餉鹽,用作餉銀的食鹽。太平天國起義時期,由於運道梗塞,有鹽無售,清政府鹽課銳減,且軍需孔急。從鹹豐四年(i854)起,清廷陸續在淮南、淮北、浙江等地推行“以...
澳鹽餉 ,隆澳新築鹽田所產鹽斤售款解繳官庫的鹽餉。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潮橋運同瑞誥稟請:借庫存款銀將海山棚隆澳荒埕二百四十堝改造成曬水鹽田六十...
正餉,清代鹽稅之一。康熙三十二年(1693),粵綱鹽課將余費計入總額一併徵收。其後增引加鹽,正餉亦迭次增加,年征銀達62萬餘兩。由承辦商人認引包銷,按引繳餉...
餉邊,是漢語辭彙,拼音是xiǎng biān,亦作“餉邊”。以錢糧供給邊防軍。...... 《明史·賈三近傳》:“中官溫泰請盡輸關稅鹽課於內庫, 三近言課稅本餉邊...
營餉清代兩淮鹽稅之一。因添募緝私營勇需籌措餉銀,運司諭令各商按引攤捐:規定運商每引一分五厘,鋪商每引二分,場商每引1約二分五厘四毫。 ...
防餉,清代鹽稅之一。光緒二十一年(1895),為籌還洋款,戶部咨行各省,每斤鹽一律加征制錢二文。經運使英啟議復,粵鹽通綱每年擬籌防餉銀10萬兩,自二十二年...
勇餉,清代鹽稅之一。光緒二十九年(1903),川鹽辦理計岸官運,奏定富廠每引征銀三十兩,樂至、射洪、簡陽廠各十兩,按上下游三十八廳州縣引鹽攤征。年征銀十...
漁票餉 , 清末廣東漁船所需鹽斤,由照票定埠購買改為繳完鹽餉隨處購買,所繳金額為漁票餉。光緒三十一年(1905)開辦籌餉,由埠商辦理,規定年換票一次,但不及...
兩淮運銷,清初廢開中法,推行綱鹽法,招商行運。道光年問,綱法破壞,致浮費多而成本重,商鹽壅而國課虧。於是陶澍首創票法於淮北,陸建瀛仿效於淮南。鹹豐軍興...
江西諸郡行淮鹽,惟廣信行浙鹽。軍興,淮鹽不至,致諤議借銷浙引,以餘息充餉,名曰“餉鹽”,從之,即以致諤襄其事。年餘,銷引逾常額,江、楚及浙皆利之。...
他利用鹽務制度的縫隙,與官員合夥,專賣鹽引,撈到了第一桶金,太平天國運動後,淮鹽癱瘓,他卻承銷清軍餉鹽,後來歷經數次鹽改,他都獲利,成巨富。鹽梟欲與他合作...
殷正茂建議:“令官出資本,歲買鹽三百艘,逐時估訊息,收其奇贏。可以不煩朝廷,不用民力,而廣西歲餉數萬金充然有餘”。並且預計“且十年之後,舳艫交通,貨物...
淮運司詳上江引鹽不能定額 季守稟淮鹽至湖另刊護照 海分司稟籌運餉鹽 江西藩司孫詳飭商捐完硝價 海分司稟遵批議稟舊鹽換給新票 五河厘卡申報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