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餶飿
- 別名:餛飩
- 典籍:東京夢華錄·食店
- 定義:古代的一種麵食
概述,拼音,詳細,餶飿發展史,
概述
拼音
ɡǔ duo
詳細
古代的一種麵食,有餡。一說即“餛飩”。多見於宋代詩文。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食店》:“又有菜面......及賣隨飯、荷包、白飯、旋切細料餶飿兒。”宋吳自牧《夢粱錄·諸色貨賣》:“水團、湯丸、餶飿兒。”宋周密《武林舊事·市食》:“鵪鶉餶飿兒。”山曼等《山東民俗·日常食品》:“大魚餶飿(餃子)。取新上岸鮮鮁魚,片肉,剁或切為餡,少佐鹽,略加韭菜、油,包為餃子,大如小兒拳,煮熟,每碗只盛兩隻,中等飯量,六七隻盡飽,吃來極為酣暢。”。施耐庵《水滸傳》第一回:“太尉方纔 (cái,”才“ 繁體)爬得起來,說道:‘慚愧!驚殺下官!’看身上時,寒慄子比餶飿兒大小。”一本作“ 寒粟子 ”。
餶飿發展史
宋朝有一種方便食品叫“餶飿”,讀音跟“骨朵”類似。這是一種帶餡兒食品,做法比水餃和餛飩都要複雜一些:切出來四四方方的麵皮,托在手裡,擱進去肉餡,對角折起,邊緣捏緊,出來一個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後再把三角形的兩個銳角合攏到一塊兒,疊壓,捏緊,成品像花骨朵一樣含苞待放;然後再入油鍋炸黃,用竹籤子串起來,這就成了。
《水滸》裡面,武松要為哥哥報仇,拉來街坊做證人,問王婆道:“王婆,你隔壁是誰?”王婆說:“他家是賣餶飿兒的。”說明王婆的鄰居就賣這種方便食品。王婆嘴饞,估計吃過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