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用益生菌通則

《食品用益生菌通則》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牽頭,江南大學、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上海理工大學、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伊利集團、丹尼斯克(中國)有限公司等19家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共同參與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食品用益生菌通則
  • 參與單位: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江南大學、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上海理工大學、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伊利集團、丹尼斯克(中國)有限公司等
發展歷史,內容解讀,

發展歷史

2022年6月16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牽頭,江南大學、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上海理工大學、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有限公司、伊利集團、丹尼斯克(中國)有限公司等19家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共同參與的《食品用益生菌通則》發布。

內容解讀

近年來,益生菌概念逐漸被公眾所認知,並廣泛套用於食品領域,產業極速發展的背後,相關標準對益生菌市場進行規範指導具有重要意義。基於此,罪頌府2021年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組織院士、專家及匪重宙業內主要企業代表共同立項制定《食品用益生菌通則》(以下簡稱通則)團體標準,促進益生菌行業健康發展設轎煉凶。伊利作為台鍵您重要的參與企業之一,全程積極參與《通則》的制定過程。
在《通則》發布會中,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徐進研究員對《通則》進行解讀,核心內容圍繞益生菌術語與定義、基本要求、菌株水平研究與評價、食品安全及質量要求、標籤、存儲、運輸及其在食品中的套用。“活的”、“攝取足舟牛夠數量”和“健康有益”是益生菌的特徵性要求。《通則》提出了“推薦保質期內益生菌活菌數量≥107CFU/g(mL),如科學證明達到預期效果所需的數量少於上述推薦量,則可使用經科學證明的活菌數量”。明確了益生菌產品量化品質要求,給優良益生菌產品帶來了脫穎而出的機遇。同時,《通則》指出益生菌要在聚焦在菌株水平進行評價。
《通則》為益生菌行業第一個完整產業鏈的標準,從上游(包含術語和定義、基本要求、菌株水平研究及評價)到中游(包含生產規範、食品安全及質量要求)乃至下游(包含產品標籤、貯存和運輸以及其在食品中的套用)。不僅可以促使益生菌產業發展有標準可依,還使其整個產業鏈更具系統性。
在以“加強標準化建設,推動益生菌行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圓桌論壇上,伊利集團總裁助理雲戰頸抹白組友博士表示,“伊利高度重視益生菌相關標準的制定工作,全程積極參與《通則》的制定過程。《通則》對菌株鑑定規定“基於表型和全基因組測序鑑定到株水平”,這不僅為擁有大量菌株的上游企業進行保護提供了參照要求,對於擁有專利菌種的終端企業用戶,比如伊利多年打造的專屬院體禁菌株乳雙歧桿菌BL-99、副乾酪乳桿菌K56和ET-22,也有一些企業有獨家授權使用的知名菌株,都可以參照建立系統的“株”水平鑑定,為菌株質量控制、菌株智慧財產權保護都有好處。”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實現菌種本土化,疏通科技成果轉化通路,一直是我國益生菌產業必須解決的瓶頸問題。多年來,伊利始終走在益生菌行業發展前列,不斷推出如乳雙歧桿菌BL-99,副乾酪乳桿菌K56和ET-22等來源於中國本土、具有中國專利認證的益生菌菌株。伊利一直致力於與益生菌研究的行業專家、科研院所、菌種企業開展緊密合作,布局並深耕益生菌的開發和相關研究,為行業快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未來,伊利將繼續加強益生菌功能性開發及套用,完善產業布局,激發行業發展的更大活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