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放射性污染

食品放射性污染

食品的放射性污染主要來自放射性物質的開採、冶煉、生產以及在生活中的套用與排放。特別是半衰期較長的放射性核素污染,在食品安全上更為重要。

食品放射性污染對人體的危害主要是由於攝入污染食品後放射性物質對人體內各種組織、器官和細胞產生的低劑量長期內照射效應。主要表現為對免疫系統、生殖系統的損傷和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2011年4月初,衛生部門從京津豫地區露天種植的菠菜中抽檢發現微量的放射性碘-131,由於含量低並不危害人體健康。此外,日本近海魚類也被檢測出放射物超標。

人為放射性污染由於核爆炸、核廢物排放和核工業意外事故而造成污染環境、空氣、土壤、水而間接污染食品,尤其是水產品和動物性製品。雖然放射性污染目前對人類影響較小,但隨著人們核開發的增加,特別是半衰期長的放射性核素,可能會給人類帶來更大的危害,因此放射性污染問題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基本介紹

基本介紹,主要來源,轉移途徑,換算關係,主要危害,預防措施,污染實例,蔬菜污染,魚類污染,

基本介紹

食品中的放射性物質有來自地殼中的放射性物質,稱為天然本底;也有來自核武器試驗或和平利用放射能所產生的放射性物質,即人為的放射性污染。由於生物體和其所處的外環境之間固有的物質交換過程,在絕大多數動植物性食品中都不同程度的含有天然放射性物質,亦即食品的放射性本底。天然放射性本底是指自然界本身固有的,未受人類活動影響的電離輻射水平。它主要來源於宇宙線和環境中的放射性核素。
食品放射性污染地區食品放射性污染地區
某些魚類能富集金屬同位素,如137銫和90鍶等。後者半衰期較長,多富集於骨組織中,而且不易排出,對機體的造血器官有一定的影啊。某些海產動物,如軟體動物能富集90鍶,牡蠣能富集大量65鋅,某些魚類能富集55鐵。放射性對生物的危害是十分嚴重的。放射性損傷有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如果人在短時間內受到大劑量的X射線γ射線和中子的全身照射,就會產生急性損傷。輕者有脫毛、感染等症狀。當劑量更大時,出現腹瀉、嘔吐等腸胃損傷。在極高的劑量照射下,發生中樞神經損傷至直死亡。放射能引起淋巴細胞染色體的變化。在染色體異常中,用雙著絲粒體和著絲立體環估計放射劑量。放射照射後的慢性損傷會導致人群白血病和各種癌症的發病率增加。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衰變過程放出α、β、γ射線的現象,俗稱放射性。由放射性物質所造成的污染,叫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的來源有:原子能工業排放的放射性廢物,核武器試驗的沉降物以及醫療、科研排出的含有放射性物質的廢水廢氣廢渣等。在這些研究工作中都有可能造成放射性污染。

主要來源

食品放射性污染的來源、危害及預防措施來源
1、核爆炸試驗
2、核廢物排放不當
3、意外事故核泄漏。食品放射性污染對人體的危害在於長時期體內小劑量的內照射作用。

轉移途徑

環境中的放射性核素可通過食物鏈向食品中轉移,其主要的轉移途徑有:
1、向水生生物體內轉移
2、向植物轉移
3、向動物轉移

換算關係

1、1Gy=1J/kg=100rad=2.94×10-2C/kg1rad=0.01J/kg=1.14R
2、1Sv=1J/kg=100rem1rem=0.01J/kg
3、1Bq=1衰變/秒=2.7×10-11Ci1Ci=3.7×1010Bq
4、1R=2.58×10-4C/kg=0.877rad1C/kg=3877R=3400rad

主要危害

污染食品的物質常稱之為食品污染物,食品中混進了對人體健康有害或有毒的物質稱之為食品污染。食用受污染的食品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主要是由有害微生物及其毒素、寄生蟲及其蟲卵和昆蟲等引起的。肉、魚、蛋和奶等動物性食品易被致病菌及其毒素污染,導致食用者發生細菌性食物中毒和人畜共患的傳染病。致病菌主要來自病人、帶菌者、病畜和病禽等。致病菌及其毒素可通過空氣、土壤、水、食具、患者的手或排泄物污染食品。被致病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特別是動物性食品,如食用前未經必要的加熱處理,會引起沙門氏菌或金黃色葡萄球菌毒素等細菌性食物中毒。食用被污染的食品還可引起炭疽、結核和布氏桿菌病(波狀熱)等傳染病。黴菌廣泛分布於自然界。受黴菌污染的農作物空氣土壤容器等都可使食品受到污染。部分黴菌菌株在適宜條件下,能產生有毒代謝產物,即黴菌毒素,對人畜都有很強的毒性。一次大量攝入被黴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會造成食物中毒;長期攝入小量受污染食品也會引起慢性病或癌症。有些黴菌毒素還能從動物或人體轉入乳汁中,損害飲奶者的健康。微生物含有可分解各種有機物的酶類。這些微生物污染食品後,在適宜條件下大量生長繁殖,食品中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可在各種酶的作用下分解,使食品感官性狀惡化,營養價值降低,甚至腐敗變質。污染食品的寄生蟲主要有絛蟲、旋毛蟲、中華枝睪吸蟲蛔蟲等。污染源主要是病人、病畜和水生物。污染物一般是通過病人或病畜的糞便污染水源或土壤,然後再使家畜、魚類和蔬菜受到感染或污染。糧食和各種食品的貯存條件不良,容易孳生各種倉儲害蟲。例如糧食中的甲蟲類、蛾類蟎類;魚、肉、醬或鹹菜中的蠅蛆以及鹹魚中的乾酪蠅幼蟲等。棗、栗、餅乾和點心等含糖較多的食品特別容易受到侵害。昆蟲污染可使大量食品遭到破壞,但尚未發現受昆蟲污染的食品對人體健康造成顯著的危害。
有多方面的表現,一次大量攝入受污染的食品,可引起急性中毒,即食物中毒,如細菌性食物中毒、農藥食物中毒和黴菌毒素中毒等。長期(一般指半年到1年以上)少量攝入貪污染物的食品,可引起慢性中毒。造成慢性中毒的原因較難追查,而影響又更廣泛,所以應格外重視。例如,攝入殘留有機汞農藥的糧食數月後,會出現周身乏力、尿汞含量增高等症狀;長期攝入微量黃麴黴毒素污染的糧食,能引起肝細胞變性、壞死、脂肪浸潤和膽管上皮細胞增生,甚至發生癌變。慢性中毒還可表現為主長遲緩、不孕、流產、死胎等生育功能障礙,有的還可通過母體使胎兒發生畸形。已知與食品有關的致畸物質有醋酸苯汞、甲基汞、2.4-D、2、4、5-涕中的雜質四氯二苯二惡、狄氏劑艾氏劑DDT氯丹七氯和敵枯雙等。某些食品污染物還具有致突變作用。突變如發生在生殖細胞,可使正常妊娠發生障礙、甚至不能受孕,胎兒畸形或早死。突變如發生在體細胞,可使在正常情況下不再增殖的細胞發生不正常增殖而構成癌變的基礎。與食品有關的致癌物有多環芳烴化合物、芳香胺類、氯烴類、亞硝胺化合物、無機鹽類(某些砷化合物等)、黃麴黴毒素B1生物烷化劑等。

預防措施

預防預防食品放射性污染及其對人體危害的主要措施是加強對污染源的衛生防護和經常性的衛生監督。定期進行食品衛生監測,嚴格執行國家衛生標準,使食品中放射性物質的含量控制在允許的範圍之內。對於生物性污染應注意污染源、注意食品存放的條件,保證食品不受細菌病毒等污染,食用前有效殺滅食品中可能存在的致病微生物。對於化學性污染,食品的生產、供應部門應重視化學物質的使用和保管,嚴防食品被污染,同時加強食品衛生的監測。對於放射性污染,注意以加強監測為主:
1、加強衛生防護和衛生監督
2、嚴格執行國家衛生標準
3、妥善保管食品

污染實例

蔬菜污染

中國衛生部門2011年4月5日從北京天津河南地區露天種植的菠菜中抽檢發現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含量分別為1-3Bq/kg。由於檢出的碘-131微量,對公眾健康無影響。
京津豫菠菜檢出放射性碘-131京津豫菠菜檢出放射性碘-131
既往核事故中蔬菜放射性污染監測經驗表明:露天生長的大葉、表面有微小絨毛的蔬菜容易吸附空氣中沉降的放射性物質。因此,選擇菠菜檢測可以較早地發現蔬菜是否被放射性物質污染。實踐證明,用水沖洗可以有效地減少蔬菜表面的放射性物質。
空氣中的放射性物質最終會沉降到地面上。由於目前我國境內空氣中放射性物質濃度極微量,其沉降導致的蔬菜放射性污染一般難以檢出。2014年4月5日以來北京、天津地區出現小雨,降雨加速了空氣中放射性物質的沉降,而且小雨又使這些物質可以存留在菠菜表面未被沖走,所以在菠菜樣品中檢出了微量碘-131。
空氣中的放射性物質沉降可污染地面和露天生長的蔬菜等食品。空氣中放射性物質的濃度越高,沉降到地面和露天生長的蔬菜表面的放射性物質越多。雨雪天氣可加速空氣中放射性物質的沉降。
空氣中放射性物質的濃度取決於日本福島核電站釋放的放射性物質的量和持續時間,以及氣象條件(如風向、風速及大氣環流等)。下雨時間長短和雨量大小都會直接影響蔬菜放射性物質的污染水平。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監測結果微量,不會影響公眾的健康,無需採取防護措施。請公眾關注政府權威發布,以掌握情況進展。

魚類污染

茨城縣漁業協會通報,從2011年4月4日在北茨城市附近海域捕撈的玉筋魚幼魚體內檢測出放射性銫、鈽超標。這是日本震後首次從魚類體內檢出放射物質超標。
茨城縣漁業協會5日宣布,從4日在北茨城市附近海域捕撈的玉筋魚幼魚體內檢測出銫的放射性活度為每公斤526貝克勒爾,超過日本食品衛生法放射物暫定標準值、即每公斤500貝克勒爾。
另外,這種小魚體內還檢測出碘的放射性活度為每公斤1700貝克勒爾,茨城縣漁業協會已要求全縣漁民不再捕撈玉筋魚。
內閣官房長官枝野幸男5日宣布,將海產品所含碘的放射性活度法定數值設為每公斤2000貝克勒爾。枝野說,這一數值與蔬菜所含碘的放射性活度法定標準保持一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