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食品安全化學污染防治》詳細介紹了食品中的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環境有機和無機污染物、包裝物中有害遷移物等的來源,及其在食品中的含量,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危害,消除或將其減至最低限量的方法。同時從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食品中污染物含量的精準分析以及食品中污染物的監督管理等層面,詳細介紹了食品中污染物的防治方法、步驟和預期結果。同時《食品安全化學污染防治》還介紹了新技術在食品污染物分析中的套用。《食品安全化學污染防治》結構嚴謹,信息資料新穎,既有理論知識的介紹,又有編者實際工作經驗的總結。《食品安全化學污染防治》既是一本有關食品污染物分析控制的入門讀物,又可供從事食品生產、開發的企事業單位從事食品生產、質量控制的科技與管理人員使用,也可供食品科學專業的大專院校師生參考。
目錄
第一章緒論1
一、天然毒素1
二、持久性環境污染物2
三、加工中產生的污染物4
四、農藥殘留5
五、獸藥殘留7
六、包裝遷移物8
七、控制措施9
上篇典型污染物及其危害控制
第二章真菌毒素12
第一節概述12
一、真菌毒素分類12
二、真菌毒素的危害16
第二節真菌毒素對機體的影響18
一、對動物的影響18
二、對人類的影響19
三、真菌毒素的風險評估21
第三節真菌毒素的控制及分析方法21
一、收穫收割前的控制21
二、收割後的控制22
三、化學方法控制真菌毒素22
四、從污染的原料中消除真菌毒素23
五、分析方式23
第四節HACCP體系在減少真菌毒素方面的套用26
第五節農產品原料中真菌毒素的控制27
第六節展望28
第三章食品中的環境有機污染物30
第一節研究對象的選擇30
第二節多環芳烴31
一、食品中多環芳烴的污染來源32
二、多環芳烴的毒性33
三、多環芳烴對人類的影響34
四、多環芳烴的分析檢測34
第三節二?英和多氯聯苯37
一、二?英和多氯聯苯的污染來源37
二、PCDDs和PCDFs的毒性當量39
三、PCDDs和PCDFs的生物毒性40
四、消費者對PCDDs和PCDFs的攝入現狀42
五、PCDDs和PCDFs的檢測方法44
第四節含氯烴類45
一、含氯芳香族化合物45
二、含氯脂肪族化合物46
第五節鄰苯二甲酸酯類47
第六節內分泌干擾物48
一、雌激素的種類與活性48
一、化學遷移的物理化學基礎128
二、包裝材料的組成129
第三節包裝材料中化學遷移物的來源132
一、加工基本的包裝材料所用到的物質133
二、包裝材料加工過程中的生成物及可能引入的雜質134
三、用於加工包裝材料的油墨和黏合劑134
四、回收材料中的污染物135
五、回收纖維136
第四節化學遷移的風險評估136
一、遷移的化學物質的生物特性137
二、消費者攝入量的研究137
第五節與食品中化學遷移相關的法規137
一、早期立法137
二、基本原則138
三、美國FDA相關法規139
四、歐盟對食品中化學遷移的法規139
五、我國相關法規140
第六節遷移檢測141
一、遷移檢測及分析方法141
二、遷移檢測數據的套用149
三、對遷移檢測數據的要求149
下篇食品化學污染物的分析與風險評估
第八章食品中化學污染物的風險性分析153
第一節食品風險性評估153
一、食品風險性評估的定義154
二、食品風險性評估的內容154
三、評估體系和監測體系156
第二節食品風險性管理159
一、風險性管理的目標159
二、風險管理措施159
三、風險管理的原則160
四、風險管理內容161
第三節食品風險性交流162
一、風險交流的目的162
二、風險交流的要素162
三、風險交流的原則163
四、風險交流的作用和責任163
五、有效風險交流的策略165
第四節風險評估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和變異性166
一、數據本身的不確定性和變異性166
二、模型的不確定性和輸入(參數)的不確定性167
三、危害識別中的不確定性和變異性167
四、危害描述中的不確定性和變異性168
五、暴露評估中的不確定性和變異性169
六、風險描述中的不確定性和變異性169
第五節食品安全預警機制的建立170
一、食品安全預警機制的概念和內容170
二、我國食品安全預警機制的現狀171
三、全國各地食品安全預警機制建立情況172
第六節食品安全信用體系173
一、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173
二、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的主要內容175
第九章食品污染物的新型分析方法177
第一節酶聯免疫分析技術177
一、酶聯免疫吸附劑測定技術的原理178
二、酶聯免疫技術的發展及其在食品污染物檢測中的套用180
第二節色譜分析技術186
一、色譜分析方法概述186
二、氣相色譜法187
三、高效液相色譜法190
四、質譜技術195
五、氣相色譜?質譜聯用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