支持。中國社科院將鼓勵並支持院屬相關研究所和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各聯繫學院建立學術平台,針對特大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開展深入合作研究。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是依託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博士學權授予點和兩個北京市
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CBD發展研究基地和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研究基地)而建立的獨立學術研究機構。研究院以國家發展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首都
區位優勢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綜合經濟學科優勢,有效整合國內外智力和信息資源,不斷推進
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關前沿理論和重大現實問題研究,相關研究成果處於國內外學術前沿,正逐漸成為我國
城市經濟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學術高地。目前,研究院以特大城市為研究基點,已形成發展戰略、產業形態、人口與民生、運行安全管理等較為穩定的研究方向,涵蓋了
特大城市的功能定位、
產業發展、資源生態、人口民生、都市區域、國際化進程以及管理與安全等主要研究領域,已搭建形成圍繞特大城市的支撐力、集聚力、承載力、輻射力、影響力等展開研究的理論體系和研究隊伍。經過多年努力和研究積澱,產生了一批標誌性科研成果。多年來,研究院致力於開展和搭建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平台,舉辦了一系列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學術論壇。目前已形成“城市
國際化論壇”、“
首都圈發展高層論壇”、“中國
經濟成長與周期論壇”、“
消費者信心指數發布”等系列年度論壇品牌。自2005年起,研究院重點推出的《CBD發展研究報告》、《城市國際化研究報告》等系列年度報告發行後在社會引起積極反響。研究院關注理論前沿和現實熱點,推動基礎理論發展並充分發揮為社會、企業、事業服務的引領和參考諮詢作用。眾多成果及政策建議獲得獎勵或被採納,社會效益顯著。研究院正努力建設成為國內研究特大城市的高層人才“大本營”、研究成果“主產區”、政策諮詢“孵化器”和科研體制創新“試驗田”,成為特大城市的“研究高地”,全力推進我國特大城市經濟的科學發展。
組織架構
組織架構
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組織架構如下圖所示。
主要負責人
首席專家:
張卓元(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著名經濟學家)
常務副院長:
蔣三庚(原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CBD發展研究基地秘書長)
教學科研
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充分發揮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綜合經濟學科優勢和首都
區位優勢,有效整合國內外智力資源,不斷推進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關前沿理論和重大現實問題的研究,已經形成了一批在國內學術界具有較高學術地位的研究成果,形成特大城市發展戰略、特大城市產業形態、特大城市人口與民生、特大城市運行安全管理等較為穩定的研究方向,涵蓋了
特大城市的產業發展、資源生態、人口民生、都市區域、城市國際化以及城市管理與安全等主要研究領域,已初步形成圍繞特大城市的支撐力、集聚力、承載力、輻射力、影響力等展開研究的理論體系和研究隊伍。
兩年多來,研究院關注理論前沿和現實熱點,推動基礎理論發展和發揮為社會、企業、事業服務的引領作用。經過研究院專兼職研究人員多年持續努力和研究積澱,產生了一批具有標誌性的科研成果和學術論壇。該院成立以來,完成了“特大城市
輻射力研究”、“特大
城市承載力研究”、“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指標體系和努力方向研究”、“提升北京首都國際化水平的目標、重點及對策研究”等研究報告二十餘項。其中,《
中央商務區研究》、《中國失業預警——理論視角、研究模型》等多項研究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此外,該院已形成“城市國際化論壇”、“
首都圈發展高層論壇”、“
消費者信心指數發布”等系列年度論壇品牌。研究院的《CBD發展研究報告》、《城市國際化研究報告》等系列年度報告在社會引起積極反響。
中國特大城市發展高層論壇
以“特大城市發展規律與趨勢探討”為主題的中國特大城市發展高層論壇於2012年6月20日在
北京商務會館隆重舉行。此次論壇由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主辦、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與科研處聯合承辦,並由CBD發展研究基地和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政策研究基地協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美國
馬里蘭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聯合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科研處、規劃處、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勞動經濟學院、安全與環境工程學院、財政稅務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會計學院、經濟學院、金融學院、工商管理學院等院系的部分師生八十餘人參加了此次論壇。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黨委書記柯文進、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張卓元、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原校長文魁分別做大會致辭。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院長王稼瓊向張卓元和文魁頒發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聘書。
柯文進在致辭中指出,以
特大城市為核心的
大都市區和城市群已經成為世界
城市化發展的主流模式,作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和“龍頭”,特大城市在大都市區、城市群發展中起著關鍵性的引領、輻射和帶動作用。他希望繼續深化我校與社會各界在中國特大城市相關領域的研究、交流與合作,將“特大城市發展高層論壇”辦成一個品牌化、高端化和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學術論壇。
論壇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蔣三庚主持。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局長
岳頌東、
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
楊重光、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城市研究中心
姚士謀、北京科學技術研究院院長丁輝、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副院長
童玉芬、美國馬里蘭大學
丁成日分別就“城鄉一體、興利除弊:探索特大城市發展規律的理性抉擇”、“略論特大城市發展的和諧與節奏”、“我國大城市協調發展的創新模式”、“ 雙輪驅動,安全發展”、“關於特大城市人口承載力的理論思考”、“特大城市發展再認識:理論進展與國際案例和經驗” 等主題做了大會發言。
研究院成立前後部分研究課題
序號
| 項目課題名稱
| 項目來源
| 項目起訖時間
| 項目第一負責人
|
1
| 北京CBD產業集群及其機制研究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
| 2004年12月
| 張映紅
|
2
| CBD發展國際比較研究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
| 2005年1月
| 蔣三庚
|
3
| 北京商務中心區現代服務業發展問題研究
| 北京市教委重點項目
| 2005年4月
| 蔣三庚
|
4
| 北京CBD國際金融業發展研究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
| 2006年7月
| 張弘
|
5
| 北京CBD與發展文化創新產業研究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
| 2006年7月
| 於啟武
|
6
| 北京CBD功能區現代服務業發展研究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項目
| 2006年7月
| 張傑
|
7
| 我國主要中央商務區現代服務業集聚研究:國際比較與中國特色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2007年7月
| 蔣三庚
|
8
| 2009年北京CBD研究基地年度報告-中央商務區現代服務業集聚路徑研究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項目
| 2009年4月
| 蔣三庚 王曼怡 張 傑
|
9
| CBD企業知識員工過勞問題調查
| 北京市規劃重點項目
| 2010年4月
| 楊河清
|
10
| 特大城市形成演化規律研究
| 基地招標課題
| 2011年11月
| 葉堂林
|
11
| 特大城市產業發展研究
| 基地招標課題
| 2011年11月
| 周偉
|
12
| 特大城市承載力研究
| 基地招標課題
| 2011年11月
| 祝輝
|
13
| 特大城市輻射力研究
| 基地招標課題
| 2011年11月
| 王曼怡
|
14
| 特大城市國際化研究
| 基地招標課題
| 2011年11月
| 祁敬宇
|
15
| 北京商務中心區東擴後產業布局與發展研究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
| 2010年
| 張弘
|
16
| 北京CBD教育功能發展研究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
| 2010年
| 方興
|
17
| 北京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管理模式研究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2010年
| 王暉
|
18
| 東京新宿CBD現代服務業集聚模式及知識創新研究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2011年
| 陳立平
|
19
| CBD高端企業總部集聚效應研究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2011年
| 周明生
|
20 | 北京金融產業集聚效應研究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 | 2011 | 王曼怡 |
21 | 中國區域金融及發展研究 |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 2012 | 蔣三庚 逄金玉
|
22 | 中國城鎮化建設與投融資研究 | 北京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項目 | 2013 | 蔣三庚 逄金玉
|
成立兩年多來,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致力於開展和搭建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平台,非常重視與北京市政府和中國社科院的學術合作關係。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長期與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聯合舉辦高層論壇,在全國具有較高的影響力。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一直積極與中國社科院的研究所開展合作研究,充分發揮區位優勢,主動承擔和參與北京市重大規劃、決策的課題研究,比如,“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指標體系和努力方向研究”、“北京
科技商務區研究”、“提升北京首都
國際化水平的目標、重點及對策研究” 、“首都跨界水源地級差生態地租與生態經濟布局研究”、“加快優質
公共服務資源最佳化配置,促進城市人口疏解”等數十項,很多研究成果獲得北京市主要領導的批示和轉化為北京市的政策,為北京市社會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今後,北京市政府與中國社科院共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研究院將充分發揮
協同創新的功能,進一步落實中央提出的提高高校創新能力的要求及北京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努力將研究院打造成為國內研究特大城市的高層人才“大本營”、研究成果“主產區”、政策諮詢“孵化器”和科研體制創新“試驗田”,成為特大城市的“研究高地”,更好地為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及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服務。
劃分標準
2014年11月18日,
國務院發布《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下簡稱《通知》),正式調整我國城市規模劃分標準。與原有標準相比,新發布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將人口規模上下限普遍提高,以城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將城市類型由4類變為5類,增設超大城市,並且將小城市和大城市劃分為Ⅰ型、Ⅱ型兩檔。根據新的標準,全國各城市將以城區常住人口標準,被劃分為5類7檔,全國大部分城市將降級。其中,原來被劃定為特大城市的140個城市,將減少至16個(其中含5個超大城市)。
2014年新標準下超大城市名單(5個)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
2014年新標準下特大城市名單(11個)
成都、重慶、南京、佛山、東莞、西安、瀋陽、杭州、蘇州、汕頭、哈爾濱
500萬以上人口才認定特大城市
據了解,按照舊的城市規模分級,我國將城市規模按人口劃分為4類。20萬和20萬以下為小城市、小城鎮;20萬以上到50萬為中等城市;50萬以上到100萬為大城市;城市人口100萬以上為特大城市。
根據新發布的《通知》,我國城市規模將按照城區常住人口分為五類七檔。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的城市為小城市,其中20萬以上5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小城市(以上包括本數,以下不包括本數,下同),2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小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城市為中等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
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為超大城市。
城市等級普遍提升首設超大城市
根據最新標準,全國大部分城市將會被降級,很多城區人口不到500萬的,將不被定義為特大城市。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全國城區人口超過1000萬的有6個城市,城區人口達到500-1000萬的有10個城市。
此前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也指出,2010年城區人口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有140個。有專家指出,現在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應該有150個左右。按照舊的標準,這些城市都是特大城市。但新標準實施後,特大城市是指城區人口500萬以上的城市,那么新標準的特大城市全國只有16個。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特大城市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蔣三庚指出,這沒什麼不好。很多城市希望做特大城市,殊不知像北京目前是需要疏散人口,做特大城市會導致系列的城市病問題。
“因為人口規模太大後,各種資源的承載力會不夠,所以城市發展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沒必要求大。”他說。
大城市門檻提高 城市發展須理性定位
對比原有標準,此次調整人口規模的上下限普遍提高。小城市人口上限由20萬提高到50萬,中等城市的上下限分別由20萬、50萬提高到50萬、100萬,大城市的上下限分別由50萬、100萬提高到100萬、500萬,特大城市下限由100萬提高到500萬。
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規模上下限的提高尤其引人注意,成為大城市的“門檻”進一步提高。張占斌認為,在城鎮化轉型升級的大背景下,提高特大城市、大城市“門檻”並不意味著限制其發展,而在於最佳化和均衡,保證城市長遠規劃、社會經濟發展的平衡有序。
按照舊的城市規模劃分標準,參照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的《城市藍皮書:中國城市發展報告No.7》,我國有66個城市屬於特大城市。新標準出台後,一些城市將不再具備特大城市資格,在張占斌看來,控制人口規模標準有助於實現城市發展定位的客觀理性,真正做到實事求是,結合自身發展現狀,根據市場條件、資源條件、社會特點來重新定位,實現良性發展。
中小城市的發展機遇 提升人口聚集能力
當前,我國城鎮化正處於深入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小城市在面臨就業需求量大、產業發展程度低等諸多困境的同時,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張占斌認為,新標準的出台不僅要求特大城市、大城市的發展應不斷最佳化,更體現出國家鼓勵重點發展中小城市的長遠思路。
考慮到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大城市人口壓力過大、自然環境承載力不足等問題已經突出顯現,中小城市亟需承載更多的產業和人口,並且擔負起農業人口轉型、農民工市民化的重要職責。因此,在新型城鎮化深入發展的過程中,中小城市應儘快提升人口聚集能力,廣泛招商引資、吸納社會資源和優秀人才,提升發展質量和水平。
張占斌表示,中小城市在未來向大城市、特大城市發展的過程中,並不能僅僅依靠人口數量單方面增長,而應當充分發揮各自的區域特色和比較優勢,更多依靠產業升級轉型和生態環境最佳化,人口數量只是一個衡量指標,其他公共配套設施也應齊頭並進,新標準的出台對城市發展規劃更大的意義在於引導,而非簡單的行政劃分。
警惕“城市病” 切忌貪大求全
“城市病”是伴隨城市高速發展所出現的如人口擁擠、交通堵塞、就業困難、住房緊張、公共衛生惡化、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問題。近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轉型也導致“城市病”呈現高發之勢,一些城市片面追求向大城市、特大城市邁進,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自然問題和社會問題,如城市飲水不足、環境污染嚴重等。
這次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調整,客觀上要求很多地方的城市發展規劃需要重新調整布局,部分省份原計畫的大城市、特大城市構想可能因此中止,對個別地方的城市發展統籌規劃來說,自然有些“苦澀”。
然而,從經濟社會長遠發展角度來看,從“城市病”的有效治癒層面來說,新標準的出台無疑也是對症良藥。張占斌指出,城市的發展切忌貪大求全,吸納的人口數量、產業規模應與其實際的可承載量相符合,尊重經濟規律、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真正走出一條立足地方實際、融合區域特色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相關書籍
《中國特大城市治理研究》出版發行
《中國特大城市治理研究》是特大城市研究院近兩年來研究項目成果的總結,是在特大城市研究院招投標、委託課題等支撐下完成的。集成了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南開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研究師生的特大城市研究成果。共分為“特大城市發展治理研究”、“特大城市產業轉型發展研究”、“特大城市資源環境與生態保護”上、中、下三篇。
研究對象區域包括京津冀以及西部地區的特大城市,研究內容體現了當前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以及對特大城市發展難題與困境的政策制度問題的破解之策。“大城市病”是世界難題,我國正面臨求解其難題的關鍵時期。研究院將持續深入開展特大城市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研究,計畫推出特大城市發展系列叢書,為我國特大城市及北京市可持續發展提供長期的理論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