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8日在縣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李正輝
各位代表:
受縣人民政府委託,向大會報告全縣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及2006年計畫(草案),請予審議,並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0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
2005年,全縣上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經濟工作會議和縣委九屆五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縣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攬全局,堅持科學發展觀,搶抓發展機遇,努力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經濟社會呈現持續較快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均達到或超過計畫目標。
一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產業結構繼續最佳化?
全年實現生產總值157918萬元(按現價,下同),同比增長16.4%(按不變價,下同),增幅高出年初計畫3.9個百分點。其中,一產完成增加值64618萬元,同比增長7.6%;二產完成增加值65459萬元,同比增長28.3%;三產完成增加值27841萬元,同比增長16.5%。產業結構首次由“一、二、三”向“二、一、三”結構轉變,由上年的44.5:37.8:17.7轉變為40.9:41.4:17.7,二產比重較上年同期提高了3.6個百分點。?
農業生產穩步發展。我縣認真貫徹中央一系列支農政策,加強了農業農村工作的領導,農業生產保持了穩步發展的勢頭。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104060萬元,同比增長6.94%,增幅高出年初計畫1.94個百分點。糧油生產再獲豐收,糧食播種面積61.72萬畝,同比增長2.1%,糧食總產量190924噸,同比增長2.7%,平均畝產309.4公斤,畝產增加1.9公斤,總產和單產均創歷史最高;油菜籽總產量20246噸,同比增長1.74%;收購菸葉17.45萬擔,擔均價達517元。農業產業化建設穩步推進,新增糧食購銷公司市級龍頭企業,建立優質稻基地12萬畝,其中定單2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1萬畝,反季節蔬菜3000畝;新建紅金桔基地1177.7畝,累計達1萬畝。畜牧業總量和經濟效益都有明顯提高,畜牧業總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39.3%,同比增加1.3個百分點;生豬年末存欄323642頭、出欄342162頭,同比分別增長4%、11.4%,出欄率105.7%,同比提高8.1個百分點;牛出欄17232頭,同比增長13.6%;羊出欄69971隻,同比增長7.2%;肉類總產量37412噸,同比增長10.5%。加強了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極大地改善了農業基本生產條件,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所提高,冬修水利建設完成投資1754萬元,晏家壩除險加固、渴望工程、解困工程全面竣工,修復加固小水庫4座、小山塘18座,修復渠道防滲49.5km,修復加固堤防8.5km,興建小水池(窖)450口,解決人畜飲水8800人/8000頭,新增、改善、恢復灌溉面積11740畝,新增沼氣池2500口。
工業經濟持續增長。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0864萬元,同比增長53.7%,增幅高出年初計畫38.7個百分點;規模工業增加值5046萬元,同比增長36.4%,增幅高出年初計畫23.4個百分點。工業產品產銷率87.9%,同比提高8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實現較大突破。全縣服務業實現增加值27841萬元,同比增長16.5%。全年接待遊客12.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實現1756.9萬元,同比增長23%,完成了《餘慶縣旅遊發展規劃》,上報了《2005--2007年餘慶縣紅色旅遊景區建設方案》,旅遊工作得到加強。餐飲業強勁增長,全年總收入1776萬元,增長20.5%。商品房交易活躍,房地產開發數量上升快,全縣房地產立項開發69235m2,同比增長1倍,竣工面積56500m2,同比增長3.8倍,交易面積40211m2,交易額2010萬元,同比增長44%。同時,交通運輸、餐飲、信息、金融等產業也得到了快速發展。
二投資、消費需求全面增長,經濟發展動力增強?
投資穩步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7331萬元(含構皮灘電站142331萬元),同比增長34.5%,增幅高出年初計畫22.5個百分點。基本建設投資155503萬元,同比增長37.5%;更新改造投資8850萬元,同比下降5%;房地產投資2442萬元,同比增長27.5%。一批交通、城鎮、環保、水利、產業化等基礎設施項目建成投入運營,生產、生活環境進一步改善,發展後勁增強。?
重點項目建設取得新進展。全年續建和新開工重點項目44項,年度計畫投資170000萬元(含構皮灘電站),當年完成投資150312萬元,占年度計畫的88.4%。中華路改造工程、疾控中心、電力調度大樓、縣醫院住院大樓、寄宿制學校、縣城供水管網改造、構皮灘鎮太興路、文圖大樓、通村公路等31個項目已建成或基本建成。目前,兩院建設、殯葬一體化進展順利。
消費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2840萬元,同比增長22.1%,增幅高出年初計畫5.1個百分點。其中,批發零售業增長22.8%,餐飲業增長20.5%。居民消費結構升級趨勢明顯,住房、教育仍是消費熱點。市場價格總體穩定,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7.9%,價格總水平同比增長7.9%,其中食品價格指數106.8%,服務項目價格指數113%,居住價格指數117.1%,醫療保健價格指數94%;農業生產資料指數109.3%,漲幅高於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
三財稅收入持續增加,金融運行平穩
財稅收入較快增長。財政總收入首次突破1億元大關,達到10130萬元,完成預算的100.7%,同比增長13.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完成7813萬元,同比增長13.5%。全縣稅收總收入完成9019萬元,同比增長12.8%。
金融保險業運行平穩。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112478萬元,同比增長26.9%。其中,城鄉儲蓄存款餘額83016萬元,同比增長23.8%。銀行貸款餘額64137萬元,同比增長11.5%。銀行存貸比為57%,同比下降7.8個百分點。累計貨幣淨投放15349萬元,同比增長3.3%。全年各保險公司保費收入1536萬元,同比增長24%;支付各類賠款支出446萬元,同比增長14.7%。?
四各項改革穩步推進,民營經濟發展加快
國有企業改革進展順利。完成了五交化公司、農田米業有限責任公司、糧食工業貿易有限責任公司、糧油貿易公司的改革改制,玖龍油脂化工廠改制方案已批准,正組織資金安置職工。
各項行政體制改革有序推進。農村稅費制度改革成效顯著,全面取消了農業稅;深化了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深入開展機關效能建設,機關效能的自律和他律機制逐步形成;“三公開”工作進一步深化,不斷完善重大事項向社會公示制度,社會監督力度不斷加大;財政改革穩步推進,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成功運行,“收支兩條線”管理進一步強化,公共財政框架基本構建。
招商引資成績顯著。全年引進縣外投資企業25家,同比增加12家,到位資金10230萬元,同比增長95.9%。其中,引進省外獨資企業10家,到位資金1300萬元。引資項目涉及農業產業化、能源、建材、飲食娛樂、市場、房地產、化工、礦產開發等行業。民營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實力進一步增強。年末全縣共有私營企業72家,全年新註冊私營企業22家;註冊資金6835萬元,增長26%。有個體工商戶3635戶,新註冊865戶;註冊資金4793萬元,下降21%。民營企業工業產值12255萬元,增長32.8%,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58.7%。
五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穩步提高?
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確定省級科技項目1項,市級科技項目3項。其中:科技攻關項目3項。
教育事業再上新台階。“普九”教育不斷鞏固,高中教育穩步推進,普高招生2398人,職高招生1076人,初高中畢業生升學率分別為57%和56.5%。實施了中國小“危改”工程,改造中國小校12所,動工4所寄宿制學校,建成2所,餘慶中學綜合教學大樓全面竣工,教育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
醫療衛生事業進一步加強。疾病控制、初級保健、醫療服務、衛生監督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得到加強,完成縣疾控中心、傳染病區、縣醫院住院大樓建設,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有效推進。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全縣參加養老保險3667人,同比增加539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達10309人,同比增加430人;失業保險參保5977人,同比增加1288人;工傷保險參保1886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數達5307戶14148人,累計發放保障金213.24萬元,救助農村特困戶2104戶6860人,發放救助資金145.2萬元。
就業和再就業水平不斷提高。共組織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 442人,組織農村勞動力培訓730人次。積極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全年共開發社區公益性崗位32個,新增城鎮就業人數1254人,轉移農村勞動力462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85%,比年初控制目標低0.65%。
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取得新進展。人口繼續穩定在低生育、低增長的水平,人口出生率9.96‰,自然增長率為3.99‰,均控制在計畫目標內。
移民、扶貧和公共服務等薄弱環節得到加強。完成移民投資7340萬元,占年度計畫的90%;完成移民搬遷安置1626人,占年度計畫的130.8%。爭取到國家各類扶貧資金1239.2萬元,投入農業綜合開發資金429.7萬元,支持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基礎產業發展。
城鄉居民收入較快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6402元,同比增長7.22%,增幅高出年初計畫0.22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809元,同比增長9.4%,增幅高出年初計畫3.4個百分點。?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是我縣經濟發展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是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落實科學發展觀,結合實際,搶抓機遇,創新發展思路,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結果;是縣人大及其常委會和縣政協關心、支持和監督的結果。當然,在回顧總結去年的工作,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縣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還沒有完全建立,農民增收渠道仍較狹窄;工業企業仍然受電、物價上漲、運輸成本增加、企業融資困難等瓶頸因素的制約,工業快續發展難度較大,企業效益還不夠理想;投入需求不足,重點項目建設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強;財政支出壓力增大;就業和再就業、社會保障壓力比較大。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切實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二、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及工作任務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為全面完成“十一五”規劃打基礎的一年。我們要按照《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總體要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抓住當前我縣面臨的戰略機遇,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努力加快建設經濟強縣的步伐,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把加快發展作為化解各類社會矛盾和解決社會問題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全面完成如下預期目標: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其中第一產業增長5.5%,第二產業增長20.5%,第三產業增長18%。
──財政總收入增長12.1%,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3.9%。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5.5%。
──規模工業總產值增長15%,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18%。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政策生育率達到96.5%以上。
──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8%。
──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8%。
──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增長15%。
上述主要預期目標的確定,綜合分析了發展環境存在的機遇與挑戰,既考慮了發展的需要,也考慮了發展的條件,體現了與“十一五”規劃相銜接,與全面小康進程的要求相一致。
各位代表,基於對國家巨觀經濟形勢的把握和判斷,在新的一年裡我們面臨很多有利條件:一是“十五”時期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勢頭強勁,為今後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國家仍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以科學的發展觀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改革工作,其巨觀投資政策將在保持總量穩定的前提下,有保有壓,區別對待,大力支持基礎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三是中央進一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我縣可以充分利用國家政策,贏得更多的發展機遇。四是十六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著重解決“三農”問題,對貧困地區的扶貧開發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從2006年起,國家新增財力將重點向農村傾斜,這可使我們爭取更多的資金投入。五是構皮灘電站的帶動作用增強,必將對縣域經濟的發展產生巨大的拉動作用。同時,我們也面臨著支柱產業做大做強的任務艱巨、工業基礎薄弱,農民增收渠道窄等問題。全縣上下要充分利用發展機遇,努力克服不利因素,積極調整、主動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不利影響,提高應對複雜局面的適應性和承受能力,實現國民經濟又快又好地發展。
為全面完成2006年經濟和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必須站在全局高度,抓住主要矛盾,統籌協調,做好以下工作:
一調整產業結構,做強做大經濟總量
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做大做強農業優勢產業。按照“搶抓機遇強基礎、圍繞增收調結構,突出特色闖市場,依靠科技增效益”的要求,突出抓好煙、畜、糧、茶、果、蔬、藥等主導產業,大力發展高效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產品,著力實現烤菸、糧食提質,畜牧產業做強,茶葉、中藥材做精,果蔬產業做大。發展12萬畝優質稻,1萬畝紅金桔,1萬畝中藥材,收購菸葉16.5萬擔。堅持以工業化理念發展農業,發揮生態環境優勢,打響我縣農業產品品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加強農產品信息體系建設,開發和引進農產品保鮮、存儲、加工技術,加強農村市場建設,推動農產品進超市,努力擴大農產品市場銷路,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推進工業化進程,提升工業經濟總量。抓好支柱產業和重點企業的培育壯大,著力培育茶葉、精米、建材等優勢產業,努力構建產業關聯度大、帶動作用強的產業鏈,實現規模擴張和結構最佳化。牢固樹立工業興縣理念,進一步加大引導扶持力度,迅速擴張工業經濟總量。大力推進企業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積極引導企業創建品牌和開發新產品。依託資源優勢,努力抓好新上工業項目,爭取引資新建餘慶綠陶製品廠、擴建龍溪精米加工廠。積極創造條件,抓好龍溪工業園區規劃和基礎設施建設,儘快引導項目入園。加強工業企業生產調度。加強對工業經濟運行的預測監測,幫助企業解決能源供應、資金需求等方面的問題。進一步做好煤電油運和重要原材料的供需銜接。高度重視安全生產,杜絕重大安全事故的發生。
加快發展第三產業。通過加強市場體系建設、規範市場管理,打破行業壟斷、放寬準入領域,加大對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等措施,為第三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提高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大力發展旅遊業。認真組織實施《餘慶縣旅遊發展規劃》,加快旅遊景區開發,加強對旅遊產品的註冊、包裝和宣傳,逐步提高旅遊產品的知名度;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擴大社會投資,加快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和完善社會化服務,健全和完善旅遊服務機構。積極發展交通運輸、餐飲、信息、房地產業,加快發展科技、教育、社區服務等新興產業。
二強化農業基礎,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落實優惠政策,加大對農業的扶持,增加對農業的投入,整合勞動、教育、農業、科技、扶貧等方面的力量,加強對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培訓,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落實對農民直補政策,切實維護農民利益,增強農村活力。
突出重點,合力攻堅,加快扶貧攻堅進程。抓好整村推進、貧困勞動力培訓轉移、產業化扶貧三項重點工作,集中力量改善貧困民眾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拓寬基本增收門路,提高貧困農民的基本素質,增強貧困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加快推進農村道路、飲水、電網、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增加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等方面的投入。一是紮實抓好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和糧煙水配套等工程項目的實施,認真抓好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增強農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二是加強以沼氣池為主的農村生態能源建設,建設沼氣池1400口。三是進一步加快信息網路建設,定期收集和發布農業信息,為農民了解市場行情、適應形勢需要創造條件。
推進農村各項改革。認真貫徹黨在農村的政策,推進農村義務教育,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落實扶持糧食生產的各項政策措施。
三加快城鎮建設,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
推進城鎮化。按照縣城總體規劃,加快白土坎和河東新區開發,實施縣城新華書店經梓桐閣到老大橋街道、烏江路、翠屏路人行道板及管網改造,力爭啟動余家巷片區舊城改造。積極推進小城鎮建設,加快構皮灘環北路建設步伐和龍溪24米大道、大烏江南岸開發,力爭城鎮化水平增加1.5個百分點。拓寬城鎮建設的融資渠道,完善戶籍制度改革,加快完善住房制度、用地制度、就業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和教育體制等配套改革,促進城鎮發展。
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加大引導、扶持、服務力度,重點搞好五個延伸,即由城鎮向農村延伸,由流通型向生產加工型延伸,由內向型向外向型延伸,由個體戶向民營企業延伸,由獨戶經營向股份合作制延伸,擴大規模,增加在全縣經濟中的份額和對財政增長的貢獻率。抓好構皮灘非公有制經濟試驗區建設,確保取得實效。
四抓好項目建設,保持投資較快增長
認真搞好項目工作。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大項目建設力度,實施項目帶動戰略,以項目推動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一是要及時捕捉、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導向,認真分析市場需求,圍繞縣內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依託科研院所評估平台,切實謀劃確定一批具有顯著帶動作用的重點建設項目。二是要加強項目前期工作,下功夫抓好一批產業關聯度強、帶動作用大、關係全縣長遠發展的重點項目,做到乾好眼前、想好明年、謀劃未來。三是完善項目工作責任制,明確職責,落實專人,完成一批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加大項目爭取力度,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市更大的支持。
著力抓好重點項目建設。一是爭取開工建設餘慶至湄潭二級油路,建設好10條通村公路、建設好龍家至湄潭的石蓮通鄉公路,建成大烏江等7個鄉鎮的車站。二是擴建松煙等6個鄉鎮衛生院,新建敖溪衛生院。三是開工建設縣職教大樓,抓好龍溪二中等三所寄宿制學校的建設,新建實驗國小等5所國小的教學樓。四是新建大烏江、敖溪計生婦保站。五是抓好松煙等7個林業站辦公樓的建設,完成構皮灘電站2.5萬畝的森林植被恢復。六是新建小烏江水電站,建成白泥鎮小型農田水利示範工程,修復滿溪防洪水毀工程,解決農村5000人飲水困難,改造湄鳳余灌區李家寨水庫渠道,完成尖鋒電站、木葉灘電站的建設。七是抓好法院、檢察院、工商局、食品藥品監督局、技術監督局辦公樓建設。八是繼續做好構皮灘電站建設的協調服務工作,確保固定資產投資計畫任務全面落實。
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建立完善的協調服務機制,實現向服務環境招商、產業整體招商、專業對口招商轉變。加強招商項目前期工作,建立動態、完整的招商項目庫。把外商投資與結構調整相結合,引導外資投向水電業、旅遊業、農副產品精深加工、舊城改造上。完善和落實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充分調動全社會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全方位開展招商引資,全年招商引資到位資金達到1.18億元。
努力激活民間投資。強化政策激勵和保護措施,加強投資引導,逐步建立和完善民間投資政策支持、信息服務、權益保護、管理協調體系,最大限度地激發民間投資熱情。
加強項目的建設管理。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契約管理制和責任追究制。認真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規範招投標行為,加強招投標綜合監管。建立健全財務管理、質量監督制度,嚴肅查處違法、違紀行為,確保項目資金髮揮最大效益。
五加強財源建設,增強財政調控能力
繼續抓好烤菸這一支柱財源,在穩定面積、增加單產和提高質量上下功夫,鞏固支柱財源的地位;培植小葉苦丁茶、畜牧業等後續財源,增加財政收入;搶抓構皮灘電站建設機遇,堅持“誠信招商”宗旨,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增加新財源;加快構皮灘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試驗區建設,推動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促進工商稅收的增長。加強財政監督,促進規範管理。建立和完善事前、事中、事後監督相結合,涵蓋財政資金運行全過程的財政監督體系,規範財政監督程式;堅持依法治稅,大力開展整頓和規範稅收秩序,嚴厲打擊各種稅收違法行為,堵塞稅收漏洞,做到應收盡收;進一步增強節支意識,嚴格控制和壓縮非生產性支出,千方百計節約資金,按照保工資、保重點、保運轉、保穩定的要求,確保重點和必須支出需要。
六深化各項改革,為經濟發展提供寬鬆的體制和政策環境
積極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完善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職能。抓好機關效能建設和公務員隊伍建設,完善政府政務服務中心,提高辦事效率和管理水平。真正把職能轉到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依法規範行政審批,放寬市場準入,切實為各類市場主體和投資者實施優惠政策,提供優質服務,創造優良環境。嚴肅處理為謀取個人或小團體利益而損害投資者利益、影響發展環境的人和事。堅持依法治縣,不斷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完善核准制和備案制。規範政府投資行為,實行政府投資項目公示制,建立政府工作投資決策責任制度。加強政府對全社會投資活動的引導、調控和監管,完善政府投資項目在投入、建設、運營、管理等環節的市場化運作機制。
以理順產權關係為重點,進一步深化企業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規範國有企業的改制重組和公司治理結構,鼓勵民資和外資參與國有企業改組改造,完成國有企業改革任務。
以推進公共財政體制建設為重點,繼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完善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採購和收支兩條線管理等各項制度,完善縣級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進一步完善縣鄉財政管理體制,增強鄉鎮自求平穩、消赤減負的積極性。
以完善市場功能為重點,積極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加快鄉鎮農貿市場建設,新建松煙禽蛋市場、構皮灘農貿市場、龍溪工業品批發市場,擴建和完善白泥果蔬市場、子營農貿市場。加快信息市場建設,建立面向三農的農經網站,完善政府公眾信息網。
七堅持以人為本,統籌各項事業發展,全力構建和諧餘慶
實施科教興縣戰略,提高人口素質和創新能力。深化科技改革,加快科技創新和運用體系建設。深化教育體制改革,最佳化教育結構,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鞏固提高“兩基”成果,穩步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幼兒教育和成人教育,形成完善的職業教育體系。
大力發展衛生事業。以農村衛生和公共衛生工作為重點,加強縣級遠程教育網、農村衛生網路和公共衛生防治機構建設;以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為突破口,逐步解決農民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建立起公共衛生的應急處理機制和預防機制。
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加快電視節目數字改造,建設數字廣播、電視節目平台;繼續實施廣播電視農村入戶工程,實施“村村通”工程,基本實現自然村寨通廣播電視。
穩步推進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切實加強城鄉勞動力就業和職業技能培訓工作,做好創業和就業指導。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險制度,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實施勞動保障社區信息網路工程。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加強土地、水、森林、礦產等資源管理,推進節能、節材、節水、節地和資源的綜合利用。嚴格控制水資源的污染和農用化學物質的使用,加強空氣品質環境保護,防治噪聲污染,加強農業面源污染和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加大縣城、重點城鎮污水、垃圾整治力度。繼續抓好退耕還林、宜林荒山造林,爭取實施石漠化防治工程項目,紮實開展森林資源二類調查工作,建立國家級生態示範區。
八加強經濟調節,保持經濟平穩協調較快發展
努力緩解生產要素供應緊張矛盾。加快電力設施建設,最佳化電網結構,提高供電能力,抓好城鄉電網改造。努力建設集約型經濟和節約型社會,引導督促高能耗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實現節能降耗,發展循環經濟。有序開發土地資源,加強建設用地計畫管理,強化用地計畫對經濟發展的調控作用。努力盤活存量土地,依法加大對閒置土地的處置力度,促進土地資源的集約化利用。創新土地供應機制,開展工業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試點工作,充分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完善中小企業貸款擔保體系,拓寬民間資金投資渠道,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加強人才工作,完善人才政策,多渠道、多形式地培養、引進各類急需人才。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強對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抓好糧食、淡季化肥等重要商品的儲備、調運和供應調節,維護市場穩定。
加強運行監控,強化目標管理,確保完成各項任務。為確保實現各項預期調控目標,除了認真落實各項關鍵措施外,還需通過對經濟運行情況加強監控、對各項發展目標強化督查等措施,加大工作推進力度。一是加強經濟運行監控。加大對國民經濟運行的分析、預測、預警和監控力度,逐季分析經濟運行情況,對熱點、難點和重點問題深入研究,跟蹤監測,及時提出政策建議,使各項工作圍繞目標有序推進。二是科學分解目標,全面落實責任。將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及重點工作分解落實到各鄉鎮和各部門,做到部門有目標、領導有責任、層層有壓力。三是進一步完善目標考核辦法。最佳化目標考核體系,力求重點突出,指標儘可能量化,增強規範性和科學性。完善生產總值、招商引資、財政收入、計畫生育、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社會保障、科技等目標考核。使目標管理真正成為推進各項工作、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有效手段。
各位代表,2006年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已經確定,改革和發展的任務十分繁重,讓我們在縣委的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縣委六次全會和全縣經濟工作會議的安排部署,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求真務實,開拓創新,抓住機遇,紮實工作,乘勢而上,為圓滿完成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各項任務,為實現餘慶經濟社會既快又好地發展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