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逼近告警設備,探測、識別飛彈輻射的紅外、紫外信號或反射的雷達信號,對來襲飛彈的逼近實時告警的電子對抗設備。主要安裝在作戰飛機和直升機上,以便及時發現來襲飛彈,實施干擾,以提高戰場生存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飛彈逼近告警設備
- 用途:探測、識別飛彈輻射的紅外、紫外信號或反射的雷達信號,對來襲飛彈的逼近實時告警
- 發布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探測、識別飛彈的紅外、紫外輻射或反射的雷達信號,對來襲飛彈的逼近實時告警的電子對抗偵察設備。飛彈逼近告警設備主要安裝在飛機和直升機上,用以判斷來襲飛彈的威脅程度,實時發出警告信息,自動啟動干擾設備實施干擾,提高作戰平台的戰場生存能力。按工作體制,飛彈逼近告警設備可分為飛彈逼近無源告警設備、飛彈逼近有源告警設備和飛彈逼近綜合告警設備。飛彈逼近無源告警設備又分為飛彈逼近紅外告警設備和飛彈逼近紫外告警設備兩種。飛彈逼近紅外告警設備通常在3~5微米紅外波段工作,採用高靈敏度紅外感測器接收飛彈的火箭發動機尾焰產生的紅外輻射,以及飛彈外殼因氣動加熱產生的紅外輻射。在所有高度上的探測率高,角度分辨力高,探測距離遠。採用雙波長光譜識別技術,可有效地降低虛警率。但設備需致冷,技術較複雜。飛彈逼近紫外告警設備工作在位於太陽紫外盲區的200~300納米的紫外波段,採用紫外感測器接收來襲飛彈尾焰產生的紫外輻射,對太陽光不敏感,因此虛警率低、可靠性高、設備簡單、不需要致冷。由於大氣吸收形成太陽紫外盲區的梯度分布,其使用高度限制為12000米以下。飛彈逼近無源告警設備技術特點是:採用了凝視成像感測器,視場覆蓋寬,測量飛彈到達角精度高;採用了先進的信號處理軟體,利用載機提供的航行姿態信號,能在複雜的背景中提取飛彈目標信息,告警距離遠、隱蔽性好、體積小、重量輕,但全天候工作能力較差,不能精確給出來襲飛彈的距離和截擊時間。飛彈逼近有源告警設備實際是一部脈衝都卜勒雷達,通過接收來襲飛彈所反射的雷達信號,經過信號處理,能從靜止或緩慢變化的背景雜波中檢測出飛彈回波,測定飛彈的坐標和飛行速度並識別出飛彈的類型,同時發出告警信號。這種告警設備具有全天候和全空域作戰能力,能提供飛彈逼近的全程距離信息,精確給出逼近方向、彈著時間和估算攔截時間。缺點是有源探測極易暴露而受到攻擊,作用距離較近等。飛彈逼近綜合告警設備是為適應複雜多變的戰場環境,在一個作戰平台上採用紅外告警、紫外告警或無源告警、有源告警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告警設備組合而成,可進一步提高對來襲飛彈的告警能力。為了對付複合制導飛彈的來襲,飛彈逼近告警設備還應與雷達告警設備和雷射告警設備綜合使用,以提高告警效能。20世紀70年代中期,隨著飛彈技術的發展,研製了飛彈逼近雷達告警設備和飛彈逼近紅外告警設備。80年代飛彈逼近紫外告警設備研製成功並開始陸續裝備部隊。90年代以後,研製了各種作戰飛機通用的飛彈逼近告警設備和綜合飛彈逼近告警系統,並在電子對抗吊艙和紅外定向干擾系統中套用了飛彈逼近告警設備。隨著飛彈隱身技術、多模複合制導技術的發展和超視距作戰方式的套用,飛彈逼近告警設備的發展趨勢是:將採用多光譜綜合探測技術,提高探測靈敏度,增大告警距離;採用空間濾波技術,降低虛警率;將雷達告警、雷射告警和飛彈逼近告警綜合一體化,實現告警信息融合;進一步實現不同感測器在載機平台的感知系統中集成,融合各種信息,有效提高作戰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