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地面發射,在陸基地面上實施的飛彈發射方式。分為固定發射和機動發射。地面固定發射由固定在地面上的發射系統組織實施。早期的中、遠程地地飛彈和地空飛彈多採用這種發射方式。為提高飛彈生存能力,後來有的採用了地下貯存地面固定發射方式。地面機動發射是利用車載或攜帶型發射裝置進行機動,對飛彈實施行進間或快速定點發射。有越野機動和公路機動等不同方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飛彈地面發射
- 釋義:在陸基地面上實施的飛彈發射方式
飛彈地面發射,在陸基地面上實施的飛彈發射方式。分為固定發射和機動發射。地面固定發射由固定在地面上的發射系統組織實施。早期的中、遠程地地飛彈和地空飛彈多採用這種發射方式。為提高飛彈生存能力,後來有的採用了地下貯存地面固定發射方式。地面機動發射是利用車載或攜帶型發射裝置進行機動,對飛彈實施行進間或快速定點發射。有越野機動和公路機動等不同方式。
飛彈地面發射,在陸基地面上實施的飛彈發射方式。分為固定發射和機動發射。地面固定發射由固定在地面上的發射系統組織實施。早期的中、遠程地地飛彈和地空飛彈多採用這種發射方式。為提高飛彈生存能力,後來有的採用了地下貯存地面固定發...
地面機動發射是飛彈機動發射的一種形式,是指利用機動發射裝置,在運動中或到某點快速定位進行的飛彈發射,可分為公路、越野、鐵路機動發射。機動發射主要是通過經常性的、多方向、多路線、多陣地的機動來不斷改變飛彈武器系統所處的位置...
地空飛彈是指從地面發射攻擊空中目標的飛彈。又稱防空飛彈。它是組成地空飛彈武器系統的核心。地空飛彈是由地面發射,攻擊敵來襲飛機、飛彈等空中目標的一種飛彈武器,是現代防空武器系統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高炮相比,它射程遠,射...
地對地戰術飛彈是指從地面發射,攻擊敵戰役戰術縱深內重要目標的飛彈,射程通常在1000公里以內,多採用慣性或複合制導,配以常規或核、化學彈頭,這種飛彈射程遠,已成為許多國家陸軍手中的“殺手鐧”。起源 1944年德國軍隊首先使用了V-2...
發射場坪上設有飛彈發射點位和瞄準點位,並有良好的隱蔽和可通行道路。陸基戰役戰術飛彈和有機動能力的戰略飛彈,多採用有發射場坪的地面發射陣地進行發射。場坪發射便於組織實施,但容易暴露,防護能力差。發射場坪偽裝 發射場坪是常規飛彈...
也是飛彈在陸地、水域、空中發射時所處的狀態和採用的技術手段的統稱。它是由飛彈的類型和戰術技術要求所決定的。飛彈發射方式按飛彈發射位置,可分為地面發射、地下發射、水面發射、水下發射和空中發射;按飛彈的起飛姿態,可分為水平發射...
①地空飛彈。從地面發射,毀傷空中目標的飛彈。主要由彈體、發動機、戰鬥部、引信、制導與控制設備等組成。彈體是彈上各種裝置的承力結構體,常用強度高、質量輕的材料製成,並具有良好的空氣動力外形,以滿足戰術技術指標要求的飛行性能...
地地戰略飛彈,採用地面(地下井)固定或機動發射方式的戰略飛彈。有地地彈道式戰略飛彈和巡航式戰略飛彈兩類,是戰略核武器的主要組成部分。美、蘇等國正在服役的地地戰略飛彈有:美國民兵-Ⅲ、BCM-109C陸射巡航飛彈;蘇聯的SS-17、SS...
防空飛彈是指由地面、艦船或者潛艇發射,攔截空中目標的飛彈,西方也稱之為面空飛彈。2024年1月2日,朝鮮在西部海域進行巡航飛彈超大型戰鬥部威力試驗和新型防空飛彈試射。簡介 防空飛彈是指由地面、艦船或者潛艇發射,攔截空中目標的飛彈,...
《地空飛彈發射系統及其技術》是2017年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學智 。內容簡介 《地空飛彈發射系統及其技術》以地空飛彈發射系統為研究對象,主要闡述了地空飛彈發射系統的相關概念、主要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其採用的相關技術。...
發射方式 地面機動發射 引信 近炸與觸發 識別特徵:①尖錐形彈頭,圓柱形彈體。②採用兩組控制翼面,每一組位於彈體底端,4 片,矩形,垂直彈體安裝,第二組位於彈體中部偏後,梯形,4 片,前緣後掠。③採用傾斜發射箱發射,箱體...
3)地空飛彈是指從地面發射攻擊空中目標的飛彈,又稱防空飛彈,是組成地空飛彈武器系統的核心。4)艦空飛彈是指從艦艇發射攻擊空中目標的飛彈,亦稱艦艇防空飛彈,是艦艇主要防空武器之一。5)艦地飛彈是指從水面艦艇發射攻擊地面目標的...
它用於運輸、轉載和安裝飛彈以及對飛彈進行技術準備、發射準備和控制飛彈飛行,是飛彈武器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飛彈地面設備通常有固定式和活動式。前者指大部分地面設備固定設定在地面、飛彈發射井或坑道內;後者指自行、牽引或攜帶型地面設備...
機動式飛彈發射系統是指能機動轉移的飛彈發射系統。是現代飛彈發射系統的主要發展趨勢之一。類型 一般可分為陸基、海基、空基3大類。陸基 常說的機動發射系統大多指的是陸基地面機動發射系統。陸基機動發射系統有地面機動和地下機動之分。...
AGM-114反坦克飛彈採用模組式設計,可根據戰術需要和氣象條件選用不同制導方式,配備不同導引頭。其中有一種射頻/紅外導引頭,專門用來對付配有雷達的防空飛彈、高射炮武器系統。採取裸掛裝方法配備直升機和地面發射車,識別較容易。彈體...
該彈是台灣中山科學研究院於70年代在國外技術力量的幫助下研製而成的,參照美國的“長矛”飛彈設計,彈長6米,彈徑0.6米,發射重量1500千克,動力裝置為2級液體火箭,採用慣性制導系統,射程100公里左右,速度0.9馬赫,1979年完成設計...
飛彈發射是指從接到“發射”指令起,到飛彈飛離發射裝置止對飛彈進行的各項操作和飛彈自動執行發射程式的過程。飛彈類型不同,發射過程各異。一般包括按下“點火”或“發射”按鈕,彈上儀器工作,計算諸元輸入彈上儀器,火箭發動機啟動,或...
地空飛彈發射陣地 地空飛彈發射陣地,地空飛彈火力分隊為實施對空射擊而配置兵器設備的場地。通常配置有指揮設備、發射設備、跟蹤制導設備和電源設備等。
飛航式飛彈依靠空氣噴氣發動機的推力和彈翼的氣動升力,主要以巡航狀態在大氣層內飛行的飛彈。有的稱飛航式飛彈。可從地面、空中、水面或水下發射,攻擊固定目標或活動目標。既可作為戰術武器,也可作為戰略武器。按作戰使用分為戰略巡航飛彈...
發射陣地,火器占領的射擊位置。炮兵和步兵輕武器的發射陣地,一般可分為基本發射陣地、預備發射陣地和臨時發射陣地。飛彈發射陣地一般分為暴露式發射陣地和隱蔽式發射陣地,如壕溝式、地下井式和機庫式等。飛彈發射陣地通常包括技術保養、...
性能數據 彈 長:3.60米 彈 徑:0.20米 翼 展:100米 全 重:228公斤 動力裝置:固體火箭 射 程:60公里 射 高:23公里 速 度:3.5馬赫 制導方式:紅外線和半主動雷達歸嚮導引 發射方式:地面機動發射 ...
飛彈發射裝置是用來支承飛彈、進行發射前準備、測試、瞄準並發射飛彈的專用設備。為提高飛彈武器系統的機動化,許多現代飛彈的發射裝置同時也是飛彈的運輸設備。地面設備是指發射裝置之外的其他輔助設備,其主要任務是完成飛彈貯存、防護、運輸...
採用彈射技術,改善了井內的發射環境,使飛彈避免了噪音、振動、壓力脈衝 、熱環境的影響 ,有利於提高飛彈上的儀器和結構的可靠性。(3)減少了地面車輛,實現了設備自動化 第一,地面車載機動飛彈採用發射筒彈射可以提高飛彈系統機動作戰...
飛彈發射姿態:飛彈發射時,飛彈彈體軸線與發射點的大地水準面之間所構成的狀態。飛彈發射姿態根據飛彈的類型、戰術技術性能和作戰需要決定,分為水平、傾斜和垂直三種類型。飛彈彈體軸線與發射點的大地水準面之間相平行的一種發射姿態。採取...
在近程夜戰、空戰和防空中有的飛彈也裝有核戰鬥部,用以摧毀地面大面積戰術目標,對付飛機群和攔截攜核彈的轟炸機等。中子彈不僅可以作為核戰鬥部裝在飛彈上使用,而且能夠製成炮彈由榴彈炮發射出去投入戰鬥。歷史背景 在世界武器庫中,...
可從地面、空中或太空發射。飛彈發射後,經過多級火箭發動機工作,上升到目標的高度,彈體與自尋的攔截器分離;攔截器開始自動搜尋、發現、識別和跟蹤目標,依靠自身的動力機動至目標附近,通過核爆炸釋放的X射線,或利用常規裝藥的近炸破片...
作戰時,飛彈在飛機的引導下飛抵目標上空,按照機載雷達的指令將子彈頭從母彈中彈出。4秒鐘後,子彈頭自帶的降落傘打開,開傘後10秒鐘即在距地面約500米處,彈上紅外尋的器開始搜尋目標,一旦發現便實施攻擊。子彈頭拋撒方式可以是...
因而,美蘇洲際飛彈全部由井口(地面)發射變成井下直接發射,縮短了發射準備時間。隨著冷戰的結束也逐漸退出歷史舞台。飛彈發射方式 飛彈發射方式是指由飛彈的發射基點、發射動力、發射姿態和發射裝置所綜合組成的發射方案。在軍事運用上它又...
地空飛彈發射車,是與地空飛彈發射裝置結為一體的車輛。有輪式和履帶式兩類。車上乘員一般為2~3名,有的4~6名。輕型重幾噸到10餘噸,重型達30多噸。飛彈發射裝置有雙聯、四聯、六聯和八聯裝幾種。車上大多裝有搜尋和跟蹤雷達...