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蝠隼

食蝠隼

食蝠隼(學名:Falco rufigularis):是隼科、隼屬的一種猛禽。體長24-3厘米,體重110-242克。頭部和上體黑色。下體為白色、黑色和橙色,有白色細條紋。棲息在開闊的林地和森林空地中。捕獵蝙蝠、鳥類、小型齧齒動物、蛇、蜥蜴、青蛙和大型昆蟲。分布於熱帶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特立尼達。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行為,交流,食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形態特徵

食蝠隼雌性通常體型較大,雄性體長23-27厘米,雌性體長27-30厘米;雄性翼展51-58厘米,雌性翼展65-67厘米;雄性體重110-242克,雌性體重177-242克。頭部和上體黑色。下頦、喉嚨和前胸部白色,向頸後部有一個黃褐色的延伸和一個白色的半領。下胸部為黑色,有白色細條紋。大腿、腹部和下腹部呈橙色。長尾為黑色,有白色或灰色細條紋,末端呈淺黃色。虹膜呈深褐色,周圍環繞著黃色眼環。喙呈鉤狀,小而黑,帶有黃色蠟狀物。腿腳黃色。
幼鳥和成鳥相似,但喉嚨呈棕黃色,下尾羽呈黃色,黑色相間。

棲息環境

棲息在熱帶雨林邊緣和半乾旱林地。喜歡開闊的林地和森林空地,也出沒於水道邊緣的植被,沿著溪流和河流,從不會遠離潮濕的森林邊緣。海拔高度在900-2000米之間。經常佇立在森林邊緣的有利視野的高大的樹木上,從高聳的高地進行對角快速的動力俯衝,在郊區的地面植被或水體表面攻擊它們的獵物。

生活習性

行為

食蝠隼是一種獵鷹,是地球上飛行速度最快的鳥類之一。翅膀有強而淺的翼拍,這使得它的飛行能力很強大。是一種孤獨的猛禽,除了繁殖季節外,它們大多單獨出現。該物種大部分時間都在狩獵,從棲息處俯衝下來捕食獵物,或者進行空中攻擊。主要在清晨捕獵,黃昏和黎明最活躍,因為這是蝙蝠離開洞穴並返回洞穴的時間。下午晚些時候。有時甚至在小村莊可以在建築物上發現它們,但它們表現出明顯偏愛在森林中覓食,通常在黎明或黃昏返回或離開棲息地時捕獲。

交流

食蝠隼主要通過聽覺和視覺進行交流。在繁殖季節,經常可以聽到它們與各自的配偶尖叫。這個呼叫是一種尖銳的尖叫聲,聽起來像“ke-ke-ke”。雄性食蝠隼的尖叫聲往往比雌性更高。食蝠隼可以利用視覺、觸覺、聽覺和化學等感知通道來獲得良好的效果。

食性

會因季節而異;夏季和冬季的食物略有不同。飲食季節性變化的原因是儘可能的獲得的最豐富的獵物。如前所述,在夏季,食蝠隼往往會捕食小型鳥類。冬季主要由大型昆蟲組成。與其棲息地及其狩獵時間相關的另一個特徵或適應是獵鷹的黃昏性質,這意味著它們主要在黎明和黃昏捕獵,此時蝙蝠可以成為目標。這些獵鷹占據的高位使它們能夠瞄準獵物並對蝙蝠、鳥類和昆蟲發動驚人的空中攻擊。
食蝠隼特別喜歡以蝙蝠為食。更具體地說,雌鳥最渴望蝙蝠和鳥類,如蜂鳥、雨燕和燕子作為它們的獵物。雄鳥往往更喜歡以大型昆蟲為食,例如飛蛾、蜻蜓、大蚱蜢、同翅目(蟬)和膜翅目(蜜蜂)。食蝠隼傾向於捕食鳥類外,也吃以蛇、蜥蜴、青蛙和老鼠,它們的食物來源多種多樣。

分布範圍

留鳥:阿根廷、貝里斯、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厄瓜多、薩爾瓦多、法屬蓋亞那、瓜地馬拉、蓋亞那、宏都拉斯、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蘇利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委內瑞拉。
現存和流浪(季節性不確定):巴貝多和格瑞那達。
食蝠隼
食蝠隼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巢穴通常選擇其他鳥類遺棄的洞穴或樹洞、也置於懸崖和廢墟上,有開放通道,或者建在非常高的樹上,距地面10-50米。雌鳥每窩產2-4枚白色卵,帶有棕色斑點。孵化持續約4-7周。在繁殖季節,雄鳥會向它的配偶提供食物,並餵養雛鳥,直到幼鳥長出羽翼。幼鳥在孵化後35-40天離巢飛走,會生長出完整的羽毛並能夠單獨吞噬獵物。

亞種分化

食蝠隼(3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食蝠隼巴西亞種
Falco rufigularis ophryophanes
(Salvadori, 1895)
2
食蝠隼墨西哥亞種
Falco rufigularis petoensis
C. Chubb, 1918
3
食蝠隼指名亞種
Falco rufigularis rufigularis
Daudin, 1800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9年ver3.1——無危(LC)。

種群現狀

2019年,食蝠隼在全球的物種數量估計為500,000-4,999,999隻成熟個體。趨勢論證:該物種正在經歷一定程度的衰退,這可能是由棲息地喪失和退化引起的。由於森林砍伐,在其部分活動範圍內瀕臨滅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