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出土於陝西禮泉縣,商代晚期器物。此鼎造型古樸、兩立耳為曲槽形,鼎口有加厚的寬沿,鼎腹飾變形饕餮(tāo tèi)紋。饕餮之名源於《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鑄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可見它是因為吃人哽咽,變成了有頭無身的怪物。有人認為我們的祖先把饕餮的形象鑄到器物之上,是為了告戒子孫不要貪吃、暴飲暴食。現代漢語中“饕餮大餐”、“饕餮盛宴”等詞都是由此而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饕餮紋鼎
- 通高:22.6厘米
- 口徑:17.2厘米
- 足高:11.4厘米
1977年出土於陝西禮泉縣,商代晚期器物。此鼎造型古樸、兩立耳為曲槽形,鼎口有加厚的寬沿,鼎腹飾變形饕餮(tāo tèi)紋。饕餮之名源於《呂氏春秋·先識覽》“周鼎鑄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可見它是因為吃人哽咽,變成了有頭無身的怪物。有人認為我們的祖先把饕餮的形象鑄到器物之上,是為了告戒子孫不要貪吃、暴飲暴食。現代漢語中“饕餮大餐”、“饕餮盛宴”等詞都是由此而來。
1977年出土於陝西禮泉縣,商代晚期器物。此鼎造型古樸、兩立耳為曲槽形,鼎口有加厚的寬沿,鼎腹飾變形饕餮(tāo tèi)紋。饕餮之名源於《呂氏春秋·先識覽》...
饕餮紋鼎通高22.6、口徑17.2、足高11.4厘米。重1500克。大口微斂,折沿,雙耳,一耳與一足上下對應,另一耳在兩足間。...
商代饕餮紋鼎,該器物造型壯碩古樸,紋飾簡潔,是山西所見時代最早的大型商代青銅器。從鼎底部殘留的煙炱痕跡和出土地點分析,當為“祭河”之物。[1] ...
【嬌黃錐拱饕餮紋鼎】明代隆慶、萬曆年間景德鎮燒造。敞口,平折沿,鼓腹,圜底,三筒足。平沿上豎立一對環耳。口徑13.5厘米,腹圍40厘米,深7厘米.通耳高16.2...
此展品為戰國時期宗廟祭祀重器,一整套從小到大共九件,高度在11-18 cm之間。材質為和田玉,表面因受沁略顯黃色,鼎身刻有饕餮紋。現收藏於廈門上古文化藝術館。...
此展品為商晚期文物。高86厘米,口徑61厘米。遼寧省喀左縣小波汰溝出土。此鼎直耳,深腹,柱足中空,胎壁微薄,口沿下及足上端分別飾單層獸面紋,足有扉棱,耳、腹...
商饕餮紋銅方鼎編輯 鎖定 此展品為商代的金屬器,整器鑄造精湛,紋飾嚴謹,形制雄渾大氣,古樸凝重,極具神秘威嚴之感。現收藏於鄭州博物館。 ...
饕餮紋鳥鼎,西周早期,炊具,1966年陝西岐山賀家村出土,通高55.5厘米,口徑42厘米,陝西省博物館藏。...
德化窯饕餮紋四足方鼎是明代的一款文物,該器仿商周時期青銅器的造型和紋飾,是晚明德化窯生產的上乘之作。...
李洪斌還藏有20卷清代瑪瑙素活雕刻紋樣圖譜,他指著古書上一件饕餮紋鼎告訴記者,刻這樣一件作品,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而有的作品需要幾年的時間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