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塘河

餘杭塘河

餘杭塘河古稱“運糧河”,又名“官塘河”,流經餘杭鎮、倉前鎮、五常街道至杭州,匯入京杭大運河,全長19.8公里。餘杭塘河在歷史上商船雲集、航運發達,反映了以漕運文化為中心,並隨其發展而來的治水文化、商貿文化乃至建築文化,是記載杭州歷史變遷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餘杭塘河
  • 古名:“運糧河”,又名官塘河
  • 全長:19.8公里
  • 類別:運河
  • 所在地:杭州西湖區,餘杭區
歷史背景,河道規劃,

歷史背景

隋大業間(605年~618年),餘杭塘河為漕運而疏浚,是古代餘杭縣主要航道之一。清嘉慶《餘杭縣誌》記載“餘杭塘河在縣東南二里,闊三十步深一丈許,連南渠河,自安樂橋四十五里至杭州之運河”。 餘杭塘河上游為南渠河。宋時南渠河西通木竹河,從石門塘達洞霄宮。下游經長橋,東流約七里而至覓渡橋,折東南流約十二里,至觀音橋又東流約一里,至賣魚橋,與下塘河會。古時,臨安、於潛等地竹木山貨經木竹河至餘杭集散。
餘杭塘河
杭州餘杭塘河
餘杭塘河“通舟楫,水盈可勝三百斛以上舟,遷旱水涸亦可勝百斛舟”。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張士誠自武林港至江漲橋新開運河,使餘杭塘河與京杭運河直線溝通,提高了餘杭塘河的航道作用。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選石築餘杭東關至文昌閣堤塘於道左。翌年疏浚,上及石門,疏南渠河之淺阻以通商舟,開木竹河之湮淤以溉田。至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航道寬度達4米,可通小船。抗日戰爭勝利後,由於餘杭港埠物資集散量增加,較大噸位的木帆船陸續駛抵餘杭,古航道賣魚橋段河道狹窄,時礙航行,除航船和小噸位船舶繼續行駛觀音橋、賣魚橋航線外,航道走向改由余杭經倉前、女兒橋至楊家橋,北折過楊家橋繞三墩文星閣,東向經祥符橋,東南出小河惠安橋至大關橋進入運河。
公元1247年,南宋淳祐七年,杭州大旱,西湖見底,百井幹涸。為解決京城百姓吃水難問題,朝庭上馬了一項“引天目水工程”:通過餘杭塘河,將天目山上的來水,從餘杭,引到八字橋,再從八字橋鑿渠直通西湖。注入西湖的天目水經地下涵管,流入臨安城
100年後,元朝末年,為了便於軍糧運輸,吳王張士誠率20萬軍民,歷時十年,從江漲橋(信義坊通往杭辦大廈之間的那座橋)到塘棲,挖了一條“寬二十丈”的新運河,新運河在北端與餘杭塘河相連,南端連線隋煬帝開鑿的江南運河。自此,產自餘杭鎮、倉前鎮、蔣村鄉的大米和其他土特產,經餘杭塘河、京杭大運河,源源不斷運往北方,餘杭塘河也因此被稱為“運糧河”。
上世紀80年代,杭州熱電廠在餘杭塘河北大橋邊建起,這條“運糧河”又變成了“運煤河”。
餘杭塘河
餘杭塘河

河道規劃

在《杭州市河道交通航運規劃》中指出杭州未來的水上公交線主要有9條,而其中有2條經過餘杭塘河,並且在《餘杭組團分區規劃》、《餘杭創新基地總體規劃》中也對水上巴士作了相應的規劃,將實現餘杭塘河與杭州主城區以及創新基地內部的貫通。近年來,由於餘杭塘河沿岸及周邊分布了不少諸如熱電廠、水泥廠、塑膠廠等工業企業,對河道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破壞。為此,區規劃分局已委託中國聯合工程公司正在抓緊編制《餘杭塘河綜合整治規劃》。同時,在組團分區規劃與創新基地總體規劃中對現狀沿岸周邊以污染型工業用地為主的用地分布作了調整,並對沿河兩岸的綠化要求作了規定。
2008年,航行在杭余線的船舶約96艘,1.9萬噸位。杭余線航道兩岸有碼頭18家,泊位點長3134米,泊位51個,船舶最大泊靠能力為300噸級。餘杭港埠主要出港貨物為非金屬礦石、石料,進港貨物為煤炭、黃沙、石膏及水泥廠用礦石等。是年9月,杭州市開通武林門至西溪(五常港)水上巴士。杭余線航道實施白天通行水上巴士、夜間通行貨船的管控通行方案。2009年7月1日起,杭余線航道禁止貨船通行,關停沿線餘杭組團18家碼頭。餘杭區政府補助常年在杭余線上航行的78艘貨物運輸船舶轉移經營。杭余線航道實現客貨船通行向客船通行過渡,成為水上旅遊專線。
杭州水上巴士(餘杭塘河線)公交線路
水上巴士(餘杭塘河線)公交 3元,可用IC卡:各類電子錢包信義坊站7:00 10:00 13:00|西溪站8:30 11:30 14:30
上行: 信義坊站 - 大關站(大關橋) - 和睦站 - 古翠站 - 古墩站 - 浙大紫金港站 - 蔣村站 - 西溪站
下行: 西溪站 - 蔣村站 - 浙大紫金港站 - 古墩站 - 古翠站 - 和睦站 - 大關站(大關橋) - 信義坊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