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色列創立的科技創新管理模式。以色列在28個部(第32屆內閣,33屆內閣減少為22個)設立有13個首席科學家和“首席科學家辦公室”,貫徹落實國家科技發展規劃,協調指導與該部職責有關的科技活動。
基本簡介,工作平台,運行情況,
基本簡介
首席科學家和首席科學家辦公室負責以色列的國家科技政策制定、科研經費分配、日常科技管理工作以及大學和國家實驗室資源共享等工作。以色列政府在科技部、工貿部、農業部、教育部、衛生部、環境部、通訊部、交通部、住房與基礎設施部、能源與水資源部、公安部、國防部和猶太人大流散部等13個部任命了首席科學家,設立了“首科辦”。
工作平台
由科技部長擔任主席的首席科學家論壇是主要的科技決策、協調、規劃工作平台,既有效克服了各部門各行其是、防止科技項目上重複投入或遺漏,又有力促進各部門科技規劃、立項、評審。科技部長同時擔任政府的部際科技委員會主席,協調政府巨觀科技政策。
各部委首席科學家聯席會議每1到2個月舉行,由科技部首席科學家主持並協調。此外,以色列科技部長每年還要例行召集各部委領導召開1到2次“以色列科技委員會”會議,研究重大科技政策議題。
運行情況
以人們最為熟悉的以色列工貿部(剛更名為經濟部)首席科學家和首席科學家辦公室為例,看看其具體運行情況:
經濟部首席科學家辦公室(OCS,簡稱首科辦)共有30個固定編制,另有110名行業技術專家和評估專家團隊提供技術諮詢和項目評估支撐服務。首席科學家屬於聘任制,由部長提名、任命,一般任期為3到5年。首席科學家對部長和總司長負責,在制定科技政策、規劃和日常管理工作中擁有很大的自主權。工貿部“首科辦”設3位副首席科學家職位,分別協助首席科學家從事科研規劃、項目管理和監督、智慧財產權、科研契約和經費管理等事務。首席科學家辦公室不設專門處室,但每項業務按類別分成小組,均有專人負責,分工明確。110人的行業專家和評估專家團隊分為5個技術領域小組,分別為信息化與軟體、電子與通訊(技術與設備)、生命科學(醫藥和醫療器械)、能源和環境、傳統技術和其他。同時,以色列科技部首席科學家辦公室在科研項目評審時也共享上述專家團隊資源。
2012年,工貿部首席科學家辦公室的產業研發經費預算為4億美元,按人口比例計算,以色列國民每年人均分攤5萬美元的民用產業研發經費,此比例為世界之最(據推算,中國2011年全社會對於產業研發的人均投入經費最多為85美元,此數據包括套用研究和試驗發展)。“首科辦”每年支持約600多家企業開展1000個左右的產業項目研發,經費資助額為全部科研經費的20%到50%,大項目的資助比例相對較低,但對地處北部戈蘭高地、南部內蓋夫沙漠以及加沙邊境地區的企業,其研發項目的資助比例可達70%。每個項目資助額的範圍從10萬美元到150萬美元不等,平均每個項目的資助額為40萬美元。
政府產業研發經費資助屬於“借款”性質,企業必須從其開發的新技術和新產品獲利或專利轉讓費中逐年歸還借款。例如,在項目完成後的頭三年,企業每年需返還3%的銷售收入,如果研發項目失敗,企業無需返還科研“借款”,政府與企業共同承擔風險和科研經費損失。
此外,以色列工貿部首席科學家辦公室還負責管理、協調產業研發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以色列政府與其他國家簽訂了30多份雙邊產業研發合作協定,對這些協定的管理和執行由“首科辦”和工貿部產業研發中心負責。其中,中國科技部以及江蘇省、山東省、上海市、深圳市政府與以色列都簽訂有類似協定。以色列還積極參與歐盟框架計畫、尤里卡計畫、伽利略計畫等國際合作。例如,以色列是唯一的全方位參與歐盟框架計畫的非歐盟國家,為第七框架計畫提供了2000萬歐元的科研資金,而以色列從框架計畫中獲得的經費大約為其“捐款”的120%,工貿部“首科辦”是以色列參與歐盟框架計畫的牽頭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