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暫留

餘輝現象一般指本詞條

視覺暫留現象即視覺暫停現象(Persistence of vision,Visual staying phenomenon,duration of vision)又稱“餘暉效應”,1824年由英國倫敦大學教授彼得·馬克·羅傑特(Peter Mark Roget)在他的研究報告《移動物體的視覺暫留現象》中最先提出。

人眼在觀察景物時,光信號傳入大腦神經,需經過一段短暫的時間,光的作用結束後,視覺形象並不立即消失,這種殘留的視覺稱“後像”,視覺的這一現象則被稱為“視覺暫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視覺暫留現象
  • 外文名:Persistence of vision,Visual staying phenomenon,duration of vision
  • 別名:餘暉效應
  • 發現人倫敦大學教授皮特‘馬克’羅葛特
  • 提出時間 :1824年
  • 出處:《移動物體的視覺暫留現象》
基本含義,局限性,實驗操作,暫留時間,

基本含義

視覺暫留(Persistence of vision)現象是光對視網膜所產生的視覺在光停止作用後,仍保留一段時間的現象,其具體套用是電影的拍攝和放映。原因是由視神經反應速度造成的。是動畫、電影等視覺媒體形成和傳播的根據。視覺實際上是靠眼睛的晶狀體成像,感光細胞感光,並且將光信號轉換為神經電流,傳回大腦引起人體視覺。感光細胞的感光是靠一些感光色素,感光色素的形成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這就形成了視覺暫停的機理。
視覺暫留現象首先被中國人運用,走馬燈便是據歷史記載中最早的視覺暫留運用。宋時已有走馬燈 ,當時稱 “馬騎燈 ” 。隨後法國人保羅·羅蓋在1828年發明了留影盤,它是一個被繩子在兩面穿過的圓盤。盤的一個面畫了一隻鳥,另一面畫了一個空籠子。當圓盤旋轉時,鳥在籠子裡出現了,這證明了當眼睛看到一系列圖像時,它一次保留一個圖像。
物體在快速運動時, 當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後,人眼仍能繼續保留其影像0.1-0.4秒左右的圖像,這種現象被稱為視覺暫留現象。是人眼具有的一種性質。人眼觀看物體時,成像於視網膜上,並由視神經輸入人腦,感覺到物體的像。但當物體移去時,視神經對物體的印象不會立即消失,而要延續0.1 -0.4秒的時間,人眼的這種性質被稱為“眼睛的視覺暫留”。

局限性

這被認為是電影和動畫電影中運動感知的解釋,但這一理論早已被科學家拋棄。
在威廉·班傑明·卡彭特(William Benjamin Carpenter)1868年的一篇文章中,人們質疑所謂的“光學玩具”中的運動效應,如phénakisticope和zoetrope,是由於視網膜上殘留的圖像引起的。他認為幻覺“相當於精神而不是視網膜現象”。
狹義定義,視覺暫留論認為人類對運動的感知(以大腦為中心)是視覺持續性(以眼睛為中心)的結果。這個理論的版本在電影發明之前就被拋棄了,並且在Wertheimer於1912年在電影的背景下被反駁,但在許多經典和現代電影理論文本中仍然引用。一個更合理的解釋運動知覺的理論(至少在描述層面)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知幻覺:phi現象和beta運動。
被稱為標誌性記憶的視覺形式的記憶被描述為這種現象的原因。雖然心理學家和生理學家已經拒絕了這種理論與電影視覺的相關性,但電影學者和理論家通常都沒有。一些科學家認為整個標誌性記憶理論是一個神話。
當將視覺持久性理論與phi現象的理論進行對比時,會產生一種理解,即眼睛不是攝像機,也沒有幀數這個概念。大腦必須理解眼睛提供的視覺數據並構建一個連貫的現實圖景。約瑟夫·安德森(Joseph Anderson)和芭芭拉·費舍爾(Barbara Fisher)認為,這些現象特別是電影中的建構主義方式(David Bordwell,NoëlCarroll,Kirstin Thompson),而視覺的持久性則是現實主義的方法(AndréBazin,Christian Metz,Jean-Louis Baudry)。

實驗操作

利用Flash cs6 軟體,將幀頻調至10,即1幀0.1秒的播放速度
1、在第一幀插入一張圖片,第二幀插入空白關鍵幀,讓第一張圖像消失。
2、在第六幀插入另一張圖片,第七幀插入空白關鍵幀,並延長至第十幀。
3、循環播放,並觀看畫面,此時無法同時看到兩張圖片。
4、每張圖片後刪除一幀,再進行觀看,此時已有同時看到兩張圖片的狀況,但並不是每次。
此時從第一張圖片消失到第二張出現,共經過4幀,由此得出結論,視覺暫留約0.4s。

暫留時間

眼睛的一個重要特性是視覺惰性,即光象一旦在視網膜上形成,視覺將會對這個光象的感覺維持一個有限的時間,這種生理現象叫做視覺暫留性。對於中等亮度的光刺激,視覺暫留時間約為0.1至0.4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