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國

養國

養國稽考難在先秦文獻缺載,尤其是春秋戰國之際諸侯國之間戰爭頻繁,導致行政區劃版圖頻繁更易,小國興廢、邑名沿革多變,治史確考不易。春秋時期著名的將軍養由基,因其射箭百發百中,故有百步穿楊成語問世。養由基之養姓是最早見諸史籍的人物,其故里史書僅載楚國人。那么神箭手養由基的故里在哪裡呢? 經近幾年來稽古鉤沉,確認安徽臨泉的楊橋鎮就是古代養國,而養由基故里即今天臨泉楊橋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養國
  • 時間先秦
  • 故里:臨泉楊橋鎮
  • 國家:楚國
養國歷史,養國地望之爭,養國地域論證,養國的結論,

養國歷史

養國為春秋時期封國之一,“養”在金文、簡帛中有“羕”(《包山》簡107、襄城金版銘)、“ 漾 ”(《包山》簡177、184)、“漾”(曾姬無恤壺銘、《包山》簡126)三種寫法。(1)在今天不僅有文獻資料,還有出土的養國銅器文物可證。養國地望在今河南沈丘以東和今安徽臨泉以東說最為爭論不休。因臨泉明代以前曾稱“沈丘”之名,史學家混淆了河南沈丘與臨泉沈丘,忽略了臨泉明代之前稱沈丘之事實。但養國到底在當今何地,依然未能定論。本文運用文獻資料、出土文物、養由基後裔及族姓、地望等問題作實地考證,認為養國在“沈丘以東”是正確的,但不是河南沈丘,而是今阜陽市臨泉縣以東。臨泉縣,春秋時周文王第十子聘季載被封於沈,為沈子國。後稱沈丘,明代向西遷移30公里?至今天的河南沈丘。如果養國在今河南沈丘以東,地望不符《讀史方輿紀要》等史書所載。 《左傳》載:昭公三十年(楚昭王五年,公元前512年)記楚子封吳公子掩余、燭庸居“養”,養地名始現史載。“論者考索養國地望所在及興滅衍變拘於史缺而旁搜側求、輾轉間證,由此多說並起、歧義迭出,遠者如杜預王符鄧名世顧棟高梁玉繩、楊伯俊,近者如何浩、黃盛璋、劉彬徽、吳良寶、徐少華、雷英、董全生等先生均對古養國相關問題多有論及”(2)。
“安徽臨泉楊橋說”論證主要是依據《左傳》昭公三十年所記:此系迄今所見先秦文獻中,城父、胡田地望據文獻記載均可考實,胡田為春秋鬍子國故地,《春秋》昭公四年杜註:“胡國,汝陰縣西北有胡城。”《左傳》昭公三十年杜註:“胡田,故鬍子之田。”其地在今安徽阜陽城區一帶。城父即《史記·楚世家》“使太子建居城父”句下《正義》引《括地誌》所云之亳州城父縣,春秋早期本為陳之夷邑,後為楚割取。(3)楚子所封吳二公子之“養”邑在吳、楚邊界,又從城父與鬍子國故地割取部分“田地”以增益充實“養”之封邑,此“養”考定於今臨泉縣東的楊橋境符合春秋晚期吳、楚兵爭淮域的歷史地理環境,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則主此說。

養國地望之爭

養國,西周時期為嬴姓小國,伯爵,國君稱養伯,故址汝南郡沈丘縣東一帶。有關養國的詳細情況,歷史文獻資料基本失載,僅記 “養國與淮域上游的江、黃、樊等國同族,皆東夷少昊族的後裔”。據傳世西周養史尊銘上的銘文記載:“養史作旅彝。”養史,即諸侯史官,說明在西周前期已立有養國並擁有自己的史官。(4)
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湖北江陵地區的一座春秋中期墓中曾出土一件“養伯簋”,說明此時周王室所封之養伯國尚存。此簋是養伯為其元妹外嫁所作的媵器,出自楚墓,是楚、養兩國通婚之證。
據《左傳》載,在周敬王姬丐八年(公元前512年),楚昭王已將養國故地封給了吳國公子掩余、燭庸二人,時稱養邑,或稱養城,可見此前養國已經亡國。亡國後的養國人成為楚國人民。而在降歸楚國的養國人中有在楚國任要職者,例如在春秋戰國之際,楚國貴族中就有養氏,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有以善射著稱的神箭手養由基。
關於養國的地望,即確切地方,史學界眾說紛紜。養國地望所在今天有四種爭論:一為養國河南沈丘以東說,認為古養國地在今河南沈丘縣東,後楚滅以為縣,即《左傳》昭公三十年楚子使吳二公子燭庸、掩余所居之“養”邑;二為養國安徽臨泉以東楊橋說,其佐證史料與河南沈丘以東說上同;但還引《讀史方輿紀要》主此說為證;三為河南寶豐說,認為養國地在今河南襄城魯山北、郟縣西南的寶豐縣境,即《後漢書·郡國志》所記潁川郡下的“養陰里”;四為河南桐柏說,即位於桐柏縣月河鎮左莊墓地附近。
養國河南沈丘以東說推證的主要是依據《左傳》昭公三十年所記:“吳子使徐人執掩余,使鐘吾人執燭庸。二公子奔楚,楚子大封,而定其徙。使監馬尹大心逆吳公子,使居養。莠尹然、左司馬沈尹戌城之,取於城父與胡田以與之。將以害吳也。”迄今為止,這是我們所見先秦文獻中 “養”地稱與吳楚兵爭重大歷史事件相聯繫的最為明確具體的一處記載。
史學家顧棟高、楊伯峻、熊會貞多主河南沈丘以東說。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卷七“都邑表”記:“今河南陳州府沈丘縣東有養城,春秋時楚養邑也。”楊伯峻《春秋左傳注》:“養當在今河南沈丘縣,今治南沈丘城之東,臨安徽界首境。”熊會貞《水經註疏·汝水注》:“今沈丘東有養城,當是吳公子所居。”(5)此養地當時西周、春秋之際嬴姓養國故址,楚滅養後置縣,仍沿以舊地稱。
“河南寶豐說”的主要文獻依據見於《水經注·汝水》:“汝水又右迤為湖,湖水南北八九十步,東西四五百步,俗謂之東長湖,湖水下入汝,古養水也。水出魯陽縣北將孤山北長崗下,數泉俱發,東歷永仁三堆南,又東逕沙川,世謂之沙水。歷山符壘北,又東逕沙亭南,故養陰里也。司馬彪《郡國志》曰:襄城有養陰里。京相璠曰:在襄城郟縣西南,養水名也。”(6)此記養陰里在魯山北、郟縣西南的今寶豐縣境、古養水(古汝水上游支流)南岸。又今河南襄城曾出土一塊窖藏“羕陵”銘文的金版(金餅),此窖藏點與《郡國志》所記古養陰里約略一地或相距不遠,有論者以文獻與出土文物互證推定古養國應在寶豐境的養陰里一帶。

養國地域論證

西周至春秋之際,汝潁上游的河南寶豐境、即古養水流域亦同樣不存在一個嬴姓養國,除前文所論昭公三十年吳二公子所居之“養”不在此域,進而間證春秋嬴姓養國、戰國楚之養縣不在此域外,何浩認為周代於魯山縣東封建有姬姓應國,寶豐縣境的古養水一帶距應國很近,應屬應國所轄領域,這裡不可能再有一個嬴姓養國存在,由此西周至春秋之際“寶豐養國說”是不成立的。今研究者將嬴姓養國認指於河南魯山縣北、郟縣西南的寶豐縣境,除《水經·汝水注》所記這一地域古有“養水”、漢有“養陰里”外,還有一個間接證據就是近世在襄城縣出土了一塊自銘“羕陵”地稱的金版(金餅)。汝潁上游古養水流域戰國至漢代集中出現諸多關於“養”的地稱應是有歷史地理原因的,我們推定這一帶較早的時候應存在一個史籍缺載的養國,以故為後世留下了諸多“養”地稱,其立國時間至遲亦應追溯到殷商時期,西周時期位於沈丘以東的養國可能即由此養國東南遷徙後所建。(7)
“河南桐柏說”的主要依據是桐柏月河左莊春秋墓地出土一件有銘文的銅器。20世紀70年代以來,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桐柏縣月河鎮左莊附近多次發現有養國銘記的青銅器。1993年底,這裡又發現一座春秋晚期養國墓葬,一件青銅器上有“養之伯受止鐸”銘文。發掘者認為該墓規模大、規格高、保存完整、出土器物豐富,有銘銅器“子”鐸即可證墓主身份就是養國之君。(8)
為此,史學家董全生、趙成甫認為:“養國以養為名當與羌水有關,《說文》載:‘漾,水出隴西相道,東至武都為漢。’西漢水上游有漾水,在四川,又地名有洋川,即漢之定遠,在陝西。考慮到養與秦國同為嬴姓,為同一祖源,所以養國的得名應與陝西境內的漾水有關,至遲在春秋早期養已遷徙到今河南南部地帶。歷年來在河南、湖北發現的大量養器證實了這一點。此次發現的月河一號春秋國君墓,為養國的地望問題提供了可靠的證據。”因此有史學家提出,養國應在今桐柏及其附近地區。

養國的結論

養國就在安徽臨泉縣楊橋鎮,雖然先秦史料缺無從得知嬴姓養國所在地歷史真相。然而,根據現存的《左傳》、《讀史方輿紀要》等史籍進行考證分析,楊橋鎮頗符合嬴姓養國所在地的記載。根據查閱史實及實地探尋考證,我認為佐證史料有以下四方面。
一是楊橋鎮歷史上符合《讀史方輿紀要》、《左傳》史料所記春秋時期淮河流域的地理因素。“沈丘縣,東至南直潁州百二十里,北至南直太和縣八十里。古沈子國……養城,在縣東北。春秋時楚邑。昭公三十年吳二公子掩余、燭庸奔楚,楚使居養,取城父(今亳州)、胡(今阜陽)田以與之,蓋其地近今亳、潁二州界。又今城址猶存”。(14)根據清代顧祖禹史學家所記,當時的沈丘縣就是現在的臨泉縣,養城在臨泉東北地理方位符合現在的楊橋鎮。“取城父(今亳州)胡(今阜陽)田以與之。”《左傳》所載這句話也符合現在楊橋方位。磚城,即今天的界首市磚集鎮臨泉縣與磚集鎮目前的方位符合《讀史方輿紀要》所記的“磚城在(沈丘)縣東北四十五里”這句話。
二是根據《左傳》、《戰國策》、《臨泉縣志》等記載,養由基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養由基楚人,由此推知,當時楚國已經滅亡沈丘和養國,養由基故里就在楊橋鎮。而在公元前688年,最早出現養姓的就有一個叫養甥的楚人出現。“莊公六年(前688年),楚文王伐申,過鄧。鄧祈侯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騅甥、聃甥、養甥請殺楚子,鄧侯弗許。三甥曰:“亡鄧國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圖,後君噬齊,其及圖之乎?圖之,此為時矣’……”(《左傳》)而這個養甥是楚國的一名大夫,比養由基早出現85年,有可能是養由基先祖。
不僅如此,今天養由基後裔還在楊橋鎮居住。“宣公十二年(前597年),潘黨既逐魏錡趙旃夜至於楚軍,席于軍門之外,使其徒入之。楚子為乘廣三十乘,分為左右。右廣雞鳴而駕,日中而說。左則受之,日入而說。許偃御右廣養由基為右。彭名御左廣,屈盪為右……” (《左傳》)以上這段話是最早記述養由基出現的史料。“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過曰,善射,可教射也矣。養由基曰,能教子左屈右。夫射柳葉者,百發百中,而不己善息,殺焉氣力倦,弓撥矢鉤,一發不中,前功盡矣……”(《戰國策·蘇厲謂周君》)“養由基,楊橋集人(臨泉縣),楚國名將,有百步穿楊神箭手之稱……”。(《臨泉縣誌·古代人物》)
與此同時,《中國姓氏辭典》、《萬姓統譜》、《養姓淵源》、《中國姓氏起源》等姓氏學書籍史料都載,養姓始祖源自養由基。(15)既然養姓是以國得姓,其始祖是養由基,養由基故里又在楊橋鎮。那么,養由基本人必然是以養國的“養”為姓而起,其養國地望又焉能離開養由基的故里呢?
楊橋鎮向陽村居住,今年76歲的養洪昌老人系養由基後裔。養洪昌老人告訴筆者,其先祖系養由基,解放前曾有家譜,後在文革中丟失。臨泉縣文化館已經通過調查考證確認他的身世,就是養由基後裔。在今楊橋鎮老崗西北角,有養由基墳墓,養洪昌老人每年清明去上墳燒紙。遺憾的是,20世紀60年代養由基墳墓被平。
三是楊橋鎮現有一座古老的養橋,當地老人世代相傳為明代修建。從明代至清、民國時期一直稱養橋,後在建國後改為楊橋。史學家董全生、趙成甫曾認為:“養國以養為名”。(16)養橋橋址經歷代修葺仍存在,但已不再使用。因為在其南不遠又建了一座新的大橋。同時,《讀史方輿紀要》曾記載有養城,而楊橋鎮歷史上稱養橋,其橋名必然與所在城市名相符。因為歷史上所在橋樑建築物大多與當地城邑名稱有關。由此推知,養橋來歷必然依據先有養城而稱。
四是楊橋鎮有一處費子街遺址。“費子街遺址位於楊橋集西,呈長方形台地,面積2.21萬平方米。採集有殘石器、側扁三角形陶鼎足、陶紡輪、瓦當等。屬於新石器時期至商周時代的遺址”。(17)20世紀80年代,被省考古專家列為夏商周三代史文化。2010年3月,我與阜陽史學家胡天生、阜陽博物館副館長楊玉彬進行探尋考證,發現不僅有夏商周文化層,還有唐宋元明清文化斷代層。同時,費子街遺址位於泉河邊,符合古代歷史上部落或城邑的選址。
因此綜上所述,可以明確地得出結論,養姓始祖養由基誕生於楊橋鎮,其養姓得名於養國,春秋時期的養國所在地就位於今天的楊橋鎮。同時,根據以上論證,本人分析認為,西周、春秋時期的嬴姓養國在阜陽以西的楊橋鎮。嬴姓養國立國時間可能早至夏、商之際,立國初居地應在汝、潁上游的古養水流域,即漢代之養陰里、今之河南寶豐縣境,周初為周王室所伐而被迫沿汝潁流域東南遷至今天的楊橋鎮立國,以故在汝潁上游的古養水流域為後世留下與“養”相關的名稱。
【注釋】:
(1),《包山楚簡釋地三篇》,《簡帛網》,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2),《楚滅國研究》,武漢出版社1989年11月版。
(3)、(5),何浩:《羕器、養國與楚國養縣》,《江漢考古》1989年第二期;徐少華:《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11月版。
(4)、(7)、(9)、(13),楊玉彬:《羸姓養國族源、地望及興衰史考察——兼論與界首古養國的幾個相關問題》,2009年第1輯《皖北文化研究集刊》,黃山書社。
(6),黃盛璋:《 器與 國地望及與楚之關係考辨》,《江漢考古》1988年第一期;《新發現的“羕陵”金版及其相關的羕器、曾器銘文中諸問題的考索》,《出土文獻研究續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8),董全生等:《從金文羕、永看古代的養國》,《中原文物》1996年第三期及《桐柏月河一號春秋墓相關問題研究》,《中原文物》1997年第四期;南陽市文物研究所、桐柏縣文管辦:《桐柏月河一號春秋墓發掘簡報》,《中原文物》1997年第四期。
(10),詳參《臨泉縣志》,臨泉縣地方志編纂,1995年,黃山書社;《阜陽地區志》,阜陽地區地方志編纂,1995年,黃山書社;《古沈風貌》,馬家敏編著,1989年,安徽人民出版社;清乾隆編纂《潁州府志》,清·王斂福編纂,阜陽市地方志辦點校整理,2006年,黃山書社;清道光《阜陽縣誌》,清·李復慶編纂,阜陽市地方志辦點校整理,2009年,黃山書社;《阜陽通史》,張寧等著,1998年,黃山書社。
(11),明嘉靖《沈邱縣誌》,上海書店,天一閣藏明代方誌選刊續編。
(12),《沈丘縣誌》,沈丘縣誌編纂委員會編,1987年,河南人民出版社。
(13),太和古為豫州之域。春秋戰國時期,一度是秦、楚、魏三雄爭鬥前沿陣地。春秋屬宋,戰國屬魏,蘇秦說魏襄王“南有新郪”,即指太和。太和趙廟鎮城孜村於清末曾出土新郪虎符,清末國學大師王國維考證為“秦並天下前二三十年間物。”此符系戰國末年秦攻取魏地新郪後所鑄。新郪虎符,證明了太和早在“共和”行政(這是中國歷史上有正確紀年的開始)時期就有了一座古城。《讀史方輿紀要·潁州》載:“新郪城……謂之郪城。魏安厘王十一年,秦拔郪丘是也……後漢為宋公國。”《後漢書·郡國志》載,“宋公國,周名郪丘”。《太和縣誌》載:“楚平王六年(公元前523年),使太子建居城父(亳州)守邊;周敬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楚滅胡(阜陽)。胡與城父皆屬於楚,而郪丘居其間,當亦為楚攻占。戰國中期屬魏。蘇秦遊說魏襄王合縱抗秦時說,‘大王之地,南有鴻溝、陳、汝南、許、偃、昆陽、召陵、舞陽、新都、新郪’。(《史記·蘇秦傳》)‘新郪即郪丘’。”(《史記集解》)
(14),《讀史方輿紀要·卷四十七》,清·顧祖禹/著,賀次君、施和金點校,2000年,中華書局。
(15),《左傳》,蔣冀騁/標註,1988年,嶽麓書社。《春秋左傳譯註》,魯開泰/譯註,1998年,武漢出版社。《戰國策全譯》,王守謙、喻芳葵等譯註,1996年,貴州人民出版社。《中國姓氏起源》,史國強/著,1990年,山東大學出版社;《萬姓統譜》,明·陳士元/著,武樂泉/今譯,1993年,天津人民出版社;《中國姓氏辭典》,陳明遠、汪宗虎/主編,1995年,北京出版社;《臨泉縣誌》,臨泉縣地方志編纂,1995年,黃山書社。
(16),《臨泉縣志》,臨泉縣地方志編纂,1995年,黃山書社。
(17),《阜陽通史》,張寧等著,1998年,黃山書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