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飛機座艙罩
- 外文名:Aircraft canopy
飛機座艙罩(英語:Aircraft canopy),即飛機座艙封罩,為減少空氣阻力而製成流線造型。早期飛機采開放式座艙設計,飛行員常在飛行時無遮蔽物受風吹雨打,頂多只有風擋(windshield)。1920、30年代因飛...
座艙保護罩工裝是對飛機座艙玻璃表面保護的產品,在所要保護的位置鑲制絨布、海綿、鋁板及折頁等金屬標準件。現有工裝產品採用非金屬材料加工製造,樟松是航空工業工裝產品中較為常用的材料,它重量較輕、易加工、製造周期短、油漆性能好...
泡型艙罩開始用於二次大戰,英國的Miles M.20是第一架使用泡型艙罩的飛機,美國的P-51和P-47戰鬥機是早期使用泡型艙罩的機種。泡型艙罩是一種外型如肥皂泡能提供飛行員360度視野的飛機座艙罩。發展歷史 泡型艙罩在進入超音速...
透明材料是一種用於製造飛行器風擋、座艙罩、舷窗和觀察窗的材料。用途 用於製造飛行器風擋、座艙罩、舷窗和觀察窗。早期的飛機座艙罩用玻璃或賽璐珞板製作,30年代後期開始採用有機玻璃,即丙烯酸酯塑膠。50年代後多採用韌性好、耐銀紋和...
當飛機返回利馬機場時受到近千人歡迎,馬斯曼還因此獲得了秘魯金質獎章。這次救援任務成為當時一大新聞,也成為民用直升機執行救援任務的典範。整體評價 貝爾-47直升機是世界上公認的最早的實用型直升機之一。它在軍事和民用領域都得到廣泛...
AT-3飛機採用懸臂無後掠下單翼(翼弦1/4處後掠7.3°)、全動式水平尾翼、單垂直尾翼設計,進氣口位於機身兩側,與發動機同置於機身兩側突出的發動機艙內,前起落架與F-5E一樣采兩段伸縮式,可在起飛時增加機身攻角,縮短起飛距離。
1931年,該德國公司建廠生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首先在飛機工業得到套用,取代了賽璐珞塑膠,用作飛機座艙罩和擋風玻璃。如果在生產有機玻璃時加入各種染色劑,就可以聚合成為彩色有機玻璃;如果加入螢光劑(如硫化鋅),就可聚合成螢光有機...
1983年,印度LCA輕型作戰飛機項目正式上馬。雖然包括飛機發動機在內的關鍵部件都從國外引進,但受國力及航空科技水平的限制,研製工作進展緩慢。直至今年1月4日首架驗證機升空,印度已耗資6.75億美元。而據印度空軍官員透露,要想真正投入...
不過它們也有缺點,初期由於沙塵被吸入發動機而故障的情況很多,致使出勤率不足5成,後來在發動機內追加濾沙器來解決此問題,但飛行員抱怨駕駛艙狹小不便乘坐等問題則難以解決,除此之外,由於製造的木材沒有經過除蟲和除真菌處理,致使飛機...
UH-12直升機首飛於1948年。最初的變種機,是12型,這是由一個133kW(178hp)的富蘭克林6V4178B33發動機提供動力的飛機。型號12A從1952年,它推出了一個半封閉的駕駛艙,而獨特的金魚碗駕駛艙首先出現在12C,還推出了全金屬轉子葉片(12C...
線束或板狀物之轉彎處或角落而自其末端或邊緣反射出。此種材料廣泛用於製造飛機座艙罩及窗戶、遊艇之擋風玻璃等,此外也用來製成裝飾品、浮雕、照相機鏡頭及汽車煞車燈和尾燈,亦用於醫學界作為照明和檢視內部器官的器械。
此外,還有一架 Ba.88 被改裝為單座型,該機的座艙罩較為短小,現存的照片顯示,該機可能還裝備了一門反坦克機炮。首批飛機生產結束後,伊馬公司設在那不勒斯的工廠又生產了 24 架 Ba.88,隨後義大利航空部又訂購了 42 架發動機整流...
TBD最有特色的還是那由七個部分組成前半截高高突起而後急劇收縮的玻璃座艙罩了,其中四塊可以沿滑軌移動打開。按照美國海軍的規定,飛機在起飛和降落時座艙罩應當是完全敞開的,這主要是為了在遇到不測時乘員可以快速逃生。當然,在戰鬥飛行...
2001年9月11日,以恐怖份子奧薩馬·賓·拉登(Osama bin Ladan)為首的恐怖集團“塔利班”對美國發動史無前例的大規模恐怖攻擊,以劫持大型客機衝撞的方式徹底摧毀了紐約市著名的世界貿易中心雙子大樓,並撞毀了五角大廈的一隅。美國便將...
不同於過去的可變形戰鬥機,YF-21機器人型態的腿部並不直接作為飛機的動力段,而是摺疊之後收納平放於機腹之下,再以兩片整流罩遮蔽。這種設計的好處,在於能夠避免引擎與尾管直接承受著陸時的摩擦與震動,腿部結構得以同時加強。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