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甲魚

餘姚甲魚

餘姚甲魚,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餘姚市年平均氣溫16.2攝氏度,日照2061小時,無霜期227天,降水量1361毫米,自然條件優越,水資源豐富,適合餘姚甲魚的繁衍生長。餘姚甲魚的主要特徵是體型較薄,背甲色澤光亮,為青色或青黃色居多,背部光滑無明顯的豎紋和凹凸,背疣不明顯,腹部無明顯的傷痕,腿部折褶較多,皮膚粗糙,裙邊較寬且富有彈性,自然伸展且光滑,指爪色微黃,完整,長而鋒利。

2013年12月3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餘姚甲魚”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餘姚甲魚
  • 產地名稱:浙江省寧波市餘姚市
  • 品質特點:體型較薄,背甲色澤光亮,腿部折褶較多,皮膚粗糙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第2046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3年12月30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徵
餘姚甲魚的主要特徵是體型較薄,背甲色澤光亮,為青色或青黃色居多,背部光滑無明顯的豎紋腿料擔和凹凸,背疣不明顯,腹部無明顯的傷痕,腿部折褶較多,皮膚粗糙,裙邊較寬且富戰歸有彈性,自然伸展且光滑,指爪色微黃,完整,長而鋒利。餘姚甲魚解剖後血液鮮紅多而稀,體內脂肪較少呈自然黃,肝臟呈鮮紅色。
品質指標
餘姚甲魚的每100克肌肉蛋白質含量為15.4~18.6克,脂肪0.369~0.5克,胺基酸總量為16.8~18.9克。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餘姚市屬浙東盆地山區和浙北平原交叉地區,東西極距58.5千米,南北極距79千米。總面積150100公頃,其中山地、丘陵80509公頃,占52.73%,平原43251公頃,占28.33%,水域289.26公頃,占18.94%。地勢南高北低,南部四明山山巒起伏,間有盆地、谷地,最高峰蘆山鄉青虎灣崗,海拔979米;中部姚江平原,有弧山殘丘,點綴兩岸;北部為濱海沖積平原。全市耕地42900公頃,園地6560公頃,林駝轎屑烏地48100公頃,養殖水域面積5507公頃。

水文情況

餘姚市主要河流是姚江,源於境內四明山夏家嶺,自西向東流經中部,匯入寧波市甬江出海,全長109千米,境內流長54千米,支流30餘條,縱橫交錯,織成水網。 並有眾多湖塘水庫。牟山湖為境內最大海跡湖,正常蓄水420萬立方米,四明湖為最大人工湖,總庫容1.2億立方米。

氣候情況

餘姚市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區,陽光充沛,溫暖濕潤,四季分明,雨熱同步。年平均氣溫16.2攝氏度,日照2061小時,無霜期227天,降水量1361毫米,自然條件優越,水資源豐富,適合餘姚甲魚的繁衍生長。

歷史淵源

甲魚在中國歷史上淵源流長,考古學家對浙江餘姚河姆渡出土的鱉甲、鱉頭和餘姚田螺姜恥辯山出土的燒鍋及鍋邊的鱉甲考古學推算,把中國人類食鱉的歷史提前到7000多年前。寧波市有獨特的甲魚飲食文化和眾多以甲魚為原料的美味食譜。如“紅燒冰糖甲魚”,是正宗寧幫菜館“狀元樓”的看家菜。相傳二百多年前的清代,寧波有一家菜館,開業時此店並不叫狀元樓,據說,一日,有兩個秀才進京趕考,前來此店飲酒,要吃“獨占鰲頭”一菜,店家捧出一碗“紅燒冰糖元魚”(即甲魚),兩個秀才吃後,覺得非常滿意,然後繼續進京趕考,結果一個得中狀元,一個考上探花。自此以後,店名遂改為“槳剃汗催狀元樓”。
餘姚甲魚人工養殖始於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池塘放養最早出現在黃沙湖養殖公司。
20世紀80年代,隨著市場對甲魚需求的增加,溫室養殖逐漸興起,並出現了養殖甲魚水產專業戶。隨著溫室甲魚產業開始走下坡,餘姚市開始對甲魚的野生親本資源進行收集與保護,並嘗試把甲魚放在外塘水域,為甲魚創造原生態的成長環境,自此開始了甲魚生態養殖技術一系列探索和研究,先後開展“池塘生態鱉套養套用”、“中華鱉高效安全規模化養殖技術集成與綜合示範”、“稻田生態綜合養殖技術研究與開發”等科研項目,先後獲得寧波市、餘姚良全估市科技進步獎和農業推廣獎等獎項。通過多年的發展充和盼,全市形成了以池塘專養、魚塘套養,南美白對蝦套養、茭白田套養、稻田套養、蓮藕田套養、大水面放養、山區水庫放養為一體的具有餘姚特色甲魚生態養殖模式,並實現了山區、平原和沿海地區的全覆蓋。

生產情況

2016年,餘姚甲魚實現全市養殖總產量1500噸,產值3億元。
2017年,餘姚甲魚網上銷售線上總量近千萬元。

產品榮譽

2011年12月,在第三屆中國餘姚·河姆渡農業博覽會名優農產品推介會暨產銷對接簽約儀式上,原農業部副部長、中國漁業協會會長齊景發向餘姚市授予了“中國生態甲魚之鄉”稱號。
2013年12月3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餘姚甲魚”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16年1月,餘姚甲魚獲“全國十大魅力農產品”稱號,為浙江省唯一獲此榮譽的農產品。同年,被評為“2016最具影響力水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2018年1月,在2017寧波知名水產品品牌發布推介會上,“餘姚甲魚”獲得寧波知名水產品區域公用三大品牌之一。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餘姚甲魚養殖區域地處浙東寧紹平原的餘姚市,北緯29°39'~30°21',東經120°52'~121°25'之間區域內,東與寧波市江北區、鄞州區相鄰,南枕四明山,與奉化、嵊州接壤,西連上虞區,北毗慈谿市,西北於錢塘江、杭州灣中心線與海鹽縣交界,養殖面積2006.67公頃。 餘姚甲魚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的具體地域是:濱海池塘甲魚生態套養區包括黃家埠鎮、臨山鎮、泗門鎮、小曹娥鎮;淡水池塘甲魚生態套養區包括牟山鎮、馬渚鎮、朗霞街道、低塘街道、鳳山街道、陽明街道、蘭江街道、梨洲街道;農田甲魚生態套養區包括河姆渡鎮、陸埠鎮、三七市鎮、大隱鎮、丈亭鎮;山區水域甲魚增殖放流區包括四明山鎮、大嵐鎮、梁弄鎮、鹿亭鄉共6個街道、14個鎮和1個鄉,全市265個行政村。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要求
1.1環境要求 養殖區域產地環境符合GB/T 18407.4的規定,自然條件優越,水資源豐富,適合餘姚甲魚的繁衍生長。
1.2養殖水源 養殖區域水源充足,符合《漁業水質標準》(GB 11607—1989)的規定。
1.3養殖用水水質和產地底質;養殖用水水質和產地底質符合《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殖產地環境條件》(NY5361—2010)中的相關要求。
2.品種範圍 餘姚甲魚
3.生產控制
3.1苗種來源:養殖苗種選擇餘姚本地生態甲魚自然保護區的優良品種。苗種生產符合DB330281/T15.1《餘姚甲魚 第1部分:種苗繁育》。
3.2養殖模式:南美白對蝦池塘套養、農田套養和外盪、小型水庫及山塘套養。
3.3養殖管理技術:
⑴南美白對蝦池塘套養餘姚甲魚養殖 池塘進排水獨立;排水渠底要低於池底30厘米以上。池塘四周採用石棉瓦、彩鋼瓦等材料設定防逃設施,防逃材料埋入地下20厘米左右,高出地面50~60厘米。配置葉輪式或水車式增氧機,每667平方米應配備功率為0.45~1千瓦增氧機,有條件的可在塘底鋪設底增氧設施。
①投餵:南美白對蝦主養池塘按照DB33/T399.2 無公害南美白對蝦 第2部分 養殖技術操作規範的規定操作,其他養殖品種套養的,以主養品種養殖操作規範為準,餘姚甲魚不需要投餵專用飼料。
②防病:甲魚放養一個月後用二溴海因0.3~0.5毫克/升全池潑灑,一般進行兩次,時隔15天。養殖中後期每月定期潑灑生石灰50~70千克/667平方米兩次,以改善水質,預防發病。漁藥使用應符合NY 5071的規定。
③巡塘:早晚巡塘各一次,觀察水色變化和對蝦、甲魚活動情況。檢查堤埂及防逃設施是否完好,防止滲漏、逃逸,注意用電安全,並做好養殖記錄。
⑵農田套養餘姚甲魚養殖5月底前在所選農田中開挖“田”字型或“環型”深溝,溝寬80厘米,深50厘米。開溝時稍加寬加固四周田埂便於甲魚棲息。採用1米高的彩鋼瓦設定防逃設施,埋入土中20厘米,外側間隔3米,用木樁加固,上部用竹片加緊,並用鐵絲與外側木樁綁緊加固。
①飼餵:養殖前期適當在農田內投放抱卵青蝦進行繁殖,以供甲魚捕食。中後期可補充小魚、福壽螺、螺螄等。全程不投餵甲魚配合飼料。
②管理:養殖期間,農作物按常規生產方式進行管理,包括施肥、擱田、施藥等。所用藥物應符合NY 5071的規定。施藥選擇在晴朗無風的天氣進行,夏季應在10:00前或16:00後進行,嚴禁在颳風或下雨時施藥。施藥採用噴霧方式,不散施或潑澆,不得擅自增大用藥濃度。
⑶外盪、小型水庫及山塘套養餘姚甲魚養殖 在容易逃離的區域如溢洪口,用網片或鐵絲網呈“7”字形布置防逃設施。 每天巡塘一次。在颱風、暴雨天氣期間要增加巡塘次數,查看防逃設施及甲魚的活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4.產品收穫與產後處理:
4.1產品收穫
⑴南美白對蝦養殖池塘套養餘姚甲魚 在捕蝦過程中經常有甲魚入籠。為防止甲魚窒息死亡,可將塑膠瓶、泡膜等材料系在籠尾,使地籠尾浮在水面。捕獲的甲魚進行暫養或銷售。池塘中剩餘的甲魚採取乾塘捕撈。
⑵農田套養餘姚甲魚11月上旬氣溫明顯下降時陸續起捕銷售。直接在農田中用人工抓捕,抓捕後放入暫養池暫養,等年底統一上市。
⑶外盪、小型水庫及山塘套養餘姚甲 10月中上旬為起捕高峰期,可採用垂釣、地籠的方法,捕捉達到上市規格的成品甲魚,起捕後放入暫養池暫養,等年底統一上市。餘姚甲魚養殖生產過程嚴格按照餘姚市地方標準《餘姚甲魚》(DB33028/T 15.1、DB33028/T 15.3、DB33028/T 15.4和DB33028/T 15.6)執行。
4.2產後處理
⑴運輸 甲魚運輸宜用冷藏運輸車或其它有降溫裝置的運輸設備。運輸設備潔淨、無毒、無異味,嚴防運輸感染。途中應保持10~25攝氏度的溫度和一定的濕度,降溫用冰應符合SC/T 9001的規定。運輸途中防止劇烈震動和驚擾,有專人管理,一般每隔2~3時就應淋水一次, 以保持甲魚皮膚濕潤。淋水的水質應符合NY 5051的規定。運輸過程中避免擠壓與碰撞,並不得脫水,防蚊蟲叮咬,曝曬。
⑵貯存甲魚可在潔淨、無毒、無異味的水泥池、水族箱等水體中暫養,暫養用水應符合NY 5051的規定。
⑶包裝 根據成品甲魚的養殖年限進行分級包裝。包裝前應停食1~2天。包裝時應將甲魚單獨分開包裝,防止互相爭鬥受傷。甲魚採用小布袋、麻袋、竹框、木箱、塑膠盒等包裝。包裝容器應堅固、潔淨、無毒、無異味,並具有良好的通氣和排水條件。

專用標誌使用

在餘姚甲魚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內開展規範生產的生產經營者,須提前7個工作日向餘姚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才能使用餘姚甲魚地理標誌。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餘姚甲魚名稱和公共標識團組合標註形式)。標籤中應標明商標、產地、產品名稱、生產單位、地址、產品年限、出塘日期。還應標明“防熱”、“小心輕放”、“禁止擠壓”等文字。
20世紀80年代,隨著市場對甲魚需求的增加,溫室養殖逐漸興起,並出現了養殖甲魚水產專業戶。隨著溫室甲魚產業開始走下坡,餘姚市開始對甲魚的野生親本資源進行收集與保護,並嘗試把甲魚放在外塘水域,為甲魚創造原生態的成長環境,自此開始了甲魚生態養殖技術一系列探索和研究,先後開展“池塘生態鱉套養套用”、“中華鱉高效安全規模化養殖技術集成與綜合示範”、“稻田生態綜合養殖技術研究與開發”等科研項目,先後獲得寧波市、餘姚市科技進步獎和農業推廣獎等獎項。通過多年的發展,全市形成了以池塘專養、魚塘套養,南美白對蝦套養、茭白田套養、稻田套養、蓮藕田套養、大水面放養、山區水庫放養為一體的具有餘姚特色甲魚生態養殖模式,並實現了山區、平原和沿海地區的全覆蓋。

生產情況

2016年,餘姚甲魚實現全市養殖總產量1500噸,產值3億元。
2017年,餘姚甲魚網上銷售線上總量近千萬元。

產品榮譽

2011年12月,在第三屆中國餘姚·河姆渡農業博覽會名優農產品推介會暨產銷對接簽約儀式上,原農業部副部長、中國漁業協會會長齊景發向餘姚市授予了“中國生態甲魚之鄉”稱號。
2013年12月3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餘姚甲魚”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2016年1月,餘姚甲魚獲“全國十大魅力農產品”稱號,為浙江省唯一獲此榮譽的農產品。同年,被評為“2016最具影響力水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2018年1月,在2017寧波知名水產品品牌發布推介會上,“餘姚甲魚”獲得寧波知名水產品區域公用三大品牌之一。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餘姚甲魚養殖區域地處浙東寧紹平原的餘姚市,北緯29°39'~30°21',東經120°52'~121°25'之間區域內,東與寧波市江北區、鄞州區相鄰,南枕四明山,與奉化、嵊州接壤,西連上虞區,北毗慈谿市,西北於錢塘江、杭州灣中心線與海鹽縣交界,養殖面積2006.67公頃。 餘姚甲魚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的具體地域是:濱海池塘甲魚生態套養區包括黃家埠鎮、臨山鎮、泗門鎮、小曹娥鎮;淡水池塘甲魚生態套養區包括牟山鎮、馬渚鎮、朗霞街道、低塘街道、鳳山街道、陽明街道、蘭江街道、梨洲街道;農田甲魚生態套養區包括河姆渡鎮、陸埠鎮、三七市鎮、大隱鎮、丈亭鎮;山區水域甲魚增殖放流區包括四明山鎮、大嵐鎮、梁弄鎮、鹿亭鄉共6個街道、14個鎮和1個鄉,全市265個行政村。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要求
1.1環境要求 養殖區域產地環境符合GB/T 18407.4的規定,自然條件優越,水資源豐富,適合餘姚甲魚的繁衍生長。
1.2養殖水源 養殖區域水源充足,符合《漁業水質標準》(GB 11607—1989)的規定。
1.3養殖用水水質和產地底質;養殖用水水質和產地底質符合《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殖產地環境條件》(NY5361—2010)中的相關要求。
2.品種範圍 餘姚甲魚
3.生產控制
3.1苗種來源:養殖苗種選擇餘姚本地生態甲魚自然保護區的優良品種。苗種生產符合DB330281/T15.1《餘姚甲魚 第1部分:種苗繁育》。
3.2養殖模式:南美白對蝦池塘套養、農田套養和外盪、小型水庫及山塘套養。
3.3養殖管理技術:
⑴南美白對蝦池塘套養餘姚甲魚養殖 池塘進排水獨立;排水渠底要低於池底30厘米以上。池塘四周採用石棉瓦、彩鋼瓦等材料設定防逃設施,防逃材料埋入地下20厘米左右,高出地面50~60厘米。配置葉輪式或水車式增氧機,每667平方米應配備功率為0.45~1千瓦增氧機,有條件的可在塘底鋪設底增氧設施。
①投餵:南美白對蝦主養池塘按照DB33/T399.2 無公害南美白對蝦 第2部分 養殖技術操作規範的規定操作,其他養殖品種套養的,以主養品種養殖操作規範為準,餘姚甲魚不需要投餵專用飼料。
②防病:甲魚放養一個月後用二溴海因0.3~0.5毫克/升全池潑灑,一般進行兩次,時隔15天。養殖中後期每月定期潑灑生石灰50~70千克/667平方米兩次,以改善水質,預防發病。漁藥使用應符合NY 5071的規定。
③巡塘:早晚巡塘各一次,觀察水色變化和對蝦、甲魚活動情況。檢查堤埂及防逃設施是否完好,防止滲漏、逃逸,注意用電安全,並做好養殖記錄。
⑵農田套養餘姚甲魚養殖5月底前在所選農田中開挖“田”字型或“環型”深溝,溝寬80厘米,深50厘米。開溝時稍加寬加固四周田埂便於甲魚棲息。採用1米高的彩鋼瓦設定防逃設施,埋入土中20厘米,外側間隔3米,用木樁加固,上部用竹片加緊,並用鐵絲與外側木樁綁緊加固。
①飼餵:養殖前期適當在農田內投放抱卵青蝦進行繁殖,以供甲魚捕食。中後期可補充小魚、福壽螺、螺螄等。全程不投餵甲魚配合飼料。
②管理:養殖期間,農作物按常規生產方式進行管理,包括施肥、擱田、施藥等。所用藥物應符合NY 5071的規定。施藥選擇在晴朗無風的天氣進行,夏季應在10:00前或16:00後進行,嚴禁在颳風或下雨時施藥。施藥採用噴霧方式,不散施或潑澆,不得擅自增大用藥濃度。
⑶外盪、小型水庫及山塘套養餘姚甲魚養殖 在容易逃離的區域如溢洪口,用網片或鐵絲網呈“7”字形布置防逃設施。 每天巡塘一次。在颱風、暴雨天氣期間要增加巡塘次數,查看防逃設施及甲魚的活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採取相應措施。
4.產品收穫與產後處理:
4.1產品收穫
⑴南美白對蝦養殖池塘套養餘姚甲魚 在捕蝦過程中經常有甲魚入籠。為防止甲魚窒息死亡,可將塑膠瓶、泡膜等材料系在籠尾,使地籠尾浮在水面。捕獲的甲魚進行暫養或銷售。池塘中剩餘的甲魚採取乾塘捕撈。
⑵農田套養餘姚甲魚11月上旬氣溫明顯下降時陸續起捕銷售。直接在農田中用人工抓捕,抓捕後放入暫養池暫養,等年底統一上市。
⑶外盪、小型水庫及山塘套養餘姚甲 10月中上旬為起捕高峰期,可採用垂釣、地籠的方法,捕捉達到上市規格的成品甲魚,起捕後放入暫養池暫養,等年底統一上市。餘姚甲魚養殖生產過程嚴格按照餘姚市地方標準《餘姚甲魚》(DB33028/T 15.1、DB33028/T 15.3、DB33028/T 15.4和DB33028/T 15.6)執行。
4.2產後處理
⑴運輸 甲魚運輸宜用冷藏運輸車或其它有降溫裝置的運輸設備。運輸設備潔淨、無毒、無異味,嚴防運輸感染。途中應保持10~25攝氏度的溫度和一定的濕度,降溫用冰應符合SC/T 9001的規定。運輸途中防止劇烈震動和驚擾,有專人管理,一般每隔2~3時就應淋水一次, 以保持甲魚皮膚濕潤。淋水的水質應符合NY 5051的規定。運輸過程中避免擠壓與碰撞,並不得脫水,防蚊蟲叮咬,曝曬。
⑵貯存甲魚可在潔淨、無毒、無異味的水泥池、水族箱等水體中暫養,暫養用水應符合NY 5051的規定。
⑶包裝 根據成品甲魚的養殖年限進行分級包裝。包裝前應停食1~2天。包裝時應將甲魚單獨分開包裝,防止互相爭鬥受傷。甲魚採用小布袋、麻袋、竹框、木箱、塑膠盒等包裝。包裝容器應堅固、潔淨、無毒、無異味,並具有良好的通氣和排水條件。

專用標誌使用

在餘姚甲魚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內開展規範生產的生產經營者,須提前7個工作日向餘姚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提出申請,經批准後才能使用餘姚甲魚地理標誌。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餘姚甲魚名稱和公共標識團組合標註形式)。標籤中應標明商標、產地、產品名稱、生產單位、地址、產品年限、出塘日期。還應標明“防熱”、“小心輕放”、“禁止擠壓”等文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